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政协委员拘留(逮捕〕通报书--强制措施文书
(十七)政协委员拘留(逮捕〕通报书--强制措施文书
1.概念、依据及适用范围
政协委员拘留(逮捕〉通报书,是指人民检察院办理案件过程 中,对有犯罪嫌疑的政协委员采取刑事拘留、逮捕强制措施,向其所 在政协党组通报情况时,所制作的文书。
1996年7月18日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以政法〔1996〕18号文件 下发了《关于对政协委员采取刑事拘留、逮捕强制措施应向所在政协 党组通报情况的通知》,通知中要求,为保障政协组织充分发挥职能 作用,维护各级政协委员的合法权益,调动他们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进一步做好统战工作,今后各级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 院、人民法院依法对有犯罪嫌疑的政协委员采取刑事拘留、逮捕强制 措施前,应向该委员所在的政协党组通报情况;情况紧急的,可同时 或事后及时通报。根据这一《通知》的精神,制定了《政协委员拘留 (逮捕〉通报书》。
人民检察院办理自侦案件,依法知有犯罪嫌疑的政协委员采取拘 留、逮捕措施,应制作本文书向该委员所在政协党组通报情况;在办 理审查批捕案件过程中,对有犯罪嫌疑的政协委员批准逮捕,而提请 批准机关事先又未向该委员所在的政协党组通报情况的,人民检察院 也应当制作该文书通报情况。
2^格式
本文书格式〈见下页〉:
3^内容结构及制作方法
政协委员拘留(逮捕〉通报书为三联填充式文书,正本(第三 联)和副本(第二联)的内容基本相同,存根(第一联)的内容与其 不同。
正本(第三联)和副本(第二联)的内容包括:
首部。包括:0〉制作文书的人民检察院名称;〈2〉文书名称, 即《政协委员拘留(逮捕〉通报书》,其中第二联文书名称下面有 “(副本广字样,这是正本和副本的不同之处;〈3〉文书编号,即 “检拘捕委〔 〕号”,空余地方依次填写人民检察院的简 称、具体办案部门的简称、年度、序号。
人民检察院 政协委员拘留(逮捕1 通报书
(存根)
检拘捕委〔〕号 案由
犯罪嫌疑人―^
性别—年龄—
工作单位 住址
强制措施种类―
犯罪嫌疑人系―
―^政协委员。
批准人
承办人
填发人
填发时间
检
号
人民检察院 政协委员拘留(逮捕1 通报书
(副本)
检拘捕委〔〕号
犯罪嫌疑人― 因涉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国刑事诉讼法》第 ―条的规定,―因该犯罪嫌疑人系 ――^―政协委员, 特此通报。
年月日 (院印〉
检
号
人民检察院 政协委员拘留(逮捕1 通报书
检拘捕委〔〕号
犯罪嫌疑人― 因涉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国刑事诉讼法》第 ――条的规定,^因该犯罪嫌疑人系 ―政协委员, 特此通报。
年月日 (院印〉
第一联统一保存 第二联附卷 第三联送达所在政协党组
正文。包括:(丨)受送达单位的名称,应填写被采取拘留或逮捕 措施的政协委员所在的政协党组的名称;〈2〉犯罪嫌疑人的姓名和涉 嫌罪名;〈3〉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法律依据和采取强制措施的情况。因案件的具体情况不同。适用的法律条文和采取的强制措施 的情况各不相同,填写时应有针对性。
关于法律依据:如果是自侦案件,无论采取拘留措施还是逮捕措 施,均填写根据刑诉法第132条的规定;如果是公安机关、国家安全 机关等提请批捕的案件,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法律依据填写根据 刑诉法第60条第1款、第68条的规定。
关于采取强制措施的情况:①如果是自侦案件,在拘留或逮捕前 通报情况的,填写“依法应对嫌疑人X X X拘留(或者:逮捕〉。”② 如果是自侦案件,因情况紧急,在拘留或者逮捕的同时通报情况的, 填写“巳通知公安机关依法对犯罪嫌疑人X X X执行拘留(或者:逮 捕广。③如果是自侦案因情况紧急,在拘留或者逮捕后通报情况 的,填写:“犯罪嫌疑人X X X已被依法拘留(或者:逮捕夂;④如 果是办理审查批捕的案件,在批准逮捕前通报情况的,填写“X X X 公安局(或者:国家安全局等等)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X X X, 本院经审査认为应当批准逮捕。”⑤如果是办理审査批捕的案件,因 情况紧急在批捕后通报的,填写:“X X X公安局(或者:国家安全 局等等〕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X X X,本院经审查已经批准逮 捕。”
通报的原因,即该犯罪嫌疑人系政协委员,特此通报。应填写该 犯罪嫌疑所在的具体政协组织的名称。
尾部。包括制作文书的年月日和院印。
存根(第一联)的内容包括:
首部。包括制作文书的人民检察院名称;文书名称和文书编号。
正文。包括案由;犯罪嫌疑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 住址;强制措施的种类,即是拘留还是逮捕;犯罪嫌疑人系哪级政协 组织的委员;批准人、承办人、填发人的姓名;填发时间。
各联用途:
第一联为存根,由制作部门统一保存;第二联为副本,由人民检
察院卷;第三联为正本,送达被拘留或逮捕的政协委员所在的政协党 组,收件人在送达回证上签名或盖章后,送达回证退回附卷。
I本文书的适用问题
0〉文书名称中的拘留和逮捕为选择关系,应当根据对犯罪嫌疑 人采取强制措施的种类选择适用,如果是采取拘留措施,则划去文书 名称中的“逮捕” 二字,反之亦然。
(之)文书中的受送达单位名称应填写被拘留或逮捕的政协委员所 在政协党组的名称,不是所在政协的名称。
是采取强制措施前通报情况,还是同时或者事后通报情况, 应根据具体案情是否“情况紧急”来确定,在文书上要把是否已经采 取强制措施的情况填写明确,不能含糊其词。
该文书是向政协党组通报情况使用,以利于政协党组及时掌 握情况,采取相应的配合措施,保证案件的顺利查处。所以,即使是 事前通报情况的,人民检察院也不必征得政协党组同意后再采取拘留 或逮捕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