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编写新地方志的要求、方法--地方志
(三)编写新地方志的要求、方法--地方志
编撰地方志是一项艰巨繁重、科学性很强的任务,一般是由所在地政府组织编委会进行撰写,要得到该地区党政领导和各个部门的大 力支持才能够完成。
1.要进行大量扎实的调查研究^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各个 方面,山川、形势、关隘、津梁、寺院、古迹、金石、物产、灾异、 风俗、方言、选举、兵备、人物、经籍、艺文等都在调査研究之内。 有古代地方志记载的,要进行考证,辨别真伪。在大量占有可靠资料 的基础上,拟出一个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编纂提纲,有纲有目,纲举 目张,首尾相顾,内容合理。
2.要用科学的世界观。即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 思想,对本地区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进行科学分析,对经济、政 治、军事、文化各方面进行科学总结。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 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整个人类社会 生活的基础。要充分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形态,即生产资料所有 制,人们在生产、分配、交换中的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对工业、农 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金融的历史与现状都要有详尽的记 载。
3.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要充分反映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过 程中的作用,反映他们在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伟大业绩,表现 他们的聪明才智和首创精神,颂扬他们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的品质, 要为农民领袖、能工巧匠、劳动模范、战斗英雄、革命烈士树碑立 传。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有所作为,有所贡献,有所创造的人物,都应 加以肯定。一些逆历史潮流的人物,也应如实记载。要实事求是,反 对因人编史,反对因人废史;切忌夸张,牵强附会;切忌移花接木: 把他乡名人说成是本地贤良,把异地风雅说成本乡特色。
4.要突出地方特色。不论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要在地方独 有之处多着笔墨。对风土人情应有必要的描述。要广征博采本地区独 有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民国年间修纂的《灵石县志》把140条农 谚归纳为“耕地及施肥法”、“灌溉及除虫法”、“察禾及收获法”等十种农业经验之谈,就颇具特色。文字应当简明流畅,生动活泼,图文 并茂。
例文:
《商丘市概况》 目 录
简 述 大事记要
第一章地 理
第一节 位置沿革
第二节 人 口
第三节 自然条件
第二章城市建设
第一节 城市规划
第二节 市政建设
第三节 城市供水
第四节 公共交通
第五节 环境保护
第六节 房地产
第七节 建 筑
第八节 园 林
第三章经济简述
第四章工 业
第一节 电 力
第二节 机械、电子
第三节轻 工
第五节化 工 第六节纺 织 第七节乡镇企业
第五章交 通 第一节铁 路 第二节公 路
第六章邮 电 第一节邮 政 第二节电 信 第七章商业贸易 第一节商 业 第二节粮 食 第三节对外贸易 第四节供 销 第五节物 资 第六节物 价 第七节工商管理
第八章财税、金融
第一节 财 政
第二节 税 务
第三节 金 融
第九章农、 林、牧、渔
第一节 农 业
第二节 林 业
第三节 畜 牧业
第四节 渔 业
第五节农 机 第六节蔬 菜 第十章党、政、军、群、团
第一节中国共产党的地方组织 第二节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节政 府 第四节政 协 第五节民主党派 第六节人民武装部
第七节 工 会
第八节 共青团
第九节 妇女联合会
第十一章 政 法
第一节 公 安
第二节 检 察
第三节 法 院
第四节 司 法
第十二章; 教、科、文、卫
第一节 教 育
第二节 体 育
第三节 科 技
第四节 科 协
第五节 文 化
第六节 卫 生
第七节 药 管
第十二章 社 会
第一节 民 政
第二节 劳 动
第三节计划生育
第四节民 族
第五节宗 教
第六节风 俗
第十四章人 物 传 记 烈士名录 人物简介 附 录 编后记
(选自《商丘概况》)
- 上一篇:(二)地方志的类别和体例--地方志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