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桂东:目标瞄准挨户团,有意保护灶头勇
1928年1月上旬,国民党桂东县当局听说共产党毛泽东已打下江西的遂川县城,顿时紧张起来。尤其是负责县内防务的挨户团团总何鉴更是急得整天坐立不安。没隔几天,又传来共产党朱德打下了宜章县城,正往北一路打过来,何团总急得更是惶惶不可终日。手下的人安慰他:“怕什么,共产党成不了气候。上年,他们闹农会闹得那么凶,不是一个个都垮台了?”可何团总心里还是不踏实:此一时彼一时也,万一共产党从遂川方面打过来,单靠挨户团这几支破枪能顶得住吗?
3月下旬的一天,何团总来到县城的一家南货店,想进去喝杯酒,顺便在此打听一下共产党的动静。可一进门则被一位熟人——刚从四都躲进城来的豪绅段明奎一把将他拉到一个角落里,惊慌地对他说:“共产党快到四都了,你还在这里打遛呀?”何团总一听,差点吓出尿来。他二话没说,掉头就走,回去报告当局,赶紧谋划应急措施。
当得知毛泽东率部确实已到了四都,正准备进攻沙田的消息后,何团总便率领挨户团和早在一个月以前就强令征集而来的近千名“灶头勇”(指由“每户一丁”组成的武装),调到四都至沙田的必经之地、地势险要的大岭坳构筑阻击红军的工事。
一天清晨,砰!砰!几声枪响把何团总从睡梦中惊醒,他拔出手枪,钻出山洞,站在一个山头上,高声大喊:“弟兄们!进入阵地,投入战斗!”紧接着,听到一阵冲锋号,喊杀声由远而近。何团总心想:“糟了,共军已占领制高点。”于是赶紧给“弟兄们”打气:“顶住!给我顶住!谁敢后退,就地枪毙!”可话音未落便看见一名穿黄色制服的“弟兄”唉哟一声四脚朝天。他骂了一声“笨蛋!”正跑过去想把那位“弟兄”丢下的步枪捡回来,突然,一颗子弹嗖地一声飞过来。他一猫腰躲到一株参天大树后面,又见一名穿黄制服的“弟兄”呵一长声,连人带枪倒向万丈深坑。何团总见势不妙,即刻习惯性地高举手枪,朝阵地上喊道:“弟兄们,撤!”
一声“撤”还没落地,阵地上早已不见“弟兄们”的踪影,都赛跑似地往深山老林逃命去了。
待何团总收拢残兵败卒一清点,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怎么正规部队“挨户团”只十剩其一,而拉夫凑数的“灶头勇”却一无所失,个个安然无恙?真是见鬼了……
其实,这恰恰是毛泽东的巧安排。
原来,工农革命军师长毛泽东和第一团团长张子清奉命从井冈山前来策应朱德湘南起义。他们取道桂东进抵四都时,桂东赤卫队队长刘雄闻讯后便爬山涉水不避艰险找到毛泽东。虽然大革命时期搞农运的时候,刘雄就久闻“毛泽东”大名,非常敬佩毛泽东敢于为农民讲话、支持办农会的革命气派,但亲睹大名鼎鼎的“毛委员”的风采,这还是第一次,心中自然十分兴奋和激动。一见到毛泽东,刘雄就用双手去握毛泽东伸过来的右手,不停地摇着,不停地问候。刘雄告诉毛泽东,听说共产党占领了遂川,桂东老百姓就早晚盼着你们快点打过来。当毛泽东问及桂东敌人的兵力及武器装备时,刘雄说,本来,桂东只有挨户团的几百人,遂川被打下,桂东当局感到不妙,马上扩充兵力,新编一支“灶头勇”,就是强令每户出一名青壮年,出不起的就拿钱粮来抵。穷人家连饭都冒得吃,与其全家饿死,不如闭上眼睛送去一条命。说到这里,刘队长心情沉重了起来,就再没说下去。
毛泽东沉吟了片刻,缓缓地说:“刘队长,你来得好。一路上我也知道了些情况,但也没你了解的具体、仔细。”毛泽东深深地吸了口烟,思索了一会,然后站起来,踱了几步,又转过身来,坐在原来的椅子上,对刘雄说:“我想,既然是这样,我们就要来个‘手下留情’,区别对待才行。只是……。”只见毛泽东陷入了沉思,那放在桌面的右手正微曲食指“笃、笃、笃”地频频敲起桌子。敲着,敲着,便问刘雄:“你说到了阵地上,又怎么能看清楚谁是挨户团,谁是灶头勇呢?”
这一问,竟把刘队长问得一时答不上话来。他苦苦地思索好一阵,突然双手一拍椅子的扶手,说:“有了!”便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如获至宝,面带笑容地告诉毛泽东:“他们穿得不一样,挨户团穿的是清一色的黄色制服,灶头勇都是便服打扮,不说晴天,阴天也一目了然呀!”
毛泽东一听,也笑容满面嗔怪刘雄:“你怎么不早说呢?”刘雄说:“可能是见到你以后高兴得过了头,有些迷糊了……”
说着两人笑得前仰后合。大岭坳这一仗,让“灶头勇”们真真切切看到,共产党确实是为穷人打天下。后来,不少“灶头勇”加入了工农革命军。
- 上一篇:桃寮股匪覆灭记
- 下一篇:盟军美国战机坠毁在桃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