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坊民俗集锦之七月半
七月半
又称烧衣节,亦称寒衣节、冥阴节,俗称鬼节。民间传统祭祀节日。时间在七月半,从7月11日至7月15日,早晚点上香烛。送寒衣之法,届期晚间,一般不到墓地烧化,就在自家门前烧化彩纸剪成的寒衣和用毛边纸裁剪的钱纸及现时印制的精美冥币。一般作封包,并在封筒上写明收寒衣者的姓字、行辈及寄发人等,就像寄家信一样,怕其他无名鬼抢走;烧化前,先点上香烛,为祖宗指路;烧化时,口中喃喃呼喊祖宗前来领取。与其他地方送寒衣有较大区别。
其他地方,大多于十月朔存送寒衣之举,故把十月朔称为“寒衣节”。届期,祭祀先祖坟茔,并于祖先墓前烧化彩纸剪成的寒衣,或在晚间烧化。此俗的形成及延续,以事死如事生的信念为基础。如《程氏遗规》所云:“十一月一日拜坟,感霜露也。”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十月朔日,纸坊剪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也有刻板彩印的。清张英《渊鉴类函》:“时俗刻板为男女衣状,饰文五色,即以出售,农民竟以(十月)初一日鬻去,焚之祖坟,名曰送寒衣。”富豪人家则更有请冥衣铺裱糊皮袄、皮裤等高级冬装者。新丧不送彩衣,而送白衣。
(扶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