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应用写作 > 日用文体 > 礼仪交际文电 > > 详细内容

(二)碑文的类别和特征--2.庙碑。

(二)碑文的类别和特征--2.庙碑。

这类的品种也不少,立于寺的叫寺碑,立于庵的叫庵 碑,立于神庙的叫神庙碑,立于宗庙的叫宗庙碑,立于家庙的叫家庙 碑,都是为神仙鬼灵而立的。
中国,在解放前是个多神的国家,不但有许多自然神,如河神火 神甚至马王爷之类,而且还有许多由人转化成的神,如关羽、岳飞 等。不但有从外国进入的回教神真主、佛教神菩萨等洋神,还有土生 土长的道教神玉皇、碧霞元君之类。有神必有庙,有庙必树碑。希腊 先有神庙,中国先有宗庙。《诗经•帛系》中有“作庙翼翼”(造作宗庙 真是小心翼翼),证明西周初就有宗庙了。《论语》中说“子人太庙每 事问”,证明公元前六世纪的春秋时代,鲁国就有周公庙了。但先秦 时代的庙碑难考,汉朝有庙碑则是无疑的。至于南北朝时代的各种庙 碑的碑文,大多是浮华失实的骈文,词句既深奥,议论又玄虚,不值 得作为范文来研究。署明“齐国录事参军琅邪王巾制”的《头陀寺碑 文》被人赞为“文词巧丽”,对韩愈以前的碑文影响极大,“骎骎为此 体”,几乎是“天下一律”。实际上骈偭卑弱,并无过人之处。其中哲 学性的议论占三分之一,议论性的“辞日”又占了三分之一,说头陀 寺兴废过程的文段就太少了。南朝还有一些寺碑,是写景短文。特别 是梁元帝萧绎写了不少状景寺碑,如《钟山飞流寺碑》,碑文只有十 六句,正文十句,构成三组骈句,描写山寺之高。接着骈文的六句 “铭日”是“云聚风高,风清钟彻,月如秋扇,花疑春雪,极目千里, 平原迢递”。全文写景,并不涉及神仙怪诞的事情。这类碑文虽然清 新可爱,却不是典型的庙碑,无可取法。

庙碑的书碑格式,唐以后大备,今举两例:
例一:
北岳恒山祠碑并序
工部尚书兼定州刺史北平军事上柱国河东县开国侯张嘉贞文暨书
开元丁卯岁仲秋既望立 第一项是题目,第二项是作者和书者,第三项是立碑时间,以后 才书写碑文。
例二:
大唐北岳神庙之碑并序
陈州长史陈子春撰 博陵崔缳书 安喜县尉李逖篆
第一行是题目,连朝代名也加上了。第二行是作者,第三行是书 写正文者,第四行是篆书碑额者,然后是碑文,最后一行是立碑年 月:“开元二十三年立”。
从此两例看来,庙碑的一般格式包括题目、碑文作者、书者、篆 额者、勒石者和立碑年月。题目必书前头,或在碑额,或在碑身第一 行,至于立碑时间,则写于文前或文后均可。
这种格式是刻碑的格式,是由书法家书写的。至于撰碑文的人却 不必注意这些,只要按照庙碑的特点撰文就行。

柳州罗池庙碑
韩 愈
罗池庙者,故刺史柳候庙也。柳侯为州,不鄙夷其民,动以礼 法。三年,民各自矜奋:“兹土虽京师,吾等亦天氓,今天幸惠仁侯, 若不化服,我则非人。”
于是老少相教语,莫违侯令。凡有所为于其乡闾及于其家,皆 日:“吾侯闻之,得无不可于意否?”莫不忖度而后从事。凡令之期, 民劝趋之,无有后先,必以其时。于是民业有经,公无负租,流逋四 归,乐生兴事。宅有新屋,步有新船,池园洁修,猪牛鸭鸡,肥大蕃 息。子严父诏,妇顺夫指,嫁娶葬送,各有条法,出则弟长,入相慈 孝。先时民贫,以男女相质,久不得赎,尽没为隶。我侯之至,按国 之故,以傭除本,悉夺归之。大修孔子庙。城郭巷道,皆治使端正, 树以名木。柳民既皆悦喜。-
常与其部将魏忠、谢宁、欧阳翼饮酒驿亭,谓日:“吾弃于时, 而寄于此,与若等好也。明年,吾将死,死而为神。后三年,为庙祀 我。”及期而死。三年孟秋辛卯,侯降于州之后堂,欧阳翼等见而拜 之。其夕,梦翼而告日:“馆我于罗池”。其月景辰,庙成,大祭,过 客李仪醉酒,慢侮堂上,得疾,扶出庙门即死。明年春,魏忠、欧阳 翼使谢宁来京师,请书其事于石。余谓柳侯生能泽其民,死能惊动福 祸之,以食其土,可谓灵也已。作迎享送神诗遗柳民,俾歌以祀焉, 而并刻之。
柳侯,河东人,讳宗元,字子厚。贤而有文章。尝位于朝,光显 矣,巳而摈不用。其辞日:
荔子丹兮蕉黄,杂肴蔬兮进侯堂。侯之船兮两旗,度中流兮风泊 之。待侯不来兮,不知我悲。侯乘驹兮入庙,慰我民兮不噸以笑。鹅之山兮柳之水,桂树团团兮,白石齿齿。侯朝出游兮暮来归,春与猨 吟兮,秋鹤与飞。北方之人兮,为侯是非。千秋万岁兮,侯无我违。 福我兮寿我,驱厉鬼兮山之左。下无苦湿兮高无干,秔狳充羡兮,蛇 蛟结蟠。我民报事兮,无怠其始。自今兮钦于世世。
(引自《韩愈文选》) 这篇庙碑分两部分,前为序,后为辞。序是散文,辞是骚体诗。 这两部分不重复,不孤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互相生发,确是庙碑中 的杰作。“辞日”的首句是“荔子丹兮蕉黄”,所以人称这碑叫《荔子 碑》,可见碑文的主体是这首骚体诗。这首诗也与一般碑文中那些名为 主而实为多余的铭、词不同,确确实实够得上是主体。这就启示我们: 写碑文不可不求诗文并茂,偏废任何一点,都不能臻于上乘。
韩愈还写有《柳子厚墓志铭》,和《柳州罗池庙碑》比较一下, 就可窥见庙碑的特点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