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应用写作 > 公务文体 > 机关通用公文 > > 详细内容

会议纪要--含义,性质,格式,写法及例文简析

(一)含义和功用
“会议纪要”,是“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的公 文文体。
(二)性质和用法
“会议纪要”是把会议整个情况和结果简要地记下整理成文以发布 出去的一种会议性公文。纪要的性质由会议性质决定:一种是决定性纪 要,实际是决策,要求下级贯彻;一种是协议性纪要,要求协议或有关 方面共同遵守,或者交流经验、讨论工作,或者是立此存照的。
有些重要会议,可以用决议、决定等公文郑重发布议决的问题;有 些较为一般的会议,则可以采用会议纪要的形式上呈下达或公诸报端。

会议纪要,可以由会议直接上呈下达还可以由会议的主持机关加 按语下达。也可以上呈后经上级领导机关或主管部门加“通知”批转 下达。
(三)主要类型及其一般格式和写法
会议纪要因会议的性质、任务和具体情况的不同而不同。主要有 两种,从写作的角度看,恰是需要区分的两种类型。
1.—种是例会、办公会议的纪要
这是机关研究日常工作和日常事务的会议。一般有固定时间,如 每周一、二次或半月、一月一次。有相对固定的出席者。如部长办公 会,市长办公会,校委办公会,局务办公会等等。这类会议的纪要, 往往办成长期的,类似简报。大体格式如下页:
下述各项也可以用连贯的文字写出,写法大致同于下面专题性会 议纪要,只是简单一些。有时可在机关版头下以正式公文形式发布。
X X X X局办公会纪要 第X期
x办公厅编_一九x x年x月x曰
时间:
地点:
主持人:
出席人:
列席人:
会议议决事项:
(只解决一项问题的,写出其结论性决定即可,解决一系列问题 的,按议题讨论顺序逐项写下。)

有的较小的机关单位,只有一个长期性的“文件集”,如《X X 市委党校文件》,会议纪要可以加标题副标题(如,《我校落实知识分 子政策的几项新措施——第X次校长办公会议纪要》)在上面刊载以 上呈下达。
2.另一种是专题性、大型会议的纪要
这是主要的会议纪要,其写法有一个大体的规格。通常是由标 题、正文、文尾构成,其中正文由开头、主体、结语构成。
(1)标题
一种是简括标明议决的问题,这种也还可加副题写明什么单位什 么性质的会议纪要。参看下面简析的例文。另一种是严肃朴实地写下 何种会议纪要,让人一目了然,如《西藏工作座谈会纪要》,《广东、 福建两省座谈会纪要》等。标题下面注明日期。
(2)正文
正文写什么、何先何后、语气口吻,既有一般的格局,又有变化 的余地。
开头,写基本情况。即开会的动因,依据什么指示或实际情况, 目的是解决什么问题;时间、地点,会议全称,与会范围及主要负责 人,来了什么领导人有什么指示、讲话;会议的基本议程和主要活 动,会议结果及对它的评价。
主体,写会议的主要精神。对过去工作的评述和会议讨论的工作 的意义;今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精神;工作要求和具体措施。
结语,一般是发出号召,鼓舞人心、展望未来的。有的可以不
写。
整个纪要的口吻,用“会议”作主语,即“会议认为”,“会议强 调”,“会议听取了”,“会议讨论了”,“会议决定”,“会议指出”……
(3)文尾
除公开发布外,作为文件发布或上送下达,要按公文要求或前加 发布件如“通知”,注明主送、抄送、发送的范围。会议纪要不用印章。
上述格局,我们姑且叫做“常格”吧。《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纪要》 (见《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第1148页)就是这样。
会议纪要的格式也不是值死不变得,完全可以根据内容和情况变 化,就是说,允许有各种“变格”。像《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见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02页)就是一种。它并没有写会 议概况,一上来就简括地写了党的农村政策贯彻以后农村形势发展很 快,提出了一些新问题,必须及时有效地加以解决。接着转入正题, 从五个方面用二十五条把会议关于解决这些新问题的决定记下。这样 加二级标题又统一分条款的办法,便于领会、记忆,适于内容广泛、 涉及农村的纪要。当然,也还可以只分部分不用小标题,甚或一直写 下来。
(四)怎样写好会议纪要
1.要解决好突出会议重点和涉及的有关问题的关系
一个会议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会议的中心。“纪要”要突出这 个中心,与会议议题中心较远而又很有价值的材料和意见,可以用其 它形式如会议简报、专题报告等向有关部门反映;有些问题,似乎不 是会议中心,但却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有关事项,或是会议权限 之内所应涉及的,也要写进纪要。
2.正确地集中会议的意见
记下取得一致的意见,又要重视少数人正确合理的意见。意见分 歧很大,最后没有取得一致,就不要写;有些会议的纪要可以把不同 意见分别写进去。
