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应用写作 > 法律文书 > 人民检察院 > > 详细内容

(四)起诉书--审查起诉、出庭文书

(四)起诉书--审查起诉、出庭文书

  1.概念、依据及适用范围
 起诉书是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决定将其交付审 判,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时,所制作的文书。简单说,起诉书就是人 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起诉被告人时,所制作的文书。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条、第135条、第136条和第141条的规定, 审査起诉是人民检察院的一项重要职权。凡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 律由人民检察院审査决定。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 监狱侦査终结移送起诉或者建议不趄诉的案件,以及对本院自侦部门 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査清, 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制 作起诉书,连同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按 照审判管辖的规定,提交同级人民法院审判。
  人民检察院决定对被告人提起公诉的,必须制作起诉书。起诉书 一经依法作出即具有法律效力。起诉书是检察机关代表国家将被告人 提交人民法院审判的重要法律凭证,也是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参加 法庭调査,对证据和案件情况发表意见并且进行辩论的重要基础;起 诉书是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的合法依据;起诉书既是告知已将被告 人提交人民法院审判的通知,又是公开指控被告人犯罪行为的法定文 件。因此,起诉书既关系到公诉权的正确行使,也关系到人民法院的 正确裁判;既关系着被告人的切身利益,也关系着国家法律的统一、 正确实施。它在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作用。
  2.格式
  本文书格式如下:
                人民检察院
          起 诉 书
                                                                                                                               、
检诉〔〕咢
           (一)被告人基本情况,包括被告人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 ^ 月日1出生地,身份证号码,民族,文化程度,职业或工作单位及职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犯罪,应当写明犯罪期间在何单位 任何职务〉,住址。是否受过刑事处罚,拘留、逮捕的年月日,在押 被告人的羁押处所。
          (如果是单位犯罪,应写明犯罪单位的名称,所在地址,法定代 表人或代表的姓名、职务。如果还有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直接负责的 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当按上述被告人基本情况内容叙 写。
           (二)辩护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单位、通信地址。
          (三)案由和案件来源:如果是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写明 姓名、案由、案件来源,如“被告人X X X盗窃一案,由X X X公安 局侦查终结向本院移送审查起诉。”
          如果是本院侦查终结的案件,写明姓名、案由、案件来源,如 “被告人XXX贪污一案,由本院依法侦查终结。”
          如果是上级人民检察院移交起诉的或者审判管辖变更由向级法院 移送审查起诉的,写明姓名、案由、案件来源,如“被告人X X X盗 窃一案,由XXX公安局侦查终结,经X X X人民检察院交由本院审 查起诉”或者“被告人X X X盗窃一案,由X X X公安书侦查终结, XXX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XXX人民法院经XXX人民法院转至 本院审查起诉。……”
