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郴州风采 > 郴州文史 > > 详细内容

柳毅·龙女·陷池塘

    中国只有一处叫“龙女”的温泉,它涌涌淙淙出露于湖南郴州城北陷池塘,是大家爱去的地方。泡温泉让人心痒痒,主要的吸引力还在于它是一个温情传说的源泉,一千三百多年来它汨汨不断地吐露着它所见证的奇异凄美的民间文学篇章:


    那是文坛星耀风华绝代令世界倾倒的唐朝,浩瀚洞庭湖忽然失去平静,传说洞庭龙王的小女龙三娘,因帮助凡人触犯天戒,被贬到郴州一万员外家做童养媳,受尽虐待,连狗都学主人样把她的冷红薯叼开,只有满妹和温泉让她感到一丝温暖情怀。风鬟云鬓、哀怨纤弱的龙女度日如年,一天牧羊,遇见郴州宜阳青年柳毅行走在赴京官道上,便施礼哭诉苦冤,托他过洞庭时传书父王。侠义厚道、质朴英挺的柳毅,抛开赶考之事千辛万苦赶到岳州、洞庭湖,用龙女的银钗叩击柳树,划开滔滔湖波把书信送入龙宫。龙王震怒,令独角蛟“即刻接回公主,水陷郴州万家!”

 

     独角蛟风掣行赶到郴州,正碰上变身农夫的无量寿佛周全真。寿佛知道将“水陷郴州万家”,大惊!因为郴州正是一万户人家。他趁独角蛟打开地图计数时,用衣袖拂来挡去,使独角蛟数来数去总是9999家。独角蛟迷惑不解,寿佛提醒:“我看龙王爷是要你陷姓万的那一家,不是陷郴州一万家。搞错了的话,恐怕老弟担罪不起呀!”独角蛟一听,谢过寿佛,作起法来……却说龙女已有心灵感应,赶快找到满妹,抱住灶屋水缸下突然拱出的大笋。“轰隆!”一声巨响,万家院子顿时陷成一个深黝大池潭……

 

     此后,这绿幽深潭就叫“陷浦”“陷池塘”; 岭南通长安的西京古道从潭边山中向北延伸,此山就叫“仙居山”,还有龙女洗浴的“龙女温泉”,龙女绩麻的“绩麻冲”,恶狗受惩的“陷狗缺”。龙女与满妹的下落呢?原来地陷时她们抱住的不是竹笋,是独角蛟的大角,她们骑在蛟龙脖子上回返洞庭龙宫。“柳毅与龙女”遂跻身古代四大爱情传说。

 

     肯定有人疑问:笑话,凭什么说柳毅龙女传说发生在郴州?是呀,本作者原也怀疑这点,《柳毅传》是唐代陇西人李朝威写的,元曲《洞庭湖柳毅传书》是河北人尚仲贤编的,清朝李渔的《蜃中楼》是在江浙演的,就连电影《柳毅传书》也是南京越剧团拍的,都跟郴州关系呀。尤其当下,各地争抢资源成果辉煌,郴州被忽略在一旁,令人气短。然而,洞庭湖的波浪在“哗哗”申诉,郴州龙女温泉的热流在唗唗”申辩,1980年代民间故事普查时80岁老人的口述笔录在嗔嗔提示,推动本人决然地奔向陷池潭,冒险爬上鱼降山,驰车南岭宜章县笆篱堡,稽首岳麓书社、湖南人民出版社,钻入长沙省图书馆和郴州图书馆······

    

     温泉提神,故纸醒心,遗址文物亮眼。办法,终于发现,从盛唐至民国凡一千三百年,名人、名著以及史志典籍,记叙载录这方面的内容,竟然都指向南岭郴州和洞庭湖。据清《湖南通志》《洞庭湖志》承接历代文献统计,郴人柳毅从唐天佑二年起至清乾隆三十一年,先后被敕封侯、公、王头衔3个以及“洞庭湖神”号2个,而湖上“神鸦”为湖神柳毅的使者。诗圣杜甫768年底甫抵湖湘,就听闻了这传说,遂吟出“迎舞神鸦”的句子。诗僧皎然的诗句“桂阳仙柳道家说”,即指唐代郴州桂阳郡道教界的“仙柳”就是柳毅。柳宗元805年南贬,笔墨倾向永州之野的同时,不忘叙述在郴亲睹,《奉和杨尚书郴州登北楼》一诗,就以“游鳞出陷浦”句凝练地记下这传说出自郴州山水。李朝威呢,据古典文献学专家李剑国考证,他在大和年间即827-835年才写出《柳毅传》。彼时郴州、洞庭原生版柳毅龙女传说早在国中沸扬,杜甫、皎然、柳宗元的大作也已四处流传;李是先听到民间传说、看到前人作品,才寻找到这题材生存的树蔸脑壳,才能在这参天大树上结出诡丽神秘的传奇小说之果。