3.写作中要注意条理化和理论化
会议纪要要对会议上各种意见分析综合、加工整理、概括复述, 其中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条理化,就是以会议宗旨为中心,把会上 讨论的意见分类、分层地加以整理、叙述,几个问题,每个问题几层意思,都要清清楚楚,可以分部分、加标题,分条条、列条目,以显 豁清晰为目的。二是理论化,这是针对感性、直观而言,指采用会上 讨论的意见时,要保留它的理论性、说服力,不要只留下几句公文语 词;一般意见,要进行一些理论概括和选择,不可有言必录,以致 “水分太大”不得要领,当然,提纲挈领的概括要准确。
(五)例文简析 例文1:
关于研究黑龙江省三江平原 农业开发问题的会议纪要
12月7日,田纪云同志主持会议,听取和研究了农牧渔业部、黑 龙江省人民政府及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关于开发建设三江平原的汇 报。国务院秘书长陈俊生和国家计委、财政部、农牧渔业部、水电 部、经贸部、商业部、林业部、人民银行、农业银行、农村发展研究 中心的负责同志及黑龙江省侯捷、王连铮等同志参加了会议。
黑龙江省的同志重点作了汇报。汇报说,全省从1949年到1986 年已开垦荒地八千七百万亩,平均每年开荒二百三十万亩。粮食年产 量由解放初期的一百一十五亿斤增加到1986年的三百五十五亿斤, 其中60%是开荒扩大耕地面积实现的。全省现有荒原一亿三千四百万 亩,其中可垦荒原四千一百万亩,而三江平原是重点开发地区。三江 平原荒原集中连片,土质肥沃,水源充足,总面积为一亿六千三百万 亩,现有耕地五千二百三十万亩,可垦荒地一千七百万亩。境内二十 二个市、县和五十六个国营农场,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巳打下较好基 础,尤其是近几年重点抓了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强了防洪排涝能 力。因此,省人民政府和国营农场总局要求加快三江平原的开'发建
3
设,将这一地区建成以粮、豆、糖为主,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的农业 商品基地。
会议指出,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是关系整个国民经济持续 发展、改革顺利进行和社会安定的全局性问题,必须进一步重视和加 强。我国人口逐年增加,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目前,农业生产尤其是 粮食生产发展缓慢。对此,全国上上下下,党内党外都十分关注。如 何改变这一局面,使粮食生产踏上一个新的台阶,决不是一件轻而易 举的事,需要各方面采取有力措施。除了要扎扎实实抓好农业深化改 革,研究理顺农业内部以及与外部各业的关系,增加投入,增强发展 后劲,积极推广科学技术外,必须加强和搞好农业的开发工作。这是 促使我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应 该及早提到议事日程。
会议认为,为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农 业开发。我国农业开发还是有相当潜力的。农业开发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外延性的广度开发,即开垦一部分荒地(包括荒山、荒坡、滩 涂),增加耕地面积。这方面仍有一定的潜力,如黑龙江省的三江平 原、西北地区的南疆和河套地区、湘西地区、赣南和沿海滩涂等。二 是内涵性的深度开发,即改造中低产田,实行集约经菅,提高农业生 产率和单位面积产量。这方面的潜力是相当大的。请国家计委牵头, 会同农牧渔业部、水电部等部门,制订“八五”近期和2000年远期 的农业开发规划。
会议着重研究了对黑龙江省三江平原的开发问题。对此,议定以 下意见:
一、建立三江平原农业开发区。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未开垦的荒地 面积大,土地肥沃,自然条件好,有雄厚的机械化开发力量。因此, 这一地区可作为农业开发试验区,先行一步。可以成立开发公司,统 一负责这一地区的开发工作,公司向国家承包。基本目标是:从1988 年开始到1992年,争取开垦荒地一千万亩,改造中低产田一千万亩,
增产粮食一百亿斤。请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按上述精神制订三江平原开 发规划,于明年一月份报国务院审议。开发中要特别注意保护和改善 生态环境,不能把草地、沼泽地都开掉了。在宜林的地方要植树造 林。这方面,要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作好论证、规划工作。
二、实行开放性开发。可以采取招标承包办法,积极吸引省内、 省外地区,特别是沿海省和大城市参与这一地区的开发,还可以适当 利用外资。不要只靠国家投资,要多方集资,利益均沾。要进一步解 放思想,勇于探索,研究和制定这方面的政策和措施。
