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査报告的含义、性质和作用
调査报告的含义、性质和作用
调査报告是机关工作中使用多、作用大的一种应用文体,写好它是各级各类机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不可缺少的能力和基本功。这不 仅因为调査研究在当代世界越多越受到普遍重视,而且坚持调查研究 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是我党我国最基本的工作方法和领导制 度,联系人民群众的渠道,也是我们正确地做出和贯彻决策的基础。 1993年江泽民同志专门讲了调査研究问题,他指出:“重视调査研究, 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我们党过去领导全国人民走出了一条有中国 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现在又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道路,最根本的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 结合起来,……这个结合过程,始终是以调査研究为前提为依据的”。 他号召:“为了抓住时机,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为 了在新的形势下保证党的决策的科学制定和有效执行,正确解决前进 中的矛盾和问题,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在邓小平同志建 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导下,深人各个领域 的实际,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直到十五大报告中还反复强调并写进 了党章。
调查研究,就是为了一定目的,在一定条件下采用一定的方法, 收集信息、观察情况、占有材料,然后鉴别筛选、加工整理,分析综 合,以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指导改造客观世界,解决问题、 建设国家、发展社会的一种科学活动(过程)。调査研究工作主要有 三步:一调査,二研究,三报告。报告就是撰写调查报告,没有这一 步,调査研究的成果就不能传递出去、发挥作用,但是没有前两步也 就无从写起,所以我们讲调査报告的写作,也要兼及它的基础调査和 研究。
(一)含义、性质和作用
1.含义和性质
调査报告是反映调查研究所获得的信息与结论的书面报告。这种 特定的报告虽不是“正式公文”,却是严肃笃实的基础性文体,关系到能否实事求是地开展工作和能否取得成效。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代领 导人都身体力行地倡导调査研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 具体实际的结合,其中调查报告如《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起过 重大的中介作用,已被革命斗争史所证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要用 90%的时间调査研究,用10%的时间作决策,也已被证明是正确的。 在当代社会,它不仅为党和国家机关做出和贯彻政治、经济、文教、 社会各方面重大决策时作为依据之一方面,而且是企业事业部门、金 融、财政、市场、民生等各个方面广泛使用。它不再是手工业式的操 作、封闭式的传递,而是出现了社会化、网络化、方法现代化的趋 向,逐步建立起调研网络,提供给整个社会。其发布形式,除了有些 采用正式公文方式上送下达甚至要保密以外,主要以日用公文形式在 机关体系传送,但也已经大量发表于报刊杂志或公开出版发行,具有 新闻文体和理论文体的性能。
2.作用
调查报告就是调查研究成果的运载传递工具,是其转化为社会效 益,发挥社会作用的桥梁。这一基本作用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1)提供基本情况和变化的信息
现代的机关和干部要有效地工作或进行一些研究、预测,必须对 有关地区、部门、系统的情况心中有数,调査报告是提供这些基本情 况,特别是变化发展的活材料、新信息的重要来源。江泽民同志指 出:“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真正把调査研究这一最基础的工作 做深做透了,好处很多。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可以这样说,坚持 做好调査研究这篇文章,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要把调査 得到的信息情报告知有关方面,必须借助报告。同时,在开放、搞活 的局面下,工作涉及的方面多、变化快,亲自调査固然不可少,但也 绝不能将“所有的梨子都亲口尝过”。因而,随着办公现代化的发展 进程,各方面的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新经验,将由调查报告方 便地提供给单位和个人。
(2)为决策和贯彻、调整决策提供依据
机关工作总要在自身的范围内不断地作出决策。作决策要有依 据,一方面是党和国家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政策、法令、指示、决 定,另一方面就是工作范围的实际情况。而实际情况来源于调査研 究。江泽民说的:“各种问题的解决,都取决于正确的决策,而正确 的决策来源于对客观实际的周密调査研究。”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f 权,没有调査就更没有决策权。”他在十五大报告中还说:“要逐步形 成深人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推进决 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决策水平和工作能力”。实际情况不明就 谈不上科学化,更谈不上民主化。
我们实行民主集中制,“要彼此有共同的语言,必须先有必要的 共同的情报知识”。(《工作方法60条》)这实际的情报知识由调査报 告提供;而调査报告本身也集中了决策层以外的广泛的民情、民意、 民智;决策实践效果如何,也由调查报告提供给决策机构,作为调整 决策和再决策的依据。
(3)调整机构、人员的依据
决策中有一种属于体制和人事方面的,如机构设置,人员构成, 干部任免等,有些必须深入调査并写成报告作为依据。这一点在经济 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党政机关机构改革进程中特别重要,所以 单列出来。
(4)为特殊事件的处理提供根据
国家和社会事务中,不免发生一些意外事件,如工作中的重大失 误,生产中的责任事故、对国家资源的破坏,各种重大政治、经济事 件以及严重错误、不正之风、经济犯罪等等。不管是机关发现还是群 众揭发,多要经过调査,将结果写成报告,作为行政、组织处理或诉 诸法律的事实根据。
(5)调查报告的重要性不断提高
调查报告的重要性随着社会发展而日益提高,而不是已经过时。
江泽民说:“在新时期,尽管我们进行调査研究的对象、内容、手段、 条件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但是调査研究在党的决策工作和全部领导工 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仅丝毫没有改变,而且显得更为重要,只能全 面加强,决不可有任何削弱”。(《在省区市党委政研室主任会议代表 座谈会上的讲话》,现代社会的决策,要集思广益,依靠群众和智囊 团、领导层的集体智慧;参与决策的每个人的发言权都要建立在调查 研究的基础上,互相交流思想就离不开调査报告。同时,调查研究的 方法也不能用过去那种小生产的方式,虽然决策人、领导者必须亲身 进行调査研究,但不论是用多少时间也不可能一切事都亲自调查,这 就使调查研究出现社会化、网络化的趋向,要利用其他人调查的成 果。而且,新的科学的调査方法,如,“抽样调査法”、“问卷调査法” 等就不像个别访问、开调査会那样一个人就可以胜任,也不必要样样 个人动手。那就要使用一些他人调查的准确的材料。于是,我国的信 息情报网、调査研究网正在形成,以便使调查的材料、结论能为更多 人所利用,这样也就使得传递信息、运载成果的调查报告的作用更为 突出,使用价值大大提高。它不仅可以使调査研究作为决策与实际的 中介作用更为突出,而且,作用也更广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