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郴州风采 > 郴州文史 > > 详细内容

桂阳军设立时间考


桂阳南临五岭,西接九嶷,属湘江与珠江交接地带,地理位置比较重要,且自古就是矿冶重地,历来为各朝各代所看中,宋代时,朝廷于此设监,后又改军,曰桂阳军。关于设立桂阳军的时间《宋史*地理志》记载为绍兴三年,后历朝桂阳地方志都沿用此记载,逐渐成为桂阳乡贤学者一直认可沿用的时间,但《宋史》关于桂阳军设立时间记载的相互矛盾,其真实性,清代以后渐渐引起有关学者怀疑,晚清名儒王闿运在修撰《桂阳直隶州志》时云:“<地理志>云绍兴三年升军,今据诸帝本纪在四十年以后二十六年以前,不知的何年也,<宋史*洪拟传>拟宣和中知桂阳军,则史误无疑。<张运传>:绍兴五年,岳飞平杨幺,岁余,运居鄱阳,丁母及父忧,服除,起知桂阳监。五月而境内称治,与部使者奏升监为军,计其年月与诸纪相符,升监为军当在十五年也。”王闿运否定了《宋史》关于绍兴三年的记载,进而推断桂阳升监为军的时间为绍兴十五年,其推断的根据《桂阳直隶州》并没有交代。而笔者通过查找文献,发现二者的说法都是错误的,桂阳监升军的时间当是绍兴二十二年。理由如下。
 宋代一般于边关阪塞、道路冲要、山川险僻多聚寇攘之所以及农民武装起义频发地区设军,往往驻割军队,以控制形势,南宋王朝改桂阳监为军跟桂阳监地区少数民族起义及矿工为争夺矿产反抗剥削而造反有着直接联系。《宋史》关于何时设立桂阳军有三个版本:一,《宋史*洪拟传》记载洪拟宣和中知桂阳军,宣和年间(1119年 - 1125)年设立桂阳军;二,《宋史*地理志》记载绍兴三年升桂阳军;三,《宋史*张运传》:“绍兴五年,岳飞平杨幺,岁余,以亲老还江东,寓居鄱,丁母及父忧,服除,起知桂阳监。”绍兴五年以后升军。《宋史》成书时间短,繁芜杂乱,叙事互相抵牾,历来为后世所诟病。三个不同说法相互矛盾,使得后人在研究桂阳历史时感到无所适从。所以考证正确的升监为军的时间,对于研究桂阳历史,弘扬桂阳历史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所幸的时,除了《宋史》外还有其他几种宋代文献记载了桂阳监改军的历史,《宋会要辑稿》:“桂阳军:旧桂阳监,绍兴三年,升为军;平阳县,天禧三年置;蓝山县,景德元年自郴州来隶。绍兴二十二年九月十七日,诏升桂阳监为桂阳军,从本路诸司请也;茶陵军:旧衡州茶陵县,绍兴九年升为军使;武冈军:旧邵州武冈县,崇宁五年升为军。〔绍兴〕十六年三月十三日,诏复桂阳监管下临武洞为县,从本路诸司之请也。”《宋会要辑稿》桂阳军条目中记载:绍兴三年升为军,但下文中有:“绍兴二十二年九月十七日,诏升桂阳监为桂阳军,从本路诸司请也。”此文献关于桂阳监升军的时间有两个:绍兴三年和绍兴二十二年九月十七日,那到底那个是正确的呢?成书于南宋嘉定、宝庆间王象之纂的《舆地纪胜》桂阳军条目引《绍兴二十二年乞改军额始末》云:“内辖三县,外抚五峒。”明确桂阳监升军为绍兴二十二年,乞改桂阳军的原因是“外抚五峒”。且“内辖三县”的三县:平阳县是天禧三年置,蓝山县是景德元年自郴州来隶,临武县是绍兴十六年设县,桂阳升军时已经“内辖三县”,所以其升军的时间不可能早于绍兴十六年。又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63:“(绍兴二十二年九月)戊申升桂阳监为军。”《宋会要辑稿》是宋代官方记录,《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和《舆地纪胜》都成书于南宋,据桂阳监升军的时间都不远,可信度极高,三者都记载桂阳监改军的时间为绍兴二十二年,必不可能是巧合。《宋史》编纂者可能仅依据《宋会要》桂阳军条目中记载的“绍兴三年”,而未对下文详加考悉,草率断定桂阳监升军的时间为绍兴三年,以致后世沿用此错误时间达800余年。故桂阳监是绍兴二十二年九月桂阳知监张运与部使者以桂阳监:“内辖三县,外抚五峒”奏请改为军的,盖之无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