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坊的由来
顾名思义,新坊即新的牌坊的简称。但这座牌坊要从清朝康熙年间讲起。康熙年间,新坊还是叫云从,是云从乡其中的一个小山村,辖现在的新联组到排脑组范围。
在这个范围内的大烟里、新屋里“瓒祠堂”边居住着扶姓的一大家子,家主定超,字天人。定超,生于崇祯壬申(1632)年9月23日,康熙壬午(1702)年12月8日去世。其为人仁孝义直,1702年,在其71大寿时,冠带耆宾,邑侯何裔云称其“万石家风”,邑厚张为称其为“肇启人文”。后邑贡生黄世隆赞其为:“先生我邑望人清,时公路制行端方不贪不妒,时而捐金周贫济人利物不沽名,时而出力仗义持纲振纪不钓誉,教子皆名扬一门无凡器。伟哉!沤水丈夫咸推中流砥柱!”定超与其妻萧氏育有六子,即朝盛、朝兴、朝隆、朝政、朝振、朝魁,其中朝盛在康熙朝、朝隆、朝振在乾隆朝考取岁进士,其他三兄弟为邑增生。
桂东县志记载:“扶朝盛,子子极,康熙中岁贡。六岁喜读书,母萧纺织资膏火,未冠补县学生,屡试优等。督学赏其文,许以大就,赴试武昌。母以洞庭险,朝夕泣念。朝盛叹曰:‘求名以显亲,而反尤亲,虽领解不乐也。’自是不复应举。父先卒,事母曲意承欢。督耕别庄,离家居里许,朝夕问视,无间风雨。与兄弟戚戚白手,无违言析家产,力敦义让;所得学金,悉分之。伊令予先匾之‘一门孝友州守范’,匾之曰:‘学德堪师。’母年九十一年卒,朝盛不解絰,不启齿,三年如初丧,哭母诗百余篇,情词痛切,不堪卒读。服阕,官东安县训导,以身卒士子,动必规矩,贫者不受脩贽。县令卫封济敬之,时其馈薪米。及其卒也,无以治丧。县卫令倡诸门生合赠助其归。郡守姜邵湘为文以祭‘盛德不置’云。”据《扶氏族谱》载时东安县令盛赞子极文曰:“先生之貌,温恭而庄,动履端严,品重珪璋;先生之量,宪度汪洋,洞庭湘水,莫可较量;先生之文,夺帜宫墙,元白退步,韩柳颉玩;先生之教,夙夜弗遑,生徒侄弟,多列胶痒,骚坛主皋,学海舟航;先生之仕,清洁如霜,清风两袖,琴鹤徜徉,同僚数载,敬仰休光。”
朝隆,字士美,岁进士,选授桃源县儒学司训;朝振,字于飞,与朝隆同岁进士。据其外甥解元郭佑达为《扶氏族谱》撰《朝隆朝振二祖合传》云:“……康熙壬午年岁(1702年),外祖(即定超天人)例选明经,朝隆祖夺魁,多士即补,外祖廪缺。越一月,朝振祖亦冠军补廪。文章出一家,机杼每见赏于督学列任文宗。乾隆丙辰(1736年)受朝廷特恩兄弟一同岁荐。棣萼争辉,后先跻美,桂邑人文于斯,称极盛焉。郊祈兄弟岂能专美于前欤?二翁性乐恬退,不喜仕进,居恒于诸葛武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两言服膺勿失,故壬戌岁(1742年)有桃源司训之任辞不赴就,不急急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兹其黔娄之流亚欤。二翁敦行不怠者,惟孝若友服劳奉养故无论矣。时或遇事不悒,一见二人,其愉色婉容,顿觉可掬。所以兄弟六人,明经迭存黉序齐荣,一堂聚顺,或樽酒论文,或围炉叙话,秩秩如,怡怡如,自少至老如故,岂寻常和翕同日语哉。”乾隆元年同岁邑侯林嵩基匾赠二人“一岁双荐”,并赠联云:“六秀三宾黄是父是子,一科两进士难弟难兄。”
朝兴,康熙戊戌(1718)年举乡饮介宾。朝政,题雍正丙午(1726年)乡试。朝魁,1672年生,邑增生。萧氏,龙泉(今遂川)县暖水人,崇祯甲戌(1634)年6月4日生,康熙壬寅(1722)年5月4日去世。传说,萧氏81大寿之日,待全部贵客进家门后,单等寿星上席之时,故意装病卧床不起,除朝魁外的五个儿子心领神会,跪拜床前,承诺帮小弟朝魁买起功名后,萧氏才欣然起床行大寿。此说无据可考,另当时(1715年),只有朝盛、朝隆、朝振有功名,其他三兄弟皆无,独要朝魁享受功名不可靠。但不管怎么说,兄弟六人都在最后领有功名,这是无可辩驳的。这在当时社会,很是难能可贵,在今也是少见的。所以,县府、州郡上表祈功,致有“一门六才子,楚国无二家”之美誉而盛极一时。即盛,则在瓒祖祠前大兴土木。建牌坊,在祠堂前3亩多的大坪内建有一大牌坊,大坪外侧修建一排十多间马房,马房门口放置石头制的辁马桩;建学校,在祠堂门口右侧建有家族学校,至上世纪70年代末期无法维修后搬迁至现新坊小学;改路,封闭自螃珠湾(现白竹湾)门口现扶兆雄店至大烟桥(今扶耀忠猪栏处)约100米道路,自螃珠湾过水桥,走江边小路,进大坪,诣见瓒祖祠后从大烟桥拐回大路。来往行人、客商,至此必须下马、下轿(另外一句话说,不下马、下轿,过两座木桥也过不了)经由祠堂门口过。因瓒祖祠祠堂和牌坊相当宏伟,行人、客商也乐得驻足、参观,把此地叫为新坊,把门口大坪就叫为大坪,把门口河流称为大坪河,更有进祠堂内参拜的,乐善好客的六兄弟及其后人也乐得接待。因此,名头越叫越大,新坊村就叫上来了,后来,新成立的乡人民政府也称为新坊乡,但驻地在莲塘村黄团郭家大屋(今乡林场和敬老院)。
1982年,新坊公社搬迁至现驻地。至1984年,新坊乡从公社改乡时,撤并新坊村和莲塘村为新坊村,下辖22个村民小组。现如今,牌坊早就不复存在,大坪缩小了,祠堂也破旧不堪,很多牌匾杳无踪迹,但新坊的叫法仍延续着。2009年,新坊乡在大烟、新屋组建设生态新农村示范园区,实施“三清五改一池三化”,并推行危房改造政策,又焕发了新的活力生机。扶定超夫妇及其六才子在九泉之下有知,也应该很慰藉了。(扶义平)
- 上一篇:新坊民俗集锦之散清明/清明挂纸
- 下一篇:新坊民俗集锦之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