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郴州风采 > 郴州文史 > > 详细内容

桃竹山中话当年

在临武城东北六十华里的地方,有座高山,山叠着山,峰顶着天,崎岖险峻,这就是桃竹山。桃竹山是骑田山脉的一,从底下往上看,就像是从天上吊下来的一样,所以又叫做天吊岭,它与田、黄茅二座大岭紧紧相连,要是从山脚走到山顶,足有十五华里,虽然是山路迂,然而陡坡处还是多数。你可别以为这样的崇山峻岭中,相伴而来的是荒无人烟。相反的,这山上可住着不少人家,三家二户的到处是,要是群众工作做得好,这正是兵家所说的进可攻,退可守的好地方,十年内战时期,党就在这里开辟了红色根据地。

 

1)党始终在领导我们进行革命


从一九二八年到一九二九年,贺辉廷等同志先后就义,共产党在临武的地下组织被破坏,湘南农民武装转移到了井岗山。就在这时候,党派了黄平同志来到岱下山的纸厂,与第一批被组织起来的人见了面,从此他就经常来往于临、宜、郴边,开展组织,成立了湘粤赣边区游击队,一九三一年十月间,黄平同志来到斗水坪,住在李土林、李圆圆等同志家里,在这里吸收了李旺才等三十多人加入共产党,成立了党的支部,李旺才同志担任支部书记。一九三二年元月间,由黄平同志率领人马配合红四军,攻打桂阳城,并由李旺才同志作向导,因此后来地主萧化周对李旺才恨入骨髓,勾结反动头子欧冠、欧阳子山,狗腿子唐东才等带领重兵驻在安源,然后把斗水坪的八个当权派请去了,胁迫交出李旺才同志,这些人为了保存自己的狗命,便派了李太旺等人回斗水坪,假说有一句话要李旺才去安源对证一下,李旺才也以好汉态度——一人做事一人当。就这样进了虎穴,第二天(一九三四年二月二十二日)早晨,李旺才同志在接龙桥被害。从这次起义失败后,黄平同志暴露了身份,暂时离开斗水坪,这边的工作便由谷子元、李林等同志接着干下去。

 

当黄平同志到斗水坪一带工作时,一九三一年江辉子同志以做纸工人的身份来到了大窝里一带,从事发展组织工作,以后谷子元和李林等同志也来了,谷子元等同志是一九三四年来到桃竹山的,一直到一九三九年党的地下组织被破坏,李林同志去新四军,谷子元同志才离开这里,另行开辟根据地。


谷子元同志在这一带五年,他贯彻执行了党的方针政策、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打土豪、杀劣绅、抗征、练兵、扩大红军队伍等。在这里发展了二十多个党员,成立了羽山支部、烟竹塘支部、桃竹小组,由李熙秩同志担任区委书记。经常在大窝里、通木岭、拌泥湖等地召开会议。


以下就是桃竹山农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一些革命活动。


2)当红军去


由于第一次大革命的失败,大家都懂得了必须用革命的武装来反对反革命的武装,因此扩大红军队伍成为十年内战时期很重要的一环。在党的领导下,桃竹山区很多优秀的工农子弟,如:李和堂等同志,从一九三五年起,先后在坪石、梅花迳口一带参加了李林同志所领导的红军游击队,其中有十四岁的李保林同志。当红军去!成了青年人当时崇高愿望,《送郎当红军》成了当时最流行的歌曲。


在扩大红军入伍的同时,又对国民党进行了抗征,国民党反动派在红军长征后,又想作一次围剿梦,到处抓丁,想驱使人们替他们当灰,党在这时领导了人民进行抗征,李林同志在群众会上说:你们被抓壮丁的,可以走到我们那里去,我们也招兵,李熙秩同志当时的公开身份是保长,可是他一个兵也不抓,一个丁也不送,国民党问他为什么不送兵?他说:我这保没有兵可送。当时为了抗征,群众还唱出了:不是壮丁不懂理,政府命令不公平,又派钱来又抽丁,人财两空好伤心……”的歌来。


