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郴州风采 > 网络上的桂东 > > 详细内容

军歌在湘南斗争风云中奏响/郭名德

1928年1月,正值年关。朱德、陈毅同志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七八百人和沿途新扩充的士兵共计1260多人,在宜章县农会主席杨子达的配合下由粤北进入宜章杨家寨。1月11日,成功地智取了桂阳县城,从此拉开了“湘南暴动”的序幕。

   “我们相继攻下了耒阳、资兴、永兴、桂东、汝城等县城,茶陵、安仁、酃县也举行了暴动。共有十一个县的群众行动起来了,并且组织了自己的地方武装,在地方党的领导下,打倒土豪劣绅,推翻反动政权,建立苏维埃政府。这就是一九二八年初的湘南暴动(当时称年关暴动)。”朱德回忆湘南起义时说。

    2月2日,工农革命军攻克坪石后,立即挥师北上,锋芒直指郴州城。

    朱德、陈毅连夜动员,部队急行军60多里,翻山越岭直抄折岭守敌后路。次日,在地下党和农军的配合下,迅速击溃折岭的布防之敌,并随即追至两湾洞予以全歼,郴州外围战迅速结束,城防守敌见大势已去,弃城逃窜。

    部队在郴州略为休整数日后,于2月10日由朱德亲自率领主力军挥师北上,接连攻克永兴、耒阳等县城。

    3月,为了策应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暴动,扩大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影响和范围,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来到桂东,帮助桂东建立中共桂东县委和县工农兵政府(后改名为县苏维埃政府),陈奇任中共桂东县委书记兼县苏维埃政府主席、湘赣边区游击队大队长。部队在这一带广泛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活动。

    4月1日,毛泽东在桂东沙田圩同益布店门口与群众交谈,用“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折断难”的比喻启发劳动大众团结起来闹革命。

    4月2日,工农革命军在沙田晒布堆召开群众大会。来自沙田一带工农群众1000多人参加了大会。会上毛泽东作了关于土地革命问题的讲话。当晚,在万寿宫后殿右边一间简朴的小厢房里,油灯长明。毛泽东夜不寐眠。反复思考着人民军队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工农革命军创建伊始,队伍成分复杂。一些小资产者、游民无产者、从旧军队过来的人自然带来了某些小生产者的习惯势力、游击习气、军阀作风等,再加上“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干扰和破坏,因此部队中一些人纪律松弛、作风不正,偷摸行为、打骂士兵等现象不时发生。

    毛泽东挑亮油灯,将前几个月曾宣讲过但未系统成为条例的军队纪律,反复地斟酌、修改、补充。午夜,他奋笔疾书写下了著名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将1927年10月在江西省遂川县荆竹山动员部队向井冈山进发时宣布的三大纪律中的第二条“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改为“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将1928年1月在江西遂川李家坪宣布的六项注意中“上门板”、“捆铺草”由第五、六项改写到第一、二项。

    4月3日上午,朝阳初升,灿烂的霞光洒满了沙田的山山水水。青竹吐翠,杜鹃似火,在沙田圩老虎冲三十六石丘旱田内,工农革命军战士高举红旗,昂首挺胸,英姿飒爽地站在稻田中央。刚组建起来的少年先锋队和农民赤卫队的队员们分列两旁,手持梭镖大刀,身背火铳鸟枪,显得扬眉吐气。在稻田周围和附近的山坡上,还围满了兴高采烈的穷苦百姓。

    毛泽东身穿粗布灰军装,健步登上稻田边临时搭起的土台上。他神采奕奕地向部队讲述没有纪律不成军队、没有统一指挥就不能打胜仗的道理,总结了建军以来的经验和教训,对部队近期存在的一些违反纪律的现象进行了批评教育,然后扳着指头,逐条逐项地向部队正式颁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三大纪律是:一、行动听指挥。二、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三、打土豪要归公。六项注意是: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正式颁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为工农革命军军规。

    军纪颁布后。部队为使战士们牢记军纪,开始编唱《红军纪律歌》, 最初的歌词是:上门板,捆铺草,房子扫干净……

    清明前后的两天里,在桂、汝交界的寒岭界激烈的战斗中击败了反动武装何其朗部,又在汝城附近打垮了土匪胡凤璋部,占领汝城。一连打了二次大胜仗。掩护湘南暴动的朱德、陈毅部队上了井冈山,进入新的革命征程……

    1947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颁发了由毛泽东起草的关于重行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对其内容作了统一规定三大纪律为:一、一切行动听指挥;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三、一切缴获要归公。八项注意为:一、说话和气;二、买卖公平;三、借东西要还;四、损坏东西要赔;五、不打人骂人;六、不损坏庄稼;七、不调戏妇女;八、不虐待俘虏。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第一军规是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人民军队的建设起了重大作用。1957年配上曲调的《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的歌词由程坦编词、集体修改后而定稿。几十年来,人民军队高唱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革命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