           '(四〉案件事实,包括犯罪时间、地点、经过、手段、目的、动机、危害后果等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寒要素,可写为:
  “经依法审查查明,
 概括叙写经检察机关审查认定的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应当根据 具体案件情况,围绕刑法规定的该罪构成要件,特别是猊罪特征,简 明扼要叙写。'
 如果被告人犯有数罪或实施多次犯罪的,应当逐一列举各项具体 犯罪事实。对于共同犯罪的案件要逐一写明各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的 地位、作用。I ^
 上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足,足以认定。” ^
 (五)起诉的根据和理由,包括被告人触犯的刑法条款,犯罪性 质,从轻、减轻或者从重、加重处罚的情节,共同犯罪各被告人应负 的罪责等。
 本院认为,……(概括论述被告人行为危害程度、行为性质、轻 重情节被告人X X X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X 条(引用罪状、法定刑条款和从重、从轻处罚的量刑条款〉,依法应 当从重(轻)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 一条的规定,提起公诉,请依法惩处〔或严惩 此致
 ―人民法院
           检察员
                年月日 (院印〉
  附注:包括被告人现在处所,所附证据目录、证人名单、主要证据复印件或 者照片清单。

  3^内容结构及制作方法
 起诉书为叙述式文书。根据最髙人民检察院的有关规定及司法实 践经验,起诉书的内容结构可具体划分为,首部、被告人的基本情 况、辩栌人的基本情况、案由和案件来源、案件事实和证据、起诉的
根据和理由、决定事项、尾部4
  首部
 首部包括:制作起诉书的人民检察院名称、文书名称、文书编 号。起诉书首部的制作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制作起诉书的人民检察院名称应当用全称,不能用简称或缩 写名称。对外国人(或者无国籍人)犯罪案件,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 对外国籍(或者无国籍〉被告人提起公诉时,制作起诉书的人民检察 院名称前面应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字样,使名称更为规范。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X X省X X市人民检察院”。
  (之)文书名称,即《起诉书》。
   起诉书的文号,即“检诉〔〕号”空白部分填写: 院名(代字〉、部门(代字;!、年度、顺序号。
  被告人的基本情况
  起诉书的正文应当依次写明:被告人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 月日、出生地、身份证号码、民族,文化程度、职业或工作单位及职 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犯罪,应当写明犯罪期间在何单位 任何职务〉、住址。是否受过刑事处罚,拘留、逮捕的年月日,在押 被告人的羁押处所,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时间等项内容。
 如果是法人犯罪(或单位犯罪应当写明犯罪法人的名称,所 在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代表的姓名、职务。如果还有应当负刑事责任 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当按上述被告人基^ 本情况内容叙写。
  起诉书写清这些情况的目的在于说明犯罪主体的法定条件已经具 备,将被告人特定化,明确本案被告人的确定性,说明对被告人定罪 量刑有影响的某些情况。
  起诉书这部分的写法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被告人身份等基本情况:
  ^!)被告人姓名。应当写被告人正在使用的正式姓名〔即户口
簿、身份证等法定文件中使用的姓名〉。如有曾用名或与案件有关的 别名、化名的,要在其姓名后加括号写明。是又聋又哑人或盲人的, 也要在姓名后注明。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28条第2款的规定,“犯罪嫌 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侦査羁押期限自查淸其身份 之日起计算;但是不得停止对其犯罪行为的侦査取证。对犯罪事实清 楚,证据确实、充分的,也可以按其自报的姓名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査 起诉。”