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未成年证人法定代理人到场通知书--侦查文书
(七)未成年证人法定代理人到场通知书--侦查文书
1.概念、依据及适用范围
未成年证人法定代理人到场通知书,是指人民检察院办理案件,询 问未成年证人时,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同时到场所制作的文书。
未成年证人法定代理人到场通知书根据刑事诉讼法第98条第2款 “询问不满十八岁的证人,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的规定制作。
询问未成年证人时,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目的是消除未成年 证人的恐惧、顾虑心理,使其能真实地陈述证言。人民检察院在自侦 案件的侦查工作中,以及审查逮捕、审查起奔工作中需要询问未成年 证人的,都可以制作本文书,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届时到场。
2.格式
本文书格式(见下页):
3.内容结构及制作方法
询问未成年证人法定代理人到场通知书为三联填充式文书。正本 (第三联)和副本(第二联)的内容基本相同,存根(第一联)的内容与正本和副本有所不同。
人民检察院 未成年证人法定代 理人到场通知书
(存根)
检未证〔 案由
号
犯罪嫌疑人
证人__
性别—
法定代理人„
批准人_
承办人_
填发人_.
填发时间—
年龄„
检
号
人民检察院 未成年证人法定代 理人到场通知书
(副本)
检未证〔
号
本院办理的犯罪 嫌疑人_
涉嫌 .一
案的证人.
系
本院定于
未成年人。
年月日_ 时在 对该证人进 行询问,根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 法》第九十八条第二 款的规定,通知你届 时到场。
检
号
人民检察院 未成年证人法定代 理人到场通知书
检未证〔
号
本院办理的犯罪
嫌疑人_
涉嫌___—
案的证人__系
未成年人。本院定于 —年―月——日— 时在 对该证人进 行询问,根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 法》第九十八条第二 款的规定,通知你届 时到场。
第一联统一保存 第二联附卷 第三联送达法定代理人
正本(第三联)和副本(第二联)的内容包括:
首部。包括:(1)制作文书的人民检察院名称;(2)文书名称, 即《未成年证人法定代理人到场通知书》。第二联文书名称下面有 “(副本)”字样,这是两联的不同之处;(3)文书编号,即“检未 证〔〕号”,空余地方依次填写人民检察院的简称、具体办案部 门的简称、年度和序号。
正文。包括:(1)送达的法定代理人姓名,即被通知届时到场的
年月
院印
法定代理人的姓名;(2)办理的案件案由,犯罪嫌疑人姓名,未成年 证人的姓名,办理案件的机关。三个空格分别填写犯罪嫌疑人姓名, 涉嫌罪名和未成年证人的姓名;(3)询问证人的时间和地点;(4)通 知法定代理人到场的法律依据。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 法》第98条第2款的规定”;(5)通知内容,即“通知你届时到场”。 “届时”是指文书上填写的询问证人的时间;“到场”是指到达文书上 填写的询问证人的地点。
尾部。包括制作文书的年月日和院印。
存根(第一联)的内容包括:
首部。包括:(1)制作文书的人民检察院名称;(2)文书名称, 文B名称下面有“(存根)”字样;(3)文书编号.
正文。包括:案由;犯罪嫌疑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 位、住址;证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法定代理人姓名;批准 人、承办人、填发人姓名;填发时间。
各联用途:
第一联为存根,由制作部门统一保存;第二联为副本,由人民检 察院附卷;第三联为正本,送达法定代理人,送达时应让收件人或代 收人在送达回证人签名或盖章,送达回证附卷。
4.本文书的适用问题
(1)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00条的规定,询问被害人,适用询问证 人的各条规定。因此,人民检察院办理案件过程中,询问未成年被害 人时,如果认为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更能利于被害人如实陈述案 情,需要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的,可以制作本文书,通知未成年被 害人的法定代理人在询问时到场。
(2)刑诉法第98条第2款规定询问未成年证人时,“可以”通知 其法定代理人到场,而不是“应当”或“必须”通知。所以,人民检 察院办理案件询问未成年证人时,并不是必须填写本文书,通知其法 定代理人到场。是否需要填写该文书,由人民检察院根据具体案情确定,但由于证人毕竟不同于犯罪嫌疑人,一般情况下,证人的法定代 理人到场不会影响办理案件,而是更有利于证人提供证言,所以,询 问未成年证人时,一般应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
(3)刑诉法第82条第(3)项规定,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 父母、养父母、监护人和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团体的代表。在有多 名法定代理人的情况下,通知一名法定代理人到场即可,要按h述顺 序择先确定需到场的法定代理人。
在法定代理人为“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团体的代表”的情况 下,文书上法定代理人的姓名应填写该代表的姓名,不应填写该机 关、团体的名称;如果该机关、团体没有固定代表的,可在文书上写 为:“x x x机关(团体)的代表'
(4)法定代理人接到通知后,在询问时没有到场的,不影响询问 的进行。询问期间,法定代理人应让证人如实提供证言,不得指使、 暗示证人如何回答问题或代为回答问题。
- 上一篇:(六)询问通知书--侦查文书
- 下一篇:(八)勘查证--侦查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