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应用写作 > 日用文体 > 礼仪交际文电 > > 详细内容

(二)对联的特性--对联

(二)对联的特性--对联

1.阶级性、时代性、针对性
对联,与其他各种文体的作品一样,具有强烈的阶级性、鲜明的 时代性和准确的针对性。
有这么一副大家比较熟悉的对联: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批只是一张白条无字。
这副对联非常巧妙,作者构思简单,仅用常见的十个数字(含缺 字谐音)寓成,却渗透出强烈的阶级性。上联按顺序应是“一二三四 五”少个“一”字,谐音“衣”,下联按顺序应是“六七八九”少个 “十”字,谐音“食”,那横批自然应是“缺衣少食”,却含而不露。 这是贫苦的劳动大众对黑暗社会的无情抨击和深刻揭露。
广东黄埔岛陆军军官学校的门上贴着这样一副对联: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横批:革命者来
学校的性质、学生的任务一目了然。针对性非常强,不是任何学 校可以随便贴的。
对联因场合、用途不同,而有寿联、贺联、喜联、挽联、庙联、 会联、车联等等区别;婚联分有春、夏、秋、冬四季,时令性很强, 不能随便乱用。
对联的针对性要准确到分毫不差,才能写出好的对联。这是对联 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2.对称性
对联的第二个特点是对称,也可说是对仗,即讲究字数相等,句 法相同或相似、平仄相反,成双成对,组句排行,使两句之间在形式 上互相映衬,内容上互相补充。
对仗有两个基本要求:
(1)结构相同、词性一致
对联由上下两句组成,上句叫上联,下句叫下联,上联和下联的
句式结构一定要一致。如:
蝉噪林愈静, .
鸟鸣山更幽。
“蝉噪”是主谓式结构,“林愈静”也是主谓式结构,上联“蝉噪 林愈静”是因果关系,因为只听见蝉噪,所以更显得林静,这是以动 衬静;下联的“鸟鸣”也是主谓式结构,“山更幽”也是主谓式结构, “鸟鸣山更幽”又是一个因果关系,因为只听见鸟鸣,所以更突出山 的幽静,仍然是以动衬静。所以说全联的上下两联结构完全相同。
从词性上说,名词“蝉”对名词“鸟”,动词“噪”对动词 “鸣”,名词“林”对名词“山”,副词“愈”对副词“更”,形容词 “静”对形容词“幽”。上下两联的词性完全一致。
(2)平仄相反,节奏相同
对联的上下两联,必须平仄相反。即平声和仄声交替使用。这样 能使节奏和谐,音调铿锵,悦耳上口。
平仄指的是语音。古代南北各地在对联和诗词中通用的字音是四 声: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上、去、入三声总称为PC声。现代汉 语没有人声。与古代汉语对照来说,即一、二声为平声,三、四声为 仄声。为了阅读方便,我们以代表仄声,无符者为平声。
对联的平仄分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四字句。
四字句的平仄关系很简单。不外乎“平起式”和“仄起式”。
平起式:以“平平仄仄”对“仄仄平平”。如:
五更哮夸,
仄起式;以“仄仄平平’
云边雁断,
& 平平仄仄”。 绿树村边; iiL郭外。
;^旱寒光;
三if年。
第二:五字句。 • •
平起式:以“平平平仄仄”对“仄仄仄平平”。如:
星随平f 月,冬江焱。 还家歹旱縈; 为亭孝i僉。
仄起式:以“仄仄平平仄对.“平平仄仄平”。如:
吉杏无人学;
深山何处‘。
亨爷松皆享;
吳也¥宜#。
第三:七字句。
平起式:以“平平仄仄平平仄”对“仄仄平平仄仄平”。如: 春风ff花开f;
秋雨#各。 夺从0手环中专; 又辛惫土 f_[i存。
仄起式:“仄仄平平平仄ie’对平仄仄仄平平”。如: 红甲随心翻华參;
青if亨化i;#。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一般来说,一副对联的上联的末一字应是 仄声字,下联末一字应该是平声字。
那么,一副对联到底是平起式还是仄起式,这要从上联的第二个字 来判断。因为一般以两字为一个音节,而音节重点自然落在第二个字上。
虽说对联的平仄要求不如律诗那样严格,但可参考律诗的规律。 律诗平仄格式的口诀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对联亦同。
对联同诗,既讲平仄,又讲音节。四言对联一般是两拍,可两字 一拍,也可一、三字一拍。
例1:
行己I有耻;
博学I为文。
例2:
行I万里路;
读I万卷书。
两联的上下联,都非常合拍。
五言句的对联,一般是每句三拍。
例1:
养I天地I正气;
法I古今I完人。
例2:
例1
例2
魂魄1 托丨 日月; 
肝胆1 映丨 山河。 
对联, 每句四拍。  
四面1 荷花 1三面 1柳;
一城丨 山色 丨半城 1湖。
芙蓉丨 影破 1归1兰桨; 
菱藕I香深I泻I竹桥。
对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仗,对仗又可分为工对、宽对、借对和 流水对等,只有掌握了这些特点,才会写出较好的对联。
工对
就是工整的对仗。要求很严,既要词性相对,又要词类相对,这 才是工对。所谓词性相对,就是名词对名词,代词对代词,形容词对 形容词,副词对副词,虚词对虚词。所谓词类相对,是指旧时把名词 又分为以下十几类。如:
天文 (日月风云等)
时令 (年节朝夕等)
地理 (山水江河等)
宫室 (楼台门户等)
器物 (刀剑杯盘等)
衣饰 (衣冠巾带等)
饮食 (茶酒餐饭等)
文具 (笔墨纸砚等)
文艺 (诗词书画等)
草木 (花草桃杏等)
鸟兽虫鱼(麟凤龟龙等) 
形体(身心手足等) 
人事 (道德情才等)
人伦(父子兄弟等) 
只有这些门类在对联中对上后,才能称得上工对。
例1: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月”和“云”既同是名词,又是天文类词对天文类词。

