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郴州风采 > 郴州文史 > > 详细内容

纪晓岚掌教临武质疑

   旧《临武县志》(同治版)卷三十六《流寓志》载:

  “纪晓岚,名昀,世称晓岚先生。直隶河间献县人。为诸生时,与西安张公世芳有世谊。雍正已酉岁,张公声远来知县事,振兴文教,增设义学。越三载,壬子,礼聘先生掌教。时坐西门别业,居赋沙轩中。……”卷四十一的《艺文志》还载了一首署名为纪昀作的《赋沙轩即景兼美主人》,于是,近百年来,便都认为他“掌教临武”是确有其事。

 文中所说的张声远,应是张世芳之误。因为张声远来临武任知县是康熙二十年(1681)的事,一年就离开了。这时,纪晓岚还没出生哩。

 张世芳是西安人,在临武当了八年的知县,确实也办了义学。但雍正壬子年,纪才8岁。这个年龄,就能在义学掌教了吗?到张离任时,纪也才13岁,按清朝的官场习惯,当官的大多自带幕僚,一旦卸任,幕僚自然也就跟着走了。纪晓岚是跟着叔父来的,张走纪自然也得走。所谓“掌教”也就难圆其说了。

 由此,而引出的那首诗是给赋沙轩主人苏映雪的,照常理,这应是苏家值得大书一笔的事,《族谱》必然会有记载。可是,苏氏《族谱》和纪晓岚的所有文集却遍寻不着。且旧《志》在诗的第四句后面,有个括号加注,说明“凌云才子”即映雪的孙龙耀灵。按耀灵为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恩贡,距离雍正壬午38个年头了,从时间上看也不可能出现这个句子,因而,更值得怀疑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