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郴州风采 > 郴州文史 > > 详细内容

郴州古堡群历史价值

     一、郴州古堡群是郴州作为南方军事重镇和交通要道的历史见证。


      郴州位于五岭中段骑田岭,处湘江上游,扼湘粤两省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战国时期,郴州是楚越争夺的重镇,楚国战胜越族后,在此设立军事据点。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发兵50万戍守五岭,攻取两广,郴州成为秦王朝据守军队的重地。公元前206年,项羽以“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为借口,徙义帝于长沙郴县,并使人阴杀之。在整个两汉时期,郴州一直作为中央王朝对南粤统治的军事重镇而发挥作用。汉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封路博德为伏波将军,从桂阳郡(郴州)出发,挥师南下,一举消灭了南越割据政权,对南越实行了有效的统治。著名的飞将军李广受命出使南越,亦从郴州翻逾五岭。东汉时,光武帝刘秀拜马援为伏波将军,平息广西动乱也是从桂阳郡(郴州)发兵的。东汉末年,刘备和孙权之间,展开了一场争夺荆州的斗争,郴州成为吴蜀两国逐鹿之地。以后历朝历代,郴州战乱频繁,民防工事成为当地常备的社会形态,尤其是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两次攻占郴州,并在郴州修整40多天,进一步壮大了力量,在太平天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郴州古堡群在中央对粤海的统治和地方社会治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郴州作为南方军事重镇和交通要道的历史见证。


二、郴州古堡群为研究我国南方地区古代军事防御体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史料。


郴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历朝历代,郴州战乱频繁,尤其是清中晚期,这里曾经是人民革命与清朝反动势力激烈斗争的地方。郴州农民起义、会党暴动频繁。在这里,不仅有湘南人民的起义,还有来自其他地区的起义队伍的活动。1852年,太平军进入湘南,占领重镇郴州,并在此停留了一个多月进行休整。18525月,郴州爆发了矿工刘代伟领导的天地会起义。18529月广西南宁以胡有禄、朱洪英为首的天地会,1853年春,何贱苟领导的湖南道州天地会和江西上饶刘洪义的起义军。咸丰五年(18555月初,广东天地会首领何禄率会军数干人由粤北进入湘南,攻占郴州。郴州天地会首领许月桂、焦玉晶举行起义响应,并加入何禄的部队。1859年,石达开再度转战湘南。这些民防遗址群就是为防御太平军和天地会起义而修建的。它们建在湘南地区水路、陆路交通要道上,如安贞寨寨堡建在金龙岭上,东南倚崔江,江河水势丰涌,有舟船来往,上通流渡桥,下入舂陵江;河畔是石山,悬崖绝壁。安贞寨在清同治元年(1862),由浙江巡抚陈士杰率领群众改土墙为石城墙。寨堡内建有跑马练兵场、指挥作战的寨屋、安抚难兵昭忠祠和积谷仓、泉水塘、炮台等防御工事,外有护城河。清咸丰二年(1852)、九年(1859),太平军入攻桂阳时,太平军石达开部在此受挫被迫西行。大冠堡雄踞高地,视野开阔,在城堡上远眺四周,方圆20公里内发生任何变故,皆可洞察知悉。古堡内共有17个房间屋基,还建有炮口、哨卡遗迹和两个巨大的蓄水池。下有两条青石古道,上通两粤(广东、广西),下达长衡(长沙、衡阳),为交通要冲。万华岩、莲花洞、狮子岩、厚坊岩、连珠岩等古堡是当地民众为躲避太平军和天地会起义而修建,如坦山万华岩叙碑,记载了太平军两次攻占郴州的时间。郴州古堡群是我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的重要物质遗存,为确保郴州地区的安定和民众的生命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研究郴州古代军事防御系统提供了重要实物史料。


三、郴州古堡群规模大,内涵丰富,极具特色,在全省乃至全国均极为罕见,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郴州古堡群有寨堡、洞堡、碉堡、哨卡、壕沟、蓄水池等遗址。寨堡以桂阳安贞寨、汝城上古寨、新田大冠堡为代表,洞堡以北湖区万华岩、莲花洞、汝城连珠岩、厚坊岩、桂阳狮子岩等为代表,碉堡以临武汾市朝泉阁、大塘水楼、土地书楼为代表。这些古堡种规模大,内涵丰富,极具特色,保存较为完好,为研究我国清代政治、军事、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厚坊岩、连珠岩、万华岩、狮子岩、上古寨等古堡是古代郴州地区民众为防匪患躲避战乱而修筑的一种防御工事。明末清初的红巾军之乱,特别是清中后期随着太平天国和天地会起义的爆发,地方团练的兴起,与之相配的兵防工事更是蓬勃发展,这些民防遗址就是在此背景下修筑而成。为研究古代郴州地区军事防御工事的修筑历史、分布情况、内部构造、经费筹集方式以及寨堡的组织管理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为解动荡中的乡村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这些古堡陪伴着古代郴州地区民众走过了风雨春秋,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见证了历史,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四、郴州古堡群中的碉堡、洞堡在湘南古建群体中独具一格,具有浓厚的地方建筑特色。


 临武碉堡是湘南乡土建筑中少有的一种古建筑,是当地人防止福气走漏、保佑人财两旺的公益建筑,历来为村落或宗族视为风水之地、镇村之堡延续至今。雕堡多兴建于村口、古道旁、水塘中,形成前呼后应的布局格式,有对抗外来势力防范,保护村落安全作用。碉堡采用“印鉴”式的建筑格式,上下四方竖立。建筑面积大小、高矮不一、四壁封闭坚厚、坚固无比,内外结构各异,均有一个共同点,建筑四壁上下布有射击孔,带有明显的军事防御功能。民间上多用于宗教神殿、书院私塾、亭台楼阁之功能, 既融合了湘南古民居建筑的风格,又具有浓郁的地方乡土民风、民俗习惯和独有的建筑特色。万华岩、狮子岩、厚坊岩、连珠岩等古堡利用湘南天然的喀斯特溶岩加工建成,悬崖峭壁,险峻异常,固若金汤,易守难攻,颇为壮观。厚坊岩洞堡遗址尽管建造于兵荒马乱年代,建筑材料以石头为主,但仍然建造得非常精美,其城门和防御工事,设计之精巧,用料之考究,与一些府县的城门相比,也毫不逊色。

五、郴州古堡群的文物保护利用价值极高。


郴州地处五岭中段,地质地貌既有奇特的喀斯特溶岩地貌,又有绚丽的丹霞红砂岩地貌,风光旖。如万华岩古堡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容岩景观奇特,钟乳奇石,洞内劝农碑和十余方宋至民国时期的摩崖题刻,在我国南方溶洞中极为罕见,丰富的人文景观与优美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增添了景区文化内涵。厚坊岩古堡与罗泉温泉仅隔百米,极具开发利用价值。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些古堡仍保存完好。其厚重的人文积淀与优雅独特的山水环境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具有很高的文物保护利用价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