3)准备武装起义


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二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就提到过边界的斗争,完全是军事的斗争,党和群众不得不一齐军事化(见《毛选》一版一卷六十七页),因此在当时的斗争形式,除了输送青年人到红军游击队外,还需要有地方武装有赤卫队。于是在一九三七年冬临武的党组织决定练兵,唐昌友等十多人就曾在桃竹山前的晒谷坪上,由谷子元同志亲自领导,晚上冒着严寒练武,李熙秩同志以保长的身份,以高山匪多为借口向伪乡公所请求每五户造一支枪自卫,想用合法手段来获得武器,可是不等答复,李熙秩同志就被捕了,经过一年多,于一九四年八月在宜章城被反动派所害。其他同志有的牺牲了,有的走了,有的被抓了丁,计划失败了。


4)打土豪杀劣绅


在十年内战时期,土豪劣绅,反动透顶,重加地租等……


在根据地内,土豪们还经常勾结反动政府,企图破坏共产党的组织,如乌云洞的李铁古、杨柳寨的何年春等,就是这一类家伙,何年春三番五次到匪首肖亮那里要求派兵围剿。农民当时对这些家伙恨极了,要求打土豪,分田地、党根据这一情况,为了有利于革命活动,决定有重点地对极个别罪大恶极的分子予以严惩。打土豪杀劣绅的行动就在党领导下进行了,当时被打的土豪有上古村的陈生太,石牛水的胡昌古、乌泥洞的李铁古、寨背的何富拐和杨柳寨的坏份子何年春等人。


5)智过高明铺


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搞宣传也不是那样容易的事情,冒一种印刷工具,又不可能像现在样,可以从从容容地在壁上写写画画,那时要开展宣传工作,除了用口以外,就只能依靠从外面运回一些印刷品,当时经常由李长太同志在坪石挑宣传单回来。一九三五年正月里,李长太在坪石公诚信(党的地下联络站)挑了一担宣传单、标语回来,临走时,交印刷品给他的那位同志再三叮嘱他:可千万不要丢了,印刷这东西的同志都冒着千危万险,深更半夜搞的,再说一张传单贴了出去,就等于向敌人射出一颗子弹。


天还没亮,李长太同志挑着这一担东西越过岗哨,到平远围吃的早饭。


正是正月初边,已经立过春了,大地有着丰厚的春意,天气也较暖和,可是路上却很少见到来往的行人,李长太同志感到有些不妙,确实是这样,快到焦溪时,就听说国民党反动派的一班人在高明铺盘查过往行人,行李总要翻成个乱七八糟,这怎么办?一边走,一边在想、毁了他吧、不行!得来不易。那个同志讲的话又在他脑海中浮现出来了。往前走吧?搜查出来连性命都会冒得,印刷品更会被毁,弯路吗?无路可弯,只有一条上山的路,插翅也难飞过去。边想边走,还没想个妥当办法,已经快到焦溪亭了,抬头一看,一乘轿子,两个卫士已经进了亭子,把他吓了一跳,再看,轿子好像很沉重,两轿夫喘气不赢,心生一计,硬着头皮也进了亭子。

 

一进亭子,假装借火吃烟,和轿夫搭讪着,两个卫士也紧紧瞪着他。一个轿夫开口了:哎!就是轿脚吊的行李太多了,抬起直喘气,再这样,今天可不想赶到临武城。


另一个卫士接上来问李长太说:你挑到哪里去?”“我到泗溪。”“轿脚这个铺盖卷搭到你那里,跟我们走到泗溪你走你的这可中了计了。


上路了,前面是轿,后面是卫士,他在中间,一行人马到了高明铺,伪军举枪阻住,喝问是谁,一个卫士把名片交了上去,一看,原来是临武伪县长杨宣的外甥,这些伪军马上立正,闪在一旁。


平安地过了高明铺,很快到了泗溪,他把铺盖一放,便朝回家的路上走了。



(根据李熙洲、李保林、李仁祥等口述整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