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这一规定,对于符合起诉条件的不讲真实 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被告人只能按其自报的姓名向法院起诉了, 因为检察机关的审査起诉期限有限,既然法律允许这样的案件侦结, 也就应当允许对这样的案件起诉和审判。对自报姓名被告人起诉时, 应当在起诉书中被告人自报姓名后面加以注明。^年龄。一般应写 公历的出生年、月、日,如“1964年6月4日出生’’。具体出生日期 查不清楚的,在制作起诉书时应当以公历计算的周岁写明被告人的年 龄,如“现年32岁”。但涉及刑法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界限〔犯罪时 不满十四岁至十八岁〉的,必须写明被告人出生的年、月、日。(日) 出生地。起诉书写被告人的出生地时,本省的可只写市、县名;外省 的需加写省或自治区;直辖市的直接写为“X X市人”。被告人是外 国人的应当写明其所属国家的名称,即写明国籍。(幻身份证号码。 对依法已取得居民身份证的被告人,起诉书应当写明其居民身份证的 号码。对居民身份证号码不详的可以略写。^民族。应写全称,如 “维吾尔族”,不能简写为“维族”。(^)文化程度。应写经正规教育 所达到的程度,不识字的,写为“文盲”。略识一些字的,写为“初 识字”。(了)职业或工作单位及职务。在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工作的,应写明具体工作单位和职务;从事农业生产或个体经营的, 写为“务农”或“从事个体经营”;城镇无业者,写为“无业”。(^) 住址。一般写被告人户籍所在地。户籍所在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 的,写经常居住地。对流窜犯,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不明的,写 其暂住地。
  是否受过刑事处罚:
  起诉书在“被告人基本情况”部分写是否受过刑事处罚这一情况 的目的,主要是说明被吿人具有影响法院定罪量刑的法定或酌定情 节。劳动教养虽然不是刑事处分,但依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有关补充 规定,被告人在劳动教养期间逃跑或解除教养后一定时间又犯罪的, 依法从重处罚,因此,有关被告人劳动教养的情况也应当写明。具体 说来,主要写明被告人瞥经受过刑事处罚、劳动教养处分,或者叉在 以上限制自由的期间内逃跑过的,可能构成累犯或者是法定从重、加 重的情节。受过刑事处罚的,要写明何时因何罪被判处何种刑罚及劳 改释放或逃跑的时间;受过劳动教养处分的,要写明决定劳教的因 由、时间和解除劳教或逃跑的时间。对惯窃、惯骗等愤犯的告人, 还要将以前同类违法所受到的处理,如行政拘留等情况,按时间顺序 写明。
  因本案被采取强制措施情况:
  应依次写明被采取强制措施的因由、批准或决定的机关、批准或 决定的时间、执行的机关、执行的时间、强制措施的名称。对被采取 过两种以上强制措施的,要依时间顺序来写。其间如有取保候审或监 视居住,再次执行逮捕等情况,均应写明。如果一案中的多名被告人 是在同一时间,被采取同种强制措施的,可在写完各被告人基本情况 之后,另起一段,写明“上列被告人因X X (因由〉均于X X X X年 X月X日经X X机关批准或者决定被X X〈强制措施名称广。一案有 两名以上被告人时,应按先首犯、主犯,厣从犯、胁从犯的顺序排 列。不划分主从犯的,按各被告人在犯罪中的作用大小先后排列。
  法人(单位〉犯罪案件,起诉书中被告法人(单位〉基本情况的 写法:
  被告人是法人(单位〉的,应列在同案起诉的自然人之前,依次 写明法人(单位〉的名称、所在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和职务。
  ^!)法人(单位〉名称。应写其依法成立时上级批准的或登记注册的全称。、1、法人(单位〉所在地址。应写其主要机构所在地址, 如“位于X X市X X区X X路X X号”。0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 应另起一行,写明起诉时该法人(单位〉的现任法定代表人及具体职 务。郎果案发时的法定代表人至起诉时仍未更换的,仍视其为现任的 法定代表人。
  如果还有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 责任人员”,应当在被告人(单位〉的现任法定代表人及具体职务下 面另起一行,按被告人基本情况内容叙写。
  辩护人的基本情况: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3条规定,公诉案件自案件移送审査起诉之 曰起,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因此,辩护人在审查起诉阶段就 已介入刑事诉讼。检察机关的起诉书应当写明辩护人的基本情况,如 姓名、单位、通信地址等,这样可以表明辩护人已在审査起诉阶段就 已为被告人提供了法律帮助,也便于人民法院了解情况决定是否为被 告人指定辩护人或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辩护人的姓名。辩护人的姓名应当与其居民身份证和律师执 业证书的姓名相一致。如果是律师以外的其他人担任辩护人的,其姓 名也应当写准确。
