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郴州风采 > 郴州文史 > > 详细内容

站在秀龙岩前的思念

离临武县城东北20余里的秀龙岩,高踞山腰,俯视着通南达北的古驿道,看着人们由此北去京华、南下珠海。然而,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一场又一场临武人民的革命斗争,却与秀龙岩有着密切的联系。


就在离它不远的古道旁边,树着一块并不太显眼的墓碑,上书:袁君豫湘之墓,即袁痴墓。


袁痴,小城人,1898年生,1913年正在县立高等小学读书时,就曾组织同学痛打过县印花局长。1922年,在衡阳省立三师读书,当选为湘南学生联合会总干事兼编辑部主任,主编《明星》周刊。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湘南早期著名的共产党员之一。19235月,以湘南国民外交后援会主任名义,组织学潮,赶走校长刘志远。尔后有53名学生被开除学籍,袁痴被押解长沙,受到审讯,但因他的严词驳斥与各方面的声援、抗议,终于获释。这次学潮,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为当时湘南学界所仅见。毛泽东在后来一次谈话中,认为这次学潮还是吸取了经验,锻炼了斗争意志,这是可喜的。

 

1926年春,袁痴以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特派员身份回到临武,帮助组建了国民党临武县第一个县党部,同时,创建中共临武县特别支部,担任第一任特支书记,和林树成等一批共产党员发动并领导了临武县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8月,袁痴任湘南区委秘书,1927年初,任湘南特委秘书长。但他始终在临武,仍兼任特支书记,直到5月,才离开临武到庙溪山一带,领导武装斗争。所以,当63,曹唯凡、杜益之之流,武装血洗县党部时,袁未遇害,直到929,再回临武准备恢复党组织时,才不幸遇害,牺牲时仅29岁。比袁痴小十一岁的袁玉松,又是一个小城人,此时正在衡阳省立三中读书,他利用暑假,协助袁痴等在汾市、水东一带组织区、乡农民协会。通过斗争和锻炼,玉松于1926年在省立三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上旬,在袁痴遇害后一个月,汾市南岸人贺辉庭受中共湘南特委指派,回到临武,与早期奉命回县的袁玉松取得联系,并联络上从外地回县的一批共产党员傅昌表、唐代文等,成立中共临武汾市特别支部,贺辉廷为特支书记,袁玉松为宣传部长,他们的活动地点,主要在这秀龙岩附近及汾市一带,汾市特别支部曾在秀龙岩内筹划武装起义。支部还派出袁玉松带领部分农民配合宜章农民自卫军打垮盘踞在水东的宜章、临武两地的反动武装,又参与了保卫大黄家的战斗。袁玉松在战斗中的沉着坚定,英勇杀敌,受到上级称赞。58,由于叛徒告密,汾市特支的同志,除傅昌表随军在耒阳战斗牺牲外,其余成员均遇害。袁玉松未能幸免,牺牲时,年仅19岁。


时间推移到19456月,中共湖南省工委周里指派王淑兰(毛泽民遗孀)同当时任耒(阳)衡(阳)安(仁)中心县委书记的范卓(1940年,周里任中共湖南特委书记时,范卓和谷子元为特委委员)来到桂阳,与徐行取得联系,由太和辗转到龙口山,向南发展,到了石里湾、大泉一带,秀龙岩乃是两头的支点上。据1958年笔者拜访范卓时的谈话,以及刘坚一同志最近的一封信,说明范卓、徐行等曾组建过中共临桂嘉工委,范卓任书记。


1947年冬,王荐贤奉中共湘南工委指派回临武工作。次年夏正在中山大学读书的小城人袁理凡奉命去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学习,刘兆立则回到临武以韩光中学校长身份作掩护开展工作。在他们离中大前夕,为便于在临宜嘉一带开展工作,他们倡议组建了红鹰社,并由刘兆立建议组成了以袁理凡为总干事,黄驭白为副总干事,刘兆立为组织干事,李莎青为宣传干事的红鹰社干事会。刘兆立回临武后,与黄驭白(时任韩中教导主任)等在韩光中学青年教师及校外进步青年中发展红鹰社员(见刘兆立《我的回忆》),袁理凡从香港学习后到了湘粤赣边,这年冬,由五岭地委指派回到临武,与刘兆立等取得联系。当刘去五岭汇报工作时,袁接替了红鹰社工作。1948年夏,推荐,经陈健介绍到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学习的还有金星、罗绍云、李桐,他们早年都到过临武、秀龙岩。后来都是湘南支队各部的骨干。就在这年冬天,毛允明受湘南工委指派来到临武,同王荐贤一道找到了范卓,成立了以范卓为书记,毛允明为副书记,王荐贤为委员的中共临武县工委,受湘南工委领导,19494月,熊子烈来到临武,为县工委委员。


1949518,袁理凡在中共临武和桂阳的地下党组织帮助下,举行了秀龙岩起义,(见《湘南支队革命斗争史料》第3页),成立临桂边人民解放工作队,欧阳显杰任队长,袁理凡任指导员,由谷子元授枪,王荐贤参加了授枪仪式。这是一支由湘南地委、湘南工委共同领导的一支地方武装(见《湘南支队革命斗争史料》第1920页。)之后,县工委由范卓、熊子烈主持,在秀龙岩举办了干部学习班。培训骨干力量,624,在毛允明、王荐贤领导下,成功地举行了贝溪起义6月底,在小城、贝溪起义的两支部队,配合连江支队,进入临武县城,在城内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次日,根据斗争需要撤出县城。


1949823,湘南支队根据湘南地委决定,将路西各游击队,即:宜章人民抗征队,临桂边人民解放工作队、贝溪游击队等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湘南支队独立大队。袁理凡任大队长兼教导员,黄驭白为副大队长(未到职),刘兆立为副教导员。后宜章人民抗征队因故未编入。大队下辖四个中队、一个民运工作队,除一中队指导员由袁理凡兼任外,其余各中队长,副队长、指导员分别由欧阳显杰、袁晓庄、王荐贤、曾亮、杜非、何善腾、吴统德、毛允明、何震之、廖惠祯导担任,起义队伍为临武人民的解放事业展开了轰轰烈烈而又极其艰苦的斗争。(参见《湘南支队革命斗争史料》)终于在1949年的121,配合人民解放军165493团解放了临武县城,解放了全临武13万人民。在这大半年的斗争中,共牺牲了24名战士,其中就有小城村的袁才秀(当时仅24岁)。


秀龙岩目睹了半个世纪的血与火的斗争,凡来游秀龙岩的人,是不应也不会忘记烈士们的鲜血和革命志士的奋斗精神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