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历史文化与《柳毅传》
“郴”字由“林、邑”二字组成,此字别无它意,独属郴州,意为林中之城。郴州历史悠久,自秦代劈五岭,建驰道,置郡县,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在悠悠历史长河中,流传下许多美丽的民间传说,现今在北湖区市郊乡铜坑湖村一带,龙女与柳毅传书的民间故事还被人们津津乐道。说到柳毅,很多老郴县人都知道九仙二佛二神之说,仙的代表是苏耽,佛的代表是寿佛,神的代表即柳毅。
一、《柳毅传》作者的籍贯
“柳毅传书”以书面形式出现且故事情节较完整的可考文本,最早见于唐传奇《柳毅传》,系唐朝李朝威所著。根据《柳毅传》篇末注明的作者信息一一“陕西李朝威”五字可知,李朝威的籍贯为陇西。中国古代文学史中,有“陕西三李”之说,他们是创作唐代传奇的代表人物,分别为李朝威、李公佐、李复言,一般而言,他们的籍贯被确认为甘肃陇西一带(陇山,今称六盘山脉以西)
二、《柳毅传》的源流
在中国古代的小说中,龙是个重要角色,中国小说源于“志怪”与传奇,而志怪传奇又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有渊源的关系。因此,神话中的龙就进了小说,较早的有《搜神记》、《续玄怪录》《宣室志》等,最精神的,是李朝威的《柳毅传》,出自唐人陈瀚所编的《异闻集》,产生的时代背景是在大唐开国一百多年后的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吏部一位名叫李朝威的小官喜欢舞文弄墨,编写神怪故事。一天,他到郊区专访了退休京官薛嘏,薛嘏给他详细讲述了其表兄柳毅为龙女传书所发生的传奇故事,回家后,他反复斟酌,修改撰写成《柳毅传》。
三、柳毅的籍贯
关于柳毅的籍贯,李朝威所著《柳毅传》,原文一开头就是:仪凤中(公元676—679年),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湘滨即湘水之滨,湘即今湖南,湘水即湘江及其支流,肯定其是湖南人;在《巴陵县志》“柳毅寄书”开首也有:“仪凤中,儒生柳毅下第还湘滨”之语;而清嘉庆《郴州总志》、《郴县县志》第三十八卷和清初长沙人廖元度所编撰的《楚风补》,都明确地指出:柳毅是郴县宜阳人(现今白露塘一带)。
现今世面上关于柳毅的籍贯还流传着柳毅是陕西人这样一种说法,笔者认为,是《柳毅传》作者李朝威系陇西人所致,因陇字与陕字相近,极易将陇字误认为陕字。
四、柳毅传书的故事梗概
相传唐高宗仪凤年间(公元676-679年),有一位书生柳毅,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途中,见一女子面带愁容、穿戴破旧,在路旁放羊。柳毅见她可怜,就忍不住问她有什么委屈。女子现出悲伤的神情,向柳毅哭诉自己是个不幸的人,原是洞庭龙王的三女儿,嫁给泾河龙王二儿子,其丈夫游手好闲、沉迷酒色,因不满丈夫的好逸恶劳,诉诸公婆,却反遭嫌弃,公婆逼她整天渍麻纺纱,牧牛放羊,待她犹如奴婢。龙女说到伤心处,已泣不成声,顿了又说道: “洞庭离这里好远啊,可无边无际的天空,无法传通音信,不知您能否替我捎封书信回家,也好让家里知道我现在的处境?”柳毅是个讲义气的人,听完龙女的哭诉,十分同情她的遭遇,毅然答应了龙女的请求,可又担心洞庭湖水太深,不知如何才能安全地将信送到洞庭龙宫。龙女接着便告诉他:“洞庭的南岸有一棵大橘树,当地人称它为社橘。您到了那里,解下腰带,束上别的东西,在树干上敲三下,就会有人出来招呼您。您就尽管跟着他走,不会有什么阻碍。希望您除了报信之外,并且把我告诉您的心里话都说给我家里人听。”柳毅点头答应。
为了能早日将信送到,柳毅一路上历经千辛万苦,日夜兼程,终于到了洞庭湖边,洞庭湖的南岸,果然有一棵社橘,他依照龙女的吩咐,解下腰带在树干上敲了三下,不一会有个武士出现在波浪中,向柳毅行礼问明情况,柳毅把实情告诉他,武士分开水,指出道路,带着柳毅前进。柳毅顺利到达了龙宫,并把龙女的信交给洞庭龙王。洞庭龙王之弟钱塘君闻讯出援,解救了龙女。后来龙女与柳毅结为夫妻,双双返回郴州居住。
五、陷池塘的传说
陷池塘又名陷浦,别名龙渊,位于北湖区市郊乡铜坑湖村。说到陷池塘,还有着许多令人匪夷所思的奇闻异事。陷池塘的水,颜色一年三变:春夏绿,秋黄,冬黑。年年岁岁,按时转换,仿佛富有生命的神韵,没有人能够解释这其中的奥秘。陷池塘水深不见底,老辈人曾做过试验,用棕索绑上石头往水中放,几十丈的绳索放完了,石头仍是沉甸甸的,触不到水底。上世纪5 0年代大炼钢铁时,陷池塘周围聚集了两万多人,土法炼铁炉好几百个,日夜烧炼,所有的废渣全部倒进了陷池塘,村民满以为会将它填平,然而并没有。陷池塘还盛产大鱼,古志书上说:有怪鱼硕大,能为风雨。也是在上世纪5 0年代,村民将数万公斤茶枯倾进塘中,将一池湖水搅得如同沸水,结果一次捕鱼达十余万公斤,大的有1 O 0多公斤,小的也有数十公斤。打这以后,大鱼的踪迹就很难寻觅了,只是在夜深人静之时,偶尔可听到大鱼拨水的哗啦声。
相传陷池塘曾是一块平地,住着一户姓万的大户人家,万家为富不仁,时常欺侮乡邻。龙女与柳毅返回郴州后,就住在陷池塘附近,经常受到万家的欺侮。这事无意中被洞庭龙王知道了,他再也不能忍受自己女儿遭人欺负,并迁怒于周围的百姓,怒气冲冲指示手下独角蛟水陷万家。独角蛟到郴州后,正准备水陷一万户人家,可他数来数去总数着九千九百九十九家,不足一万家。原来是郴州的寿佛老爷为了救这里的百姓,用袖子遮挡了一栋房屋。正当独角蛟一筹莫展的时候,寿佛老爷化身一农夫,指点他说:“龙王爷是要你陷郴州姓万的那一家,不是要你水陷一万家,不要把龙王的旨意搞错了。”独角蛟觉得有理,于是施展魔法,把万家大院陷成了深渊,这个深渊就是现如今的陷池塘。陷池塘北边有一个豁口叫陷狗缺。当时,万家有一条伤人的恶狗,挣扎着浮出水面,想要上岸逃命,独角蛟再次施展魔法,轰隆一声巨响,又将恶狗卷入了水底,陷狗缺因此得名。
柳毅后来去了洞庭湖,当了洞庭君主,湖中龙堆上建有君主祠,其神像一手遮额,一手指湖。舟旅往来之人,过湖莫不谨慎小心,惟郴州人过湖,则风平浪静,无覆舟之虑。相传明代郴州才子袁子让过洞庭之时,恰遇风雨,袁子让作诗进君主祠祈祷:来到湖边叩一声,晚生投刺拜先生,明珠犀角无劳赠,愿借东风送一程。顷刻之间,风雨无踪,波涛敛息。
六、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