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良才--熔我军光荣传统与部队建设新鲜经验于一炉
1954年2月,朱良才任华北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20世纪50年代,全国都在向苏联学习。军队怎样学习苏联的经验,搞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在军区内部是有分歧的。朱良才反对那种不再提党对军队领导的倾向,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他把政治工作的重点放在党支部建设上,亲自主持召开了军区基层党支部工作会议。会前,他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他代表军区党委在会上作了《关于加强支部建设的报告》,提出基层要以党支部建设为核心内容的重要思想和八条措施,熔我军光荣传统与部队基层建设的新鲜经验于一炉,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得到了总部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部队的赞赏。会后,他又亲自抓落实,使整个部队出现了新面貌,许多兄弟军区都索要经验材料。
1950年,朱良才(右一)、袁升平(左一)在华北军区党代表大会上。
1955年4月,朱良才担任北京军区政治委员。8月被授予上将军衔,同时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朱良才在北京军区工作期间,提倡和坚持结合我军实际学习革命理论,学习苏军经验,注重总结和推广新的经验,为加速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在《八一》杂志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原则》,始终坚持我党的建军宗旨和原则。当时,有人对苏联军事顾问奉若神明,言听计从;而他对顾问的意见,既不盲从,也不一概排斥,正确的就采纳,不适合我军实际的,就加以解释。一次军事演习,军区首席顾问叶尔马科夫中将提出要砍掉一片妨碍部队演习的果林。朱良才向他讲解我军宗旨和拥政爱民传统,最后,叶尔马科夫放弃了己见,使这片果园得以保留,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军区总医院有几位国民党少将和上校军医。有的同志认为这些人“不可靠”,“不可信任”,对他们避而远之。朱良才说:“在旧军队,他们是凭技术吃饭的。现在只要我们诚恳地帮助和信任他们,他们同样可以为人民服务。”他请这些医生看病,主动找他们谈心。有位军医思想上有疙瘩,他派秘书去看望。这些军医看到领导这样信任、关怀他们,都安心工作,并做出了成绩。
1958年,朱良才旧病复发,又一次住进医院。他深知此病难以短期治好,心想:我是正职,一病就要影响全区工作,退下来让年富力强的同志来干,我休息治病,病好了再工作。当时,他年仅58岁。有人劝他,不要主动下来,可以一边治病一边工作。他对这些好心的同志说:“如果从个人角度出发,我自然在台上好,可从党的利益出发,我还是退下来,这样对党的事业有利。”于是他向党中央提出了免职请求。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批准了他的请求,赞扬他“思想开明,顾全大局”。
“文革”中,朱良才被江青点名揪斗,诬蔑他是“张国焘的人”,家被抄,人被逐,但他坚决同江青一伙进行斗争,毫不动摇。那时,不断有造反派找朱良才调查一些人的问题。他顶住压力,实事求是地出示证明。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个同志我了解,是个好同志”,保护了不少干部。在宋任穷被揪斗审查时,朱良才为他的历史问题作证,使其免遭劫难。有人提醒他,说话要看风向。他说,“那样不是共产党员,是党内投机分子。”朱良才这种光明磊落、刚正不阿的品质,感动和教育了许多人。
有些退下来的同志去看望他,流露出某些失落感。他总是劝导说:“长江后浪推前浪,革命要有后来人。我们老同志早点退下来,把位子让给年轻人,这对革命有好处。”
1988年,朱良才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 上一篇:朱良才-从不利用职权谋私利
- 下一篇:朱良才-呕心沥血培育党政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