三、搞综合性开发。要充分合理利用这一地区的自然资源,实行 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土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争取建成功能完善的农 业商品基地。
四、国家给予必要的优惠政策。主要有:(一)五年内免征农业 税;(二)五年内不交合同定购粮;(三)国家给予一定的周转金,用 于农业开发;(四)使用开发贷款,财政上给予一定的贴息照顾;
(五)江河等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国家继续投资,建成后实行有偿使 用,逐步收回一部分投资;(六)在分配化肥等农用生产资料方面给 予适当照顾。
简析:
这是一篇专题性会议纪要,也是决定性的纪要。标题以介词“关 于”介绍了会议内容而不是直书会名,虽长一点但严密。正文,只有 开头和主体而省略了结尾。开头写明时间、主持人,主要事项和参加 者。正文三部分,第一部分写听取的汇报内容,是会议决策依据,纵 叙历史、摆开当前、提出发展要求。第二部分两个自然段,一是从全 国的整体高度阐明指导思想,一是从全国的角度阐明农业开发方针。 第三部分用一个过渡句引出本次会议中心问题的决策性意见,从建 区、开放、综合性和优惠政策四个方面把三江平原开发的大政方针定 下来。这个纪要重实际,无套语,意尽言止,利落干脆。

例文2:
全国X X厅局和部分X X企事业单位 办公室主任会议纪要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曰)
经部领导批准,x x部办公厅于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至二 十八日,在广东省东莞市召开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 列市、经济特区XX厅、局和部分X X企事业单位办公室主任会议。 参加会议的办公室主任、政研室主任一百一十九人。X X部X X X副 部长到会作了指示。
会议期间,部办公厅主任X X X作了《当好参谋助手,搞好信息 协调,开创办公室工作新局面》的讲话;上海港务局办公室、湖北省 X X厅政研室、福建省X X厅办公室作了经验介绍,还印发了浙江、 江西、江苏省X X厅办公室和武汉长江轮船公司,广东省航道局办公 室的经验材料;与会同志认真分析了近几年来办公室工作面临的新形 势、新任务和在新形势下办公室的地位、性质与作用;交流了如何贯 彻全国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座谈会精神,当好参谋助手的经验;讨论 了进一步搞好办公室工作的意见和措施。会议还组织参观了现代化办 公设施。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在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的新形势下,召开 全国交通系统办公室主任会议很有必要,会议开得是好的,对开创办 公室工作的新局面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会议认为,贯彻落实全国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座谈会精神以来, X X系统各级办公室进一步明确了以“服务”为宗旨的指导思想,努 力实现“四个转变”,将工作重点由主要处理日常行政事务,逐步转
移到主要协助领导抓好科学决策和制定方针、政策上来,积极发挥参 谋助手作用;努力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提高了办事效率和办文 质量;主动为领导、为机关和基层服务,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 务。但是,目前X X系统办公室工作的改革步伐还不够快,有些办公 室的机构不够完善,队伍素质不够高,基础工作比较薄弱,办公设施 落后,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会议认为,随着X X部门管理职能的转变,根据实现领导现代化 的工作系统和工作程序的要求,各级办公室必须切实做好信息服务、 参谋咨询、提供建议方案、组织贯彻执行、检查落实情况等工作,使 办公室真正成为领导运筹决策的参谋、贯通上下的咽喉、联系左右的 纽带、传递信息的枢纽、处理日常事务的手足。当前要着重抓好以下 几项工作:
一、抓好调査研究工作。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从X X运输 的实际出发,研究XX运输发展战略、政策法规、体制改革,以及搞 好精神文明建设等重大问题。要充实调研力量,增加组织协调,建立 健全全国X X系统调研网,建议各XX厅(局)和局级企业单独设立 政策研究室或在办公室内设立调研机构;同时,把业务部门和有关大 专院校、科研单位、学会、协会等各方面的力量组织起来,共同开展 调研工作;定期发布调研提纲,召开调研成果讨论会,办好调研刊 物;改进调研方法,提高研究质量,有计划、分层次地搞好调研工 作。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上加以分 析概括,提出指导实际工作的政策性意见和措施,为各级领导决策服 务。