 

     再往后,唐末五代才华横溢的李昉与郴州邓洵美同榜高中进士,两位同年遂结好 友;他从好友嘴里淘到这个传说,将《柳毅传》收入《太平广记》时,不忘作注:“柳 毅,郴州人也。”北宋文学家张舜民贬谪郴州监酒税,“过陷池岭”闻郴州民谣,马上 用陷池潭水磨墨,笔录“当陷万家”于《郴行录》中;其后《游鱼降山记》见到了“旧 传为柳毅庙”的专祠,说明祭祀柳毅的场所唐末已然耸立于郴山。南宋诗家“雷北湖”、 江南东路宪台雷应春更不消讲,郴州就是他家乡,他为北湖撰《重修惠泽龙王庙碑》, 特书一笔“庙于洞庭湖者,郴人柳灵济侯”。 明代楚域人文地理志《楚宝》指明“洞 庭神······云即郴州柳秀才毅。今郴州三十里鱼绛山有柳毅祠,甚灵应。”清初著名 学者刘献廷寄寓郴州,亲眼所见“苏仙桥有郴江祠,祠祀柳毅。俗传,毅,郴人也。(《广 阳杂记》)”乾隆年间两江总督陶澍等在《洞庭湖志》记“洞庭君像······按:郴州有 柳王祠,相传柳为郴人。······洞庭君山有神鸦······传为(湖神)‘柳毅’使者。” 湘学文化名家邓显鹤、左宗植(左宗棠二哥)等所编湖湘诗歌总集《沅湘耆旧集》中, 在《柳毅歌》前注“毅,郴州人,相传为洞庭湖神。”嘉庆《郴州总志》所存祭祀专文 为“惟 柳神旧迹郴阳,灵显洞庭,九襄水土之平,广济泉源之用,仰赖神庥,宜隆报 享,兹届  仲(春秋),理宜崇祀,尚 飨。”光绪28年举人、邓中夏父亲邓典谟主 编的《宜章县志》记录,至民国初全县尚存4座纪念乡人柳毅的祠庙。本人不才,曾 用笨办法:钻进湖南图书馆古籍部,对比搜索各省市史料,看能否推翻上述名著、文献?从天光到落黑,办法,各地都拿不出比郴州、洞庭久远厚重的真材实料,我在 故纸堆中白白累弯了腰。

 

     那就只有回首郴州城:传说后来,龙王因柳毅传书误了科考,特封他“鱼降侯”。龙女与他结为夫妻,归栖郴州城东鱼降山。山中建有“柳王祠”又叫“柳毅庙”“鱼降侯祠”,与洞庭湖君山的洞庭神庙、柳毅井遥相呼唤。鱼降山,上有百尺瀑布下有巨石龙湫,飞流直下如蛟龙扑石声若雷鸣,形成郴阳古八景之一的“鱼降飞雷”。1097年,秦少游贬谪郴州时慕名谒访并撰文,可惜不存,唯留下赞语“其形胜大类华山之阴,而沃润过之”。嘉庆《郴州总志》承元代志书记载的传说,活龙活现:元大德年间乡人唐明道在龙湫中游泳,不觉潜入水晶宫竟见到龙女梳妆;龙女招手叫他进去,问郴州旧事和风俗民情,还送他珍珠和犀牛角……宋代“阮七绝”阮阅、明代郴籍大学者何孟春等,都作有《鱼降山》诗篇。清乾隆年翰林院编修张九镡作七绝《郴州》,第6首写柳毅“春潮放溜平桥水,几日传书到洞庭?”以自已春汛时坐船由湘南赶往湘北之不易叹服柳毅之诚信。范仲淹第19代孙、康熙年郴州知州范廷谋的《鱼绛祠》则写“一封书寄洞庭君,婉转推辞义薄云;谁识三生缘已定,伐柯终属旧羊群”。

