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红包题签文化
作者:郭名德
源自:桂东新闻网
红包题签文化出自中国礼尚往来的一种正常人际关系,体现和谐相处的友好情结。“有礼不怕迟,礼多人不怪”。古时红包题签是有规距和额定的格式,从红包上寥寥几字便能从中看出对方的知识与文化如何。随着岁月的演变红包题签不断更新,旧时繁杂的红包题签为今人所知者不多。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如今成了小孩子的流行语言。人生如梦,岁月如诗。人的一生,自从娘肚子里出来到驾鹤西去那一天就注定了与红包分不开。出生之日,长辈会封“见”钱,红包封上得写“长命富贵”开头;到了三朝(第三天),亲友们来喝三朝酒,亦名“姜酒”。红包封面写“汤敬”; 半月(15天)写“望仪”,满月写“弥敬”(亦可男写“袍仪”; 女写“衩仪”)。1岁写“周敬”,11岁“荣敬”,21岁“冠敬”,31岁“祝敬”、“立敬”, 41岁“使敬”,51岁“艾敬”, 61岁“耳敬”,71岁“从敬”,81岁“耋敬”,91岁“耄敬”。(注:31岁至51岁写“祝敬”,61岁至81岁写“寿敬”亦可),100岁写“期颐之敬”。(注:60以上男亦可写“悬弧之庆”、“被度之庆”;女写“设帨之庆”,男女通用“华诞之庆”)。这些都是大家的一种关爱和美好的祝贺。诚然,即使一个人的生命结束后,众亲朋来吃“豆腐”(丧事宴)的白包封上也得写上“奠仪”二字以寄哀思。
爱情催开幸福花,在人生中所遇到娶亲嫁女的喜事非常之多,更与红包难分开。亲朋好友来贺定婚在红包上题写“订盟之敬”、“文定之敬”、“订婚之敬”、“秦晋之敬”。结婚喜宴,男女有别。赴男方喜宴,红包封上写“贺敬”、“喜仪”;赴女方喜宴,红包封上写“奁敬”、“于归之敬”、“出阁之敬”、“出闺之敬”。这些都是大家对新人的美好祝贺。婚姻乃人生大事,有些方面还须请有关专业人士帮助调停,事后当即付上酬金。谢媒人红包上写“冰敬”、“步仪”。谢择选婚日者写“择仪”、“择日之敬”。傧相写“礼仪”、“赞礼之敬”。(傧相指现行婚礼中的伴娘伴郎)。谢撩(描)面梳妆者写“容仪”。谢帐房礼生写“笔仪”、“润资之敬”……天大地大没有父母的养育之恩大,女子出嫁感谢父母恩养的红包上写“恩仪”。
婚俗里有些特殊的酒宴。比如男到女家,移风易俗,招郎入赘,赴宴者红包上写“赘敬”。妻殁续娶写“续弦之敬”;离婚再娶写“易弦之敬”;离后复婚写“重圆之敬”。
平时社会交往中,遇亲朋好友喜添儿子的红包上写“弄璋之喜”;添千金则写“玉胜之喜”、“弄瓦之喜”。如果是一对男丁的孖胎(双胞胎)写“双璋之喜”;一对千金的孖胎则写“双珠之喜”;一男一女的孖胎(龙凤胎)写“麟珠双喜”。喜添孙子的红包上写“含饴之喜”。有亲朋好友、邻居、同事、同学等大兴土木新屋竣工,你去喝圆工酒(竣工酒)是的红包上写“燕仪”、“华夏落成”。如果新屋已装修完毕迁徒新居的红包上便写“乔敬”、“莺仪”、乔迁之喜”,这叫喝入伙酒。过年时给人拜年的红包写“年敬”,端午、中秋等佳节的红包写“节敬”。
“世上三宗好,讨婆、入学、挖耳朵。”讨了老婆意味着成家立室,无疑是好事。挖耳朵是一种享受,入学读书是人们认为要走好做事业办大事的重要第一步。进入学堂启蒙读书的红包上写“芹敬”(芹藻一词在古代喻贡士或有才学之士)。去赴升学宴的红包写“文仪”。开学的红包写“进学大吉”、喝毕业酒的红包写“学成之喜”。 赞助亲朋好友出远门求学或求职费用的红包上写“程仪”。出行回来接风洗尘的红包写“尘敬”、“锦旋之敬”。