 ⑵辩护人的单位。应当写明辩护人执业的律师事务所。如果是 人民团体或者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或者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担任辩护人的,也应当写明其所在单位。
   辩护人的通信地址。应当写明辩护人可供联系的地址。通常 是辩护人的所在单位,具体应当写明“XX市XX区XX路XX号和 邮政编码”。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2条的规定,“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 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当被告人委托二名辩护人时, 应当将辩护人的基本情况分别写明。在排列顺序上,可以根据被告人 委托时指定的顺序或者辩护人之间约定的顺序或者根据辩护人接受委
托的时间顺序来写。
  案由和案件来源
  这部分应当写明以下内容:
  0〉案由。应写公安机关(或国家安全机关、监狱》移送起诉 (或建议不起诉)时认定的罪名(免去“罪”字,下同〉,如“被告人 孙XX抢劫一案”;检察机关直接侦査的案件,如果侦査终结和审査 起诉时认定的罪名不一致的,只写起诉时认定的罪名。对一案多名被 告人的,可省略各被告人姓名,用“上列被告人” 一语替代。一案数 个罪名的,要全部写齐全。同案被告人的罪名不相同时,应当分别表 述,如“被告人王X X盗窃,赵X X销赃一案”。多名被吿人共同犯 罪,并有多种罪名且有交叉的案件,要将全案被告人所犯罪名一一列 出,如“上列被告人盗窃、抢劫、强奸、流氓一案”。
  案件移送过程。写侦査机关侦查终结后,何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 査起诉〔或建议不起诉凡由于案件审判管辖的变更,引起受理审 查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变更的,均应写明法律依据和移送时间。其他有 关情况的变化,如撤回起诉后又起诉的,一律不写。对退回补充侦査 的,延长羁押期限的情况,一般也不写。但有时为反映办案时间较长 的原因,可以概括写“经一次或两次退回补充侦査或自行侦査”。
  该部分常见几种情况的写法如下:
    同级公安机关(或国家安全机关、监狱)移送审査起诉的写 为:“被告人……一案,于20X8年X月X日移送本院审査起诉(或 建议不起诉〉,经本院审査査明:”。检察机关直接侦査终结后由本院 起诉的,写为:“被告人……一案,20^ X年X月X日由本院侦査终 结,査明其犯罪事实如下:”。
  (之)下级检察院先受理并审査后,又依法报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 审査起诉的写为:“被告人……一案,由XX调公安局侦查终结,于 20父X年X月X日移送X X X人民检察院审查,该院根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0条之规定,于20乂 X年(或同年)X月X
日报送本院审查起诉。经本院审査査明:”。人民检察院变更管辖的其 他情况,可参照上述结构表述(应改变相应的内容,引用有针对性的 法律条文,下同
    如果是上级人民检察院移交起诉的或者因审判管辖变更由同 级法院移送起诉的,写为“……一案,由X X X公安局侦查终结,经 X X X人民检察脘交由本院审査起诉”或者“……一案,由X X X公 安局侦査终结,X X X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X X X人民法院经X X X人民法院转至本院审査起诉。……”
  案件事实和认定证据
 这部分是起诉书的主体,是指控犯罪的基础,应当更加精心制作。
  叙述案情时,应写明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犯罪动机、目的、 手段、行为过程、危害后果和被告人犯罪后的态度以及有关的人和事 等要素,并以是否具有犯罪构成要件为重点,兼叙影响量刑轻重的各 种情节。要注意不能把査无实据或证据不足的行为作为犯罪事实写入 起诉书;也不能将与叙述犯罪事实无关的非犯罪行为及人名写人起诉 书。
  叙述事实要层次清楚、重点突出。应当根据案件情况,恰当选用 表达方法。在结构安排上,通常有以下几种基本方法:
    自然顺序法。即按时间及被告人作案过程为顺序,从行为的 起因、作案的准备、实施犯罪的情节、采取的手段、造成的后果这一 顺序来写。这种写法适用于一人一次一罪和一人一次多罪的案件。
    综合归纳法。即把被告人所犯多次同类罪行加以概括归纳, 用简洁精的文字总的叙述。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人多次一罪,作案情 节又大致相同的案件。但不宜在一份文书中全部使用综合归纳法,而 应当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 丨