    

     这“婉转推辞义薄云”,指的是唐传奇小说《柳毅传》所写龙女的叔叔钱塘君,杀泾河龙子后逼柳毅与侄女成婚,而柳毅救助龙女一诺千金出于诚信,哪能“杀其夫而纳其妻”?所以婉言推辞而显高尚大义。后来卢氏之女嫁到柳家,柳毅见她酷似龙女,一交谈竟梦想成真!传奇至此,划上句号。但郴州毕竟是这个民间传说的原生地,百姓脑壳比李朝威还灵,他们还传出个另类的结局,即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根据郴州版传说后部改写的《织成》篇。他老夫子改写郴州的传说有两个,除了“苏仙传说”就是“柳毅龙女”:

 

     洞庭龙王以柳毅为婿,后又让位于他。但见柳相貌斯文不能慑服水怪,就给他一个可怖面具,昼戴夜脱。不料时日一长,小柳习惯了忘记脱下,竟与脸合一体,照镜子十分悔。结果凡是湖面船上有人指物,小柳怀疑为指已,如有人用手覆额,又疑心窥已,便兴风作浪掀船翻舟!因此往来湖上之人,战战兢兢“奉祀惟谨”。

 

    《郴州总志》透露:唯有郴州人例外,既使赶考的郴州士子碰上恶劣天气,也只烧一纸“乡眷晚生帖”便安然而渡无风涛之险。明代郴州进士、兵部员外郎袁子让有次赴京过湖时,大风阻航,便到柳侯词朗诵七绝“来到湖边叩一声,晚生投刺拜先生;明珠犀角无劳赠,愿借东风送一程。”果然风向改变,助他顺利渡过。其实,洞庭湖的形成同郴州陷池塘一样,都是千百万年前的地质凹陷变化,传说之源由此凸现,两地犹如孪生。因为洞庭湖区华容县也有“万(庚)家”塌陷成湖的故事,郴州、洞庭都有“橘井”。橘井因西汉桂阳郡治郴县苏耽以橘叶井水救民而金声玉振,当唐玄宗诏令“发挥声华”时,它更为医道两家推崇,形成“苏耽橘井”“橘井泉香”典故。几乎同时期苏耽故里又发生柳毅救人之事,这具有灵性的橘树橘井,就在湖湘众人口中由南岭移植到了洞庭君山,故诗僧皎然怡然吟出“桂阳仙柳道家说,昔是苏君今是薛。”

 

     宋元明清至近代,南戏、杂剧、说唱文学都采用唐传奇集《太平广记》的《柳毅传》,来编演“柳毅与龙女”的戏剧、曲艺;京剧大师梅兰芳生前着手编排的最后一出戏也是它。及至越剧《柳毅传书》拍成电影,风行一时,弄得大多数今人不晓得这个传说源自郴州,总以为它发生在江浙。根据是龙女说“闻君将还吴”,还写了“钱塘王”。其实,《柳毅传》非口头传说,是纯文学的传奇小说,小说以作者个人的虚构为能事。而且《柳毅传》开篇就说柳“将还湘滨”, 又写他自报家门“毅,大王之乡人也,长于楚”。反复强调了柳毅的湘楚籍贯,传说发生在湖南。后面却写“闻君将还吴”,马脚露出陷入矛盾池潭。何况钱塘君是洞庭龙王之弟,“昔为钱塘王,今则致政矣”,是说洞庭龙王之弟,原派往钱塘江做龙君,现已辞职回湘。《柳毅传》开篇写“湘滨”,说明作者听到的是湖湘民间传说,但这个陇西人想把湖湘郴州的瓜扯成自己家乡的葫芦,于是构思奇绝东扯西拉,忽悠得后人找不着柳公子的家。

 

     历日旷久的郴州原生版柳毅龙女传说,不仅产生得最早,而且口述得最好。如《柳毅传》写钱塘君救侄女时杀生60万、伤稼800里,就不及郴州柳毅龙女传说中的寿佛。汉地佛教的无量寿佛周全真籍贯郴县程水乡(今资兴市),他在传说中的形象,更贴近老百姓的审美心理。计陷财主一户,妙计斗愚勇;义救百姓万家,大德显仁爱,体现出“智”和“善”的精神境界,这才是民间文学的高明内涵所在。