例2: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更觉月光寒。
“晓”和“夜”同是名词,又是时令类词对时令类词。这两联均 为漂亮的工对。
宽对
是对工对而言。宽对不那么严格,只要词性相同,便可以相对。
例1:
山外斜阳湖外雪;
窗前流水枕边书。
“山”、“阳”、“湖”、“雪”四个名词对下联的“窗”、“水”、 “枕”、“书”四个名词。这就是宽对。
例2:
闭门藏新月,
开窗放野云。
“闭”、“藏”两上动词对下联“开”、“放”两个动词。这也是宽对。 借对
借对的构成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借义,一种是借音。
因为一个词有两个以上的意义,作者在联中用的是甲义,同时又 借用它的乙义或丙义与下联构成工对,这就是借义的借对。
例1:
歧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寻常”的甲义是平常,但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所 以又以它的这个乙义,拿来对数目“几度”,就非常工整。
除了借义,有时借它的读音来与下联相对 例2: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借“沧”的读音“苍”表颜色,来与下联表颜色的“蓝”来相 对,而且“海”对“田”,“月”对“日”、“明”对“暖”,“珠”对 “玉”,等等,都是工对,既词性相对,又是同类词相对。
流水对
流水对又称串联。指一联中相对的两句关系不是对立的,且单句 意思不完整,合起来才构成一个意思,似流水而下,故称流水对。或 者可以这样理解:它的上下两联不是并列关系,而常是因果、条件、 假设等主从关系,属偏正复句,内容串联,这就构成了串对。
例1: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例2:
一軒入地;
万粒归仓。
例3: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叫日月换新天。
以上三个例子,全都是由流氷对组成的。
既然串对的两联不是并列关系,那上下两联是并列关系的对联, 就属于正对和反对了。正对和反对的区别是:正对用来表现相近或相 似的事物,从两方面来说明一个事物,描绘一种景象。而反对则是用 来表现相反的事物,上下两联的内容是相反的。
例1: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例2:
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
作千秋雄鬼死不还家。
前一联是正对,后一联是反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