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六过郴州
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幼年丧父母,由其兄嫂抚养成人。唐大历十二年(公元 777 年),韩愈之兄韩会因朝中政治斗争受株连,被贬韶州刺史, 10岁的韩愈随兄嫂从长安南迁,首次路经郴州。在韶州住了两年,哥哥韩会不幸去逝,嫂嫂郑夫人带着 12 岁的韩愈,扶了灵柩,第二次路经郴州北归。
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 803 年),已是 35岁的监察御史韩愈,因上书论 “ 宫市 ” 触怒德宗,被贬做连州阳山县令。隆冬出发,至贞元二十年(公元 804 年)春抵达郴州,第三次路经郴州。贞元 21 年德宗驾崩,顺宗即位,大赦天下,韩愈被赦北归途中遇阻,在郴州待命长达三个月。这是韩愈第四次过郴州。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 819 年),已升任刑部侍郎的韩愈,因谏迎佛骨,触犯圣怒, “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 ,又一次被贬到南方的潮州(今广东潮安),第五次路经郴州,时年51 岁。因年岁已高,骑马从郴州南郊经过时,马失前蹄,韩愈从马上颠了下来,因而留下了 “ 文公走马 ” 的故事,留下了 “ 走马岭 ” 的遗迹。同年十月,韩愈调任袁州(今江西宜春)刺史,由潮洲赴江西任上,韩愈第六次也是最后一次途经郴州。
韩愈六过郴州,特别是第四次经过郴州滞留三个月期间,纵情郴州山水名胜,广泛接触郴州贤达百姓,写下了十多首赞美郴州的诗歌、散文,其中尤以《送廖道士序》著名,虽短短三百余字,却是全面宣传推介郴州的第一文。为纪念韩愈六过郴州, “ 走马岭 ” 上建有 “ 韩公亭 ” 及 “ 文公走马 ” 石碑,北湖公园湖心建有反映韩愈当年叉鱼赋诗的 “ 叉鱼亭 ” 和韩愈铜像,苏仙岭景星观中保存着《送廖道士序》石碑等遗迹。
- 上一篇:皇帝御诗与郴州橘井
- 下一篇:韩愈与郴州的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