 

     再回顾一下传说原生地郴州陷池塘,清咸丰年《重修龙女祠叙》碑载“……自雪中牧羊,而柳毅传书,由是寒江浦地陷而为百余亩池塘,烟波浩淼,深不可测,人遂谓斯水有与洞庭通矣。”然而二十世纪50年代未,不尊重客观规律,“大跃进、大办人民公社、大炼钢铁”,竟在陷池塘周围砌上10多个土炼铁炉,砍树烧炭用工上万。某些领导脑壳进水,将全部废渣填入塘中,以为可以填平它,却事与愿违。只是池塘变小了,生态恶化了,每逢龙女生日的农历四月初八,红色大鲤露头、其它鱼紧随其后的奇异景观再也不见了。后来一个贪官嫌陷池塘的“陷”字霉气,不尊重千年历史与南岭文化,凭长官意志改成“仙池塘”。他哪里懂行,这个“陷”字体现了南岭郴民特有的智慧,“陷”是陷丑恶,柳毅传书之“传”是传递诚信美善,两个识别符号镌刻了民族记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当然在那官员陷入牢狱后,市区两级连忙改正一番。

 

     白云苍狗,世事变迁。今天,人们头脑清醒些了;仙居山依然青青,陷池塘依然深深,青石板官道与《重修龙女祠叙》碑找到,龙女祠重又恢复,龙女像重又塑造,寿佛广场簇新面貌,龙女广场美观建造;柳毅家乡宜章县笆篱堡,仍保存着“洞庭公庙”。最大的变化是,龙女饮浴的天然温泉,经测定属碳酸氢钙型、水温40度淡温泉,可浴可饮可保健,由郴州麻制品厂、美国华夏公司合资建成休闲健身项目,郴州市北湖区打造了绿漫山野的“龙女温泉风景区”。合符国际标准的郴州游泳跳水馆也矗立于此,接待了第8届亚洲跳水锦标赛,培养出奥运冠军熊倪的湖南跳水队和花样游泳队也把冬训基地设在这里。那碧池清波中腾跃旋转的倩影,似乎个个都如龙女般美丽。那温泉流淌的热水溢溢,就象龙女含情脉脉地暖抚着这一片充满爱的土地……

 

    (2013年6月12日获“首届中国散文诗歌作家神州行暨2013年作家洞庭湖采风”二等奖

     

     作者简历:张式成,湖南郴州人,七十年代末学习文学创作,以报告文学、散文、传记文学为主, 近年获全国性散文大赛、征文一二三等奖、优秀奖数个,曾获市政府记三等功。系中国散文学会、 中国大众文学学会、湖南作协会员,郴州市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原市政协委员兼文史研究员。

    

     个人创作心得:散文作品要美,但美既非漂亮字词又非唯一标准,美的基石必须为真和实,否则就 会陷入假和虚的泥沼。我想,广大读者阅读散文,首要欣赏的一定是真实,还有善,即作者不能拼 玩文字,要像本文中的柳毅那样讲诚信,还得给人以知识、趣味等等。过去几十年的政治运动,尤 其“文化大革命”对文学艺术的摧残破坏,主要就是违宪毁法,造假说谎,洗脑塞草,粉饰太平, 欺骗父老。如今的文学包括散文创作,我认为首要的仍是学巴金等前辈,坚守真、善,美就会自然 流露,百花千卉姹紫嫣红。

 

     地址:湖南省郴州市人民西路12号,邮编:423000 

   

     附图1、柳毅龙女传说原生地:湖南郴州市北湖区龙女温泉风景区龙女祠(左)与陷池塘


 

        图2明人文地理志《楚宝·名祀志》记洞庭神为郴州柳毅

 

    3:清乾隆年两江总督陶澍、万年淳编纂《洞庭湖志》(岳麓书社2009年版106页)

 

A.“······惟郴州人则无恙。郴州士子赴武昌乡试,至庙焚楮拜祷,用‘乡眷晚生’ 名帖,虽遇风涛无不安然而渡。按:郴州有柳王祠,相传柳为郴州人。”


B.“洞庭君山有神鸦······传为(湖神)‘柳毅’使者。”


(张式成提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