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郴州风采 > 郴州文史 > > 详细内容

邓华-威镇联合国军

 l950年6月27日,美国总统宣布出兵朝鲜。7月8日,中央军委任命邓华为人民解放军战略预备队——第十三兵团司令员,并于月底率部北上东北,执行边防任务。


邓华根据朝鲜战场局势的发展与战略态势,联名其它兵团指挥员向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送呈对朝鲜战争发展形势估计的报告,报告中预见美方可能在朝鲜中腰部实施陆海空三位一体登陆。9月15日,美军7万余人在麦克阿瑟的指挥下,在仁川登陆,朝鲜人民军大部被截断在汉城以南,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这就完全证实了邓华等人对朝鲜战局发展的估计。


10月8日,中共中央决定派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邓华为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第十三兵团全体指战员宣誓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0月19日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志愿军入朝后,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战略部署,邓华协助彭德怀指挥志愿军6个军,于10月25日开始了第一次战役,利用志愿军的秘密开进,掌握了战略、战役上的突然性,经过12天的激烈战斗,共歼敌15000余人,将敌人从鸭绿江边赶到清川江以南,开始稳定了朝鲜战局。


在总结第一次战役作战经验,研究下一步作战方针的志愿军党委会上,邓华向彭总建议:“清川江北部山区是一个好战场……我军可以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相机歼灭敌人。”彭总拍板:“诱敌深入,就这么定了。”彭总命令东、西线部队继续撤退,并严密部署了聚歼敌人的口袋阵。


11月6日,敌一部兵力开始向志愿军进攻,企图夺取清川江以北阵地,作为战役进攻的出发地。志愿军执行诱敌深入方针,在节节抗击中主动放弃一些阵地,并在撤退的路上丢弃一些破旧枪支和器材,使敌判断志愿军已溃不成军。美方认为:“中国人似乎在全线撤退,这是一个令人费解的行动,但也许是充满希望的行动。”麦克阿瑟于11月24日发起所谓“圣诞节回国攻势”。他得意洋洋地断言:“战争在两星期之内就会结束。”但是,如同美国记者所报道的,“在11月25日天黑后不久,灾难降临了。”原来,志愿军在彭德怀、邓华等指挥下发起了第二次战役,东线志愿军也接连发起反突击。一个月后,第二次战役作战结束,共歼“联合国军”36000余人,其中美军24000余人,迫使“联合国军”由进攻转入防御。这次战役奠定了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基础。


1951年1月至4月,志愿军举行了入朝后的第四次战役。邓华率前线指挥所在东线指挥作战。2月9日,美军一部和南朝鲜第八师等部进至横城附近,态势突出,两翼暴露,又处于运动之中。邓华当即抓住战机,指挥部队发起猛烈反击。经两个夜晚和一个白天的激烈战斗,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全歼南朝鲜军3个团、美军1个营,并予荷兰营以重大杀伤,共歼敌l2000余人,其中俘敌7800人(内美军500人),这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俘虏南朝鲜军人数最多的一次作战。


 
抗美援朝三将领。左起:陈赓、彭德怀、邓华。


1952年4月,彭德怀因病回国治疗,病愈后留在北京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6月11日,邓华被任命为志愿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全面主持志愿军工作。9、10月,邓华和副司令员杨得志、副政委甘泗淇等指挥志愿军进行了全线性战术反击作战和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在两个阶段作战中,对敌60多个目标进攻作战77次,共歼敌27000余人。上甘岭作战已被许多中外军事教科书赞誉为坚守防御作战的光辉范例。


1950年7月10日,朝鲜停战谈判开始,这是最早的朝、中方面代表。左起:解方、邓华、南日、李向朝、张平山。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历时3年零33天的朝鲜战争以朝中人民的胜利宣告结束,和平降临朝鲜大地。停战协定签字后,彭德怀回国继续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邓华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为了表彰邓华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卓越功勋,10月27日,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再次授予邓华共和国最高勋章——一级国旗勋章。至此,朝鲜方面已授予邓华一级国旗勋章3枚,一级自由独立勋章3枚。


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毛泽东曾三次召见邓华,多方垂询,亲授机宜,甚至还发出了“你去了,我放心”这样的赞语。


是年12月,邓华回国参加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他在这个会议上作了题为《抗美援朝战争经验介绍》的专题发言。


 

1953年,贺龙率第三届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慰问志愿军部队。左起:杨得志、贺龙、邓华、李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