二、抓好信息服务工作。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全国X X信息网,按 部关于通报信息工作的要求,逐项加以落实。各省、市、区内X X系 统的信息网,明年一季度要全部建立健全起来;要广泛收集信息,认 真做好分类、排序、比较、选择等综合处理工作;要讲求实效和质 量,准确及时地按规定传递通报信息;要把调研、信访、档案、机要、文书、查办等工作与信息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广开信息渠道。
三、抓好查办工作。把查办工作放在重要地位,有专人负责,从 接收批件到办结上报,建立一套严格的催办、查办工作制度和程序, 做到随到随办,急事急办,迅速落实,件件有结果,事事不含糊;要 举一反三,对类似的问题,经请示领导同意后一并查清解决;要主动 地做好查办工作,对各种渠道反映的与本系统、本单位有关的重要问 题和意见,经领导同意后,列入查办范围,抓紧查办。
四、提高办文办事的效率和质量。要特别注意抓好文件的形成, 根据领导意图,搜集丰富的材料、数据,按照上级有关的方针、政 策,撰写符合领导要求的文稿;对与领导工作直接有关的重要事情和 关键性问题,要按领导授意、授权,组织协调、召开会议、研究分 析、布置检查工作和签发文件。办文办事,要坚持原则,讲求实效。 事前要提出大胆审慎的建议和认真负责地把关,事后要检查和修补漏 错,并注意及时请示报告,起到参谋、助手作用。
五、切实加强办公室的建设。在新形势下,各级办公室要注意加 强思想建设,牢固地树立为领导、为机关、为基层服务的观念,认清 本职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把办公室建设成为精神文 明的窗口。要进一步研究明确办公室的职能和职责范围,认真解决机 构编制和人员配备问题。充实加强调研、信息、查办、综合、协调工 作人员,从事务型向决策服务型转变,提高决策服务能力。办公室工 作人员,应当政治可靠、思想敏锐、工作勤奋、学习刻苦、作风严 谨。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办公室人员的培训。进一步建立健全各 项工作制度、规范和程序。加强资料和数据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 用。要与有关部门合作,建立本系统、本单位的资料室和数据库,逐 步添置电子计算机、复印机、传真机等现代化办公设施。
六、切实加强对办公室的领导。各办公室要按这次会议精神,在 总结工作的基础上,提出搞好办公室工作的意见和措施,主动地向领 导汇报,争取领导的支持。各级领导应加强对办公室的领导,关心办
公室人员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定期向办公室交任务、提要求、讲设 想听取办公室的建议;加强对办公室干部的培养教育,为他们的学习 和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让他们多看一些重要的文件、资料,多参加 一些重要会议。办公室的干部既要相对稳定,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又 要进行必要的交流,以利干部的培养和发展。为巩固队伍和提高人员 素质,各XX厅(局)和局级企事业单位的办公室可设正副科级、正 副处级秘书和政策研究人员。在保证办公室人员结构合理的情况下, 可将经过锻炼、有组织领导能力的干部推荐到岗位上工作。对不适宜 在办公室工作的人员,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对办公室工作人员生活上 的实际问题,要给予应有的关怀和适当的解决。
简析:
这篇例文从内容到形式上对文牍工作都有借鉴意义,它也属于专 门性会议纪要。但是它与例文1的不同,在于它不是国务院召开的高 层关于特定地区开发的专门会议,而是一个系统召开本系统特定人员 落实全国性会议精神的专门会议。因此,决策是全国性会议作出的, 这就是贯彻决策的协议性会议纪要。标题直书其事。正文,内容丰 富,中心是贯彻落实全国秘书长、办公厅主任会议精神,要记开会情 况、会上对前段工作估计和下段工作安排,安排是重点。结构复杂, 分十一段两大部分。前三段可视为开头,记会议情况:第一段写会议 召开依据和时、地、人员情况;第二段是六项主要会务活动概述,重 点是交流经验,讨论今后工作的任务和措施;第三段是与会者对会议 评价。从“会议认为”以下是议定事项,又可分两方面:第四段是对 前段贯彻落实情况的回顾,第五至十一段是对下段工作的要求,其中 第五段是总的任务概括,第六至十一各段分六个问题加小标题分述各 项具体工作。最后意尽言止,不写结尾。全文内容新颖、文字得体, 很有几句切实有力的话,是写得较好的一份会议纪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