有些反映时代铬印的红包,古人贺结拜兄弟红包写“结谊之喜”。无儿家庭接人家的儿子做崽曰过继,也是一大喜事,红包上写“螽仪”( 螽斯衍庆。螽斯是昆虫名,产卵极多;旧时祝颂子孙众多。)、“移花之敬”、“螟蛉之敬”;女儿过继红包写“移瓦之敬”。
日常生活中,酬谢文人墨客书法绘画与文书状约润笔红包上写“翰仪”、“徽仪”“菲仪”。感谢郎中(医生、大夫)治病的红包上写“脉仪”、“方仪”。感谢堪舆先生亦称地理先生(看风水者)的红包上写“点穴之敬”。办红白喜事宴酬谢厨子大师傅的红包上写“芬香之敬”。 这种红包往往是代报酬(辛苦费)之用。完全是出自内心回馈他人辛劳的一种感激之情。
“男人无须不成相”,三国中的忠肝义胆关云长,人称美须公,给后人留下一段佳话,所以中国男人留胡须在后来也成了是一大喜事。前来恭贺者在红包上写“宿髯之敬”。 古时用泥巴封存好的酒坛。要请理手懂规距的人来开酒坛口,方能不掉泥巴入坛内,并且开坛的第一杯酒应祭祖先,给他的红包上写“埕仪”。
树大分丫,人大分家。儿子大了,也应该当家理世了。分家别伙另起锅灶是正常的,也算是一门喜事,红包上写“分枝叶茂”、“另爨之喜”。 良田千顷,不如薄技在身。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拜师学艺红包上写“执敬”。
有一种令人悲伤用泪水浸出来的“卖儿子”红包。古代,受天灾人祸而穷困潦倒的人家,眼看一家人将面临全饿死,这时会有好心人来劝其把幼儿卖给没有儿女的富裕人家。这种的红包上写“龙飞之敬”。体现恻悯怜恤藉慰精神和寄托美好之意。
如今的红包赋与了新的内容,新年给小孩子的压岁钱红包上写“学习进步”、“健康活泼”“万事如意”等祝福语。亲朋好友参军入伍保家卫国,红包上写“从戎之敬”。升职进级写“荣升之喜”。上任报到写“荣任之喜”、“履新之喜”。 上级领导奖赏给下属或老板奖赏给员工的红包上写“旌仪”。参加工作几十年办了退休手续,这红包上写“荣休之喜”、“荣旋”、“锦旋之敬”。出国留学的国家人才,红包上写“深造之喜”、“鹏程万里”。修建水库、电站等方面的亲朋好友需异地移民,这样的红包写“荣行”、“锦绣前程”。新船启航“利涉之喜”、“开航之喜”。旅居海外的华人返乡省亲祭祖时,给亲友族人送红包。由于亲疏有别,礼分厚薄,所送出的红包分大、中、小三档,见什么人发什么红包,红包上写“大吉大利”、“万事如意”。资助亲朋好友出外旅游的红包上写“旅程愉快”。 公司、中心、合作社或商行店铺开张,红包上写“宏发之敬”、“鸿发之喜”、“生意兴隆”等。
置酒设宴是一种交友联谊的平台,过之则无益,废之则无情。“来而不往非礼也”,亲朋好友中相互来往,加强了团结,加深了感情,增强了亲情友谊的凝聚力。红包的厚薄往往逊于主要意义的红纸和红包上含有美好祝愿的题签文字,因为中国人喜爱红色,红色则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虽然有人利用红包进行贿赂。但送红包更为普遍的意义是体现长辈对晚辈的关爱,给人生日美好的祝愿;体现中华民族中婚嫁喜庆有喜当贺的礼仪之一,以及亲友初会、相聚互馈祝愿的表示;体现受惠不忘施予回馈他人辛劳的酬谢。总而言之,红包题签则体现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
- 上一篇:红军袖标的故事
- 下一篇:不歇翰墨情——访青年书法家贺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