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应用写作 > 著述文体 > 史传方志 > > 详细内容

(三)村史、厂史的含义、基本要求、写法--家史、村史、厂史

(三)村史、厂史的含义、基本要求、写法--家史、村史、厂史

  村史、厂史是小地方志。自元朝以来,某些乡镇就编出自己的方 志。至于厂史,矿史,铁路史等,则由于中国直到19世纪下半叶民 族工业才发展起来,所以开始得很晚。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 初,作为阶级教育的教材,村史、厂史、社史的编纂工作才全面铺展 开来。
  村史、厂史也是“一方之志”,要“切一方之实用”,既考察村 名、厂名的来历,兴建、发展、变迁的线索,又记载该处的古迹、物 产、名人、重大事件、重要成就等;运用记、传、图、表、照片等多 种形式叙史记事,本着详今略古、着眼当代的原则将人民群众创造历 史的业绩再现出来,启迪当代,教育后人。
  写村史,厂史的基本要求:
  1.史实要准确。村史和厂史是介乎历史和文学之间的一种文体, 它是用文学笔法写出来的历史。为此,所写的事实必须真实准确,来 不得半点虚假和夸张。又由于它不是资料汇编,而是供广大读者、尤 其是青年读者阅读的,因而它又要具有文学色彩,要求文笔优美动 人,引人人胜。
  2.观点要正确。一部村史或厂史,应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使 人读后能得出一个清晰而正确的结论或认识。这就要求编纂者在研究历史过程中,要尊重历史事实,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
  3.突出劳动群众业绩。在编写村史、厂史过程中,要突出劳动群 众反抗斗争,突出劳动人民改天换地、创造历史的伟大功勋。对某些 杰出人物所起作用的描写,要恰如其分,实事求是。
  4.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研究当地历史进程的变化,都是为了现 在。能否总结出既有当地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意义的经验教训,是衡量 村史、厂史有无价值的标尺。
  村史、厂史比省志、县志规模小得多,但又比家史内容广泛得 多,写法也有许多不同。
  1.要大量掌握、研究、分析史料,找出最能说明问题的、有对比 价值的材料。必须做好调查研究,尽力挖掘那些最典型的史实、事 例、数字等材料。这是写好村史、厂史的基础。
  2.要找准中心思想、骨干材料、情节、人物等。村史、厂史是介 乎历史与文学之间的一种文体。为此,它既要求资料的丰富性、准确 性,又要求文学的思想性、生动性。要对材料进行选择与加工,选用 那些最有价值的材料去突出全文所要表述的中心思想。
  3.既要写出本村、本厂的“小气候”,又要注意整个社会的“大 气候”。一村、一厂的发展历史是有自己特点的,但它又不是独立于 世外,而必然受整个社会的影响。语言要生动、形象。要注意人物语 言的时代特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