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茶乡访畲情
作者:陈俊文 来源:县政协 更新时间:桂东新闻网2010-5-11 17:25:05 | |
在湖南最东端有一个叫清泉的地方,这里因生产味鲜、色郁的“玲珑茶”、“ 玲珑王”而被人称为“茶乡”。茶乡是桂东县畲族聚居地。 一个阳光四溢、春风荡漾的日子,笔者走进了茶乡,领略了一番畲族风情。 “畲族自称‘山哈’,意为住在山里的客户。”从事财政工作、家在茶乡畲族的蓝星亮说,桂东畲族一百多户约500人都姓“蓝”,分布在清泉、桥头、流源、城关、寨前乡(镇),聚居在清泉镇中坑、西坑、园明、店背、寨背、庄川村,而尤以中坑最为集中。 记忆中的畲族风情 因与江西为邻,茶乡的人们,大多数既讲“桂东话”,又讲“客家话”。汉畲民族的混居,现代文明的撞击,畲族民族风情不再浓郁。 蓝星亮说,现在的畲民服饰与汉族毫无两样。过去,畲族妇人后脑勺梳起圆形发髻,头戴绣花方巾,系绣花腰带及套脚筒,脚穿尖嘴绣花鞋。老年人使用龙头拐杖,戴尖顶斗笠。婚丧喜庆或节日还会使用一种叫“嗡子”的乐器,这种乐器用嘴吹,声音呜呜响,用来伴奏,铜制的,一米左右长。 可按照蓝星亮所提供的信息,走进中坑村寻访物件时,遗憾的却是荡然无存,成为了畲族村人记忆中的旧事。 茶乡勤劳善良的畲族人们,以“狗头人身”为图腾,虽在茶乡未见到这一图腾的标志图案,但畲族人仍恪守不吃狗肉的习俗。山歌作为畲族人不可少的习俗,也离人们越来越遥远。 别具一格畲族婚俗 婚俗是一种非物资文化遗产。淳朴的畲族人民在编织美好爱情生活时,有着它别具一格的婚俗。 52岁的中坑村文书蓝舜佑和家住下丹圩80岁的蓝舜州对笔者说,畲族人的婚姻经过说亲、定亲、娶亲三个阶段,这与汉人的婚俗相似。所不同的是畲族同姓不婚。结婚这天,送亲的贵客无论什么情况都会离开娶亲的男家,即不会在新娘的婆家过夜。这一古老的习俗至今仍在沿袭。 畲族的人们告诉笔者,过去,畲族青年男女以唱山歌自由恋爱,正式婚礼时,临近出阁的畲族新娘以歌当哭表示感谢,这哭嫁歌倾情满腔,蕴含着不舍得离开的深情厚意。新娘在向爹娘、哥嫂,客人哭嫁时,也接受长辈们赠送的红包,谓之“讨万家银”,茶乡畲族人称“叫再包”。这红包金额多少由长辈们的慷慨,没有具体的规定。如今哭嫁这一习俗已淡去。 走向致富的畲族人们 中坑村村干部告诉笔者,自1998年修了通村水泥公路,畲族人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过去居住是茅屋加干打垒的房子,而今建起了漂亮水泥平顶结构的学校和村部,不少村民建了水泥平顶房,村中正在实施的12幢危房改造,全是水泥平顶房,其中畲族就有9户,政府给每户支持一万元,在办理相关手续时还给予优惠。中坑村中坑组30户人家,28户有制茶机。村中蓝舜优不仅有成套的制茶设备,还在圩镇购买了价值二三十万的房子。蓝传池既制茶,又开店,生意红红火火。 |
- 上一篇:郴州桂东惊现三百万年前冰臼群
- 下一篇:桂东牛郎织女<<仙履情缘>>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