    突出主犯法。即对共同犯罪的案件,围绕主犯的犯罪活动安 排叙述的具体层次,同时结合叙述从犯参与犯罪的情况。这种方法适
用于多人,次一罪和多人多次二罪的案件。
  (勾突出主罪法。根据被告人所犯数罪的主次轻重不同,把情节 恶劣,危害性大的罪行放在前面详叙,把情节较轻,危害较小的罪行 放在后面酌情略写。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人多次多罪和多人多次多罪的案件。
  〖5〉先总后分法。先将共同犯罪的多名被告人交叉结伙作案多次 的犯罪事实加以综合叙述,然后再按主犯、从犯的顺序,逐次分别叙 述每一被告人各自所犯罪行。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大的集团犯罪案件。
  (^)罪名标题法。即根据罪名的不同,加上序号,列出标题,按 突出主罪法,逐罪分段叙述被告人的犯罪事实。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人 多次多罪、多人多次多罪的案件。对于共同犯罪中,除了共同犯罪的 罪行外,部分被告人还有单独罪行的,也可参照此种方法6先分别列 出“一、共同犯罪,二、单独犯罪”的标题,再分别叙述共同犯罪和 单独犯罪的事实。
  上述几种方法是相互渗透的,在实际运用时应当根据案情选用或 结合使用。
  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应当具有客观性、相关性、合法性和明确 性。用作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一要经过审查核实,具有充分的证明 力,确实能证明案件真实情况。依据间接证据定案的,证据之间应当 环环相扣,形成证据锁链。二要与被证明的事实之间有必然的或客观 的联系,即应当与犯罪构成要件紧密相关。三要依合法程序收集、固 定和使用。四要力求具体明确,各种证据都要能够让人看出证据的性 质和能够具体证明的内容。证人证言,要写出证明的直接程度,如 “在场目睹者”;物证、书证,要写出具体名称、数量、来源和证明的 具体事实,如“被告人杀人的凶器菜刀一把”;鉴定结论,要写明鉴 定单位及鉴定的内容,使其足以说明、认定的事实证据确凿。
  证据的写法,应当因案制宜。一般情况下,可以集中举证;案情 复杂的,也可以一边叙事,——边举证;一人多罪或者集团犯罪案件,
还可以分项或者逐人逐罪举证。
  叙事举证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遇有涉及国家秘密时, 必须注意保密,非叙述不可的,应做概括性的表述决不能原文抄隶; 二是伤风化的污秽情节,叙述时应考虑社会影响,不作具体叙述;三 是犯罪后自首的,一般是在释述犯罪事实之后,写明自首的时间、地 点、受理自首的机关、自首的内容等,如有立功表现的,也应当同时 写明;四是必须涉及非本案被吿人的人员姓名时,应当按照具体情况 妥善处理,对行为已构成犯罪或严重违法,公安机关已经或正在另案 处理的,应当在此人姓名后采用括号注明“另案处理”,对本案被害 人,凡涉及个人隐私的,为保护其名誉,可只留其姓,隐去其名;五 是共同犯罪案件中有案犯在逃的,在写在逃犯姓名时,可在其姓名后 用括号注明“另案处理”,不要注明“在逃”,以免在诉讼中使其他被 告人推卸责任,产生侥幸心理。
  起诉的根据和理由以及决定事项:
  这部分是起诉书的重点,要针对案情特点,运用法律规定的犯罪 构成要件,分析被告人行为的性质,论证起诉的根据和理由。开头一 般用“本院认为”,引出下文。
  这部分的写法应当注意:
    概括罪行事实,要突出本案特点,写出既符合本罪特征,又 反映出本案特有情况的结论性观点。一般同分析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结 合在一起,用准确精炼的语言写明被告人主观方面的恶性,犯罪行为 的恶劣程度,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的严重程度。
 ^引用法律条文,首先要准确、完整、具体。准确就是引用的 法律条文与适用的对象恰如其分地一致起来;完整就是要把据以定性 处理的法律规定全部列出;具体就是要引出刑法分则条文的外延最小 的规定,即凡条下分款分项的应写明第X条第X款第X项,有的条文 只分项不分款的则写明第X条第X项。其次,要有一定的条理和先后 次序。先引用有关定罪与确定量刑幅度的条文,后引述从重、加重、从轻、减轻的条文;适用以他罪论处的条文时,先引用本条文,再按 本条文的规定,引用相应的他罪条文;一人犯数罪的,应逐罪引用法 律条文,且引用定罪的法律条文顺序应与叙述各罪事实的顺序相一 致;共同犯罪中,多人触犯同一罪名的,可集中引用法律条文。
            确定罪名应以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罪状特征为依据,以被侵 犯的直接客体为基础。一人犯数罪的,一般先定重罪,后定轻罪;共 间犯罪案件,应在分淸各被告人的地位、作用和刑事责任的前提下, 1 依次确定主犯、从犯的罪名。引述法律、确定罪名时,应先引定罪法
