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报--特点和写作要求
(二)特点和写作要求
简报的内容和任务,决定了它的特点;掌握这些特点,对编写、 审査、修改简报都是必要的。简报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简明,扼 要,及时,实在。
1.简明
简报,当然要简,但这不是简陋、不是单薄,而是建立在具有丰 富内容基础上的简。但光简还不行,五四时期反对白话文的一批人写 文章尽量简古,读一句要抠半天;还有浓缩得太厉害,鲁迅曾在《作 文秘诀》中抨击过那种“缩短句子,多用难字,以求朦胧”的恶劣倾 向。就像《绿野仙踪》里冬烘先生“哥罐诗”《咏花》:“媳钗俏矣儿 书废,哥罐闻焉嫂棒伤。”(儿媳妇把它插在头上,儿子贪看媳妇不好 好读书了;哥哥把它插在罐子里闻,嫂嫂嫉妒,用木棒连罐子都打破 了)不用大篇解释就看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这些虽然也简,但却不适 宜写简报。简报需要简而明,简和明相辅^0成,缺一不可。在下述意 义上说,它是简报存在的基础:简报要迅速让领导同志和有关部门了 解情况,而他们都是很忙的,如果写得冗长繁琐或晦涩难懂,百思不 解,就无暇卒读,甚至一来就放在一边了,起不到作用;如果简洁明 快,一目了然,就能忙中偷闲,用几分钟时间了解你单位的情况,这 是主动争取领导的好办法。所以,简报最好不超过千字,特殊情况也 不要超过两千字,中央办公厅负责同志曾对中央党校文秘班说,一份 简报只有一二行或三四行有用,就写一二行或三四行。这就要求:① 主题集中,精选材料和概述事件过程,剪裁去枝枝杈杈,防止重复、 松散。②文字凝练,一句能说明白的,绝不用两句,“力避行文的唠叨”。③写时设身处地,让领导或其他读者能明了。所以,事件的前 因后果、人物的关系身份要交待清楚;注意专业性名词术语的使用; 文字力求通俗易懂,不用不规范的缩略语,像“打办”、“双拥”、“五 四三办公室”等。避免用费解和生造的词语、欧化句子、意思不确定 的话。
2.扼要
扼要,是从简报内容方面说的,S卩,反映情况要抓住重点、要 害,不能求全贪多。
首先要求抓住重要问题——如,有典型性的事物,值得注意的苗 头,有意义的材料,有启发性的经验、做法等。这就需要对工作熟悉 和对事物敏感,能够发现问题。切忌一般化,陈腐旧套,泛泛而谈, 不得要领。
另外,抓住重要问题还要突出重点。因为一个问题有关的人、 事、材料、过程,也是很复杂的,不可胡子眉毛一把抓,写成“流水 账”,要写得使人一眼就能看清问题所在。毛泽东同志说:“综合报告 内容要扼要,文字要简练,要提出问题或争论之所在(《关于建立报 告制度》)。简报更应这样。
3.及时
这里说的及时,也包括两层意思。一层是说,简报要反映新情 况、新问题、新经验,机关里社会上新的动态、新事物的苗头、错误 倾向的端倪、有启发的新鲜经验,写出来,就是及时配合党的中心工 作,跟上时代的步伐。当然,也不能要什么有什么,摸风向,赶浪 头,一哄而上。另一层是说,还要及时迅速地把这些情况反映到上下 左右的部门和人员那里。这就是要有强烈的时间观念,要发现问题 快,写得快,印送快。当然也不能毛毛糙糙,粗制滥造。
时间性强,就能使领导和有关部门及时了解动向,掌握情况,加 强领导,不失时机地来调査、处理或采取措施,该支持的支持,该反 对的反对,该推广的推广,该制止的制止,促进工作的开展,纠正偏差,防止错误的蔓延。如果只是“炒冷饭”,或拖拖拉拉,错过了时 机,就影响了简报作用的发挥,甚至失去意义,等于废纸一张。
会议简报更是如此。要帮助领导了解会议情况,及时地引导会 议;代表们或各组间要通气,这样就要求简报快马加鞭,上午讨论的 情况下午写出,下午讨论的情况晚上写出,编写者参加会时就要分析 研究,形成轮廓,会后再核查一下,一挥而就。时间一过,作用全 无0
4.实在
实在,是实事求是精神的体现。“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 是我们做一切事情的准则,体现在简报上就是实在。简报是向领导和 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的,上级部门可能据此作出相应决策,有关部门也 可能采取相应措施,所以必须让事实说话,这就是说,必须有事实, 而且必须真实可靠,既不能堆砌空洞的概念,也不能罗列不反映本质 的现象。编写者对事实要把握得清清楚楚,时间地点、人员情况、事 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特别是数据、引语,必须确凿无误。第二 手材料要核实,要有根有据,引用人物语言必须确有其人其语。会议 简报的“发言摘要”,概述的发言内容,一定要送本人核对。用“有 人说”也可以,但必须是确有其人其言,不能是没人说,作者给加 的,那叫“没人说”,当然就不必写了。对客观形势、基本情况等作 出估计、判断时,要客观,好就是好,坏就是坏,多就是多,少就是 少,不夸大不缩小;摸不清、拿不定、说不准的先不要写。需要上级 下断语、作决定的事,简报不能“越俎代庖”,也不允许“上下其 手”,在事实上耍花招,“引导”上级做出某种抉择。更不能看领导眼 色,歪曲事实迎合其主张。
实在,是简报的生命,所以切忌“客里空”。客里空,是苏联剧 作家柯涅楚克剧本《前线》中的典型人物,他是苏联卫国战争中一个 新闻记者,是根本不知道实际情况却无中生有、瞎编硬造而又能写得 活龙活现的典型形象,曾经在我国解放区引起过强烈反响。经过十年
浩劫,大家对这种作风更熟知也更深恶痛绝。但这种作风的影响,特 别是在简报编写中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我们应引以为戒。在编写简 报时,第一要严禁虚构伪造,合理想像,把“群众一致说”当成撰写 人或领导者的传声筒;也不能报喜不报忧,改变事实。第二,要防止 主观片面,以偏概全,“主题先行”,“按图索骥”。第三,要注意分寸 尺度,既不能全是“比较的”,也不能绝对化,“好就一朵花,坏就豆 腐渣”;事实本身怎样就应怎样写,不能拔高嫁接,也不能添枝加叶。 第四,文字上要朴实,尽量使用群众语言,不要“假、大、空、套”。 现在简报上有许多套套,还是十年浩劫在文风上留下的劣迹,一定要 清除。
- 上一篇:简报--含义、性质和作用
- 下一篇:简报--种类和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