         律条文,后写明构成X X罪,如“触犯《中华人民共和茵刑法》第X X X条,构成X X X罪”。
          (劝对被告人具有从重、加重或从轻、减轻处罚情节的,一般应 予分别认定,并写出相应的量刑法律根据和处罚的意见。但不宜把轻 重两种情节简单并列,以致分不出主从,要4倾向性意见写明理由, 用肯定语气明确表述。
           (丘)决定事项,应当依次写清三方面内容:一是提起公诉的必要 性,如“本院为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财产权利不受侵犯, ……”。二是提起公诉的法律依据,应写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一条之规定”。三是提起公诉的决定,写明 “特提起公诉,请依法判处”。
           (^)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给国家或集体财产造成严重损失,需要 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要在本部分之后,另起一行,写明下列内容:
          ①事实和理由。写明被告人犯罪行为造成财产损失的事实,以及 其行为与财产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②诉讼请求。写明代表国家、集 体要求被告人赔偿损失的具体请求。③法律根据和决定。即写明“依 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77条第2款之规定,特提起附带 民事诉讼,请一并审判”。
          被害人自己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不属于检察机关代表国家或集 体对本案的公诉,不能写在起诉书的正文部分。如果当事人在审查起
诉阶段,向人民检察皖提出附带民事诉讼的要求,并有诉状的,:可在 起诉书“附项”中注明。
  尾部
  尾部应当写明以下内容:
    主送的人民法院名称。在正文结束后,另用两行,先写逸达 用语;“此致”,再写“X X X人民法院”。 ‘
  (^)公诉人法律职务及姓名。法律职务应写明检察长、副检察 长、检察员、代理检察员等职务,姓名写在法律职务之后。
    尾部的日期应写检察长签发起诉书的日期,要写在检察人员 法律职务及姓名的下一行对应位置,上面加盖院印。
    附注。应当写明以下事项:被告人羁押处所或监视居住、取 保候审的处所;本案的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 片淸单;同案被告人中,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文书副本;被害 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提出的附带民事诉状。附注应在文书尾部的顶 格处写明“附字样,然后再具体写明内容。有两项以上内容的, 应注明顺序号。

  4^本文书的适用问题
  在使用本文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起诉书发出后,在法院开庭审理前,如果发现遗漏重要罪 行,或抓获在逃犯应一并起诉时,以及对起诉书需作重要补充修改的 (如重新认定犯罪数额等;!,应收回起诉书,使用原文号重新制作。用 原文号后加“一2”以示区别,如:“第16~2号”,不宜采用“补充 起诉书”的方式。
  ⑵起诉书中使用数字时,除文书编号、顺序号、年月日、机械 型号、材料目录、医疗鉴定、百分比等专用术语和其他使用阿拉伯数 码比较适当者外,一般用汉字书写。在同文书中数字的使用前后应当 一致。引用法律中条、款、项数字时,应当用汉字书写。
    起诉书一般使用汉字。根据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
字进行诉讼的权利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 区,被告人是少数民族的,起诉书应当用当地通用的文字制作&如果 共同犯罪案件中,数名被告人分别属于数个民族的,则用当地通用文 字或分别以其所属民族的文字制作起诉书。如果该少数良族在本民族 中没有通用文字的,则按照该民族语言文字习惯,使用该民族通常使 用的文字制作起诉书。对于外国人犯罪的案件,起诉书正本和若干副 本使用汉字制作并加盖人民检察皖院印,以体现主权原则。同时为方 便诉讼,也应用外国籍被告人所在国官方语言文字制作若干起诉书翻 译件(不盖院印〉,同时送达至有关方面。中文与外文本起诉书具有 同等效力,发生歧义的,以中文正本为准。 ‘
 “)起诉书应在尾部年月日的左下角加盖“本件与原件核对无 异”字样图章。多页的,要在各页的一侧边沿与其相邻页合盖“X X X人民检察院骑缝章”。起诉书中对文字作少量删改的,要在删改处 加盖“核对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