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郴州风采 > 郴州文史 > > 详细内容

民族志士李兴玮考

李兴玮,曾在临武县任知县。何时来临武?旧临武县志(同治六年)说他是“明末以训导坐升县令”,《临武县志》(1989年)作“明崇祯年间任”,《桂阳直隶州志》(同治四年王闓运纂)说他“以教谕任县事”放在“以上崇祯时”后面。这说明他是在崇祯后,而不是“崇祯年间”,《桂阳直隶州志》又说他“乙酉举湖广乡试,兴玮为举人”。《湖南通史》(古代卷1994年第一版606页)说他南明初,任临武县教谕、县令,顺治四年四月兵败被俘被杀害。按崇祯是十七年(1644)自缢于煤山,清军入关,建立政权,称顺治元年,同时,朱由崧在南京建立南明政权,称弘光元年,次年,朱聿健称隆武元年,这年正是乙酉年。又次年,朱聿粤称绍武元年,1647年是南明桂王朱由榔的永历元年,这就说明李兴玮在临武的时间,当为隆武至永历年间,即1645~1647年间。


同治县志把他列入人物志忠义传,说他在临武“值羽书倥偬之际,抑武弁,招流亡,汰徭役,布衣蔬食,民赖以安。未几,大兵至,执送衡阳,兴玮从容弹冠,整衣入军门,矫首曰:‘死耳!死耳!若敢困我哉!’乃就刑”。写出了他的宁死不屈的大丈夫气概,可惜前面写他奉檄来临武时,说他慨叹“奈何以残疆见属,吾殆死片牒中矣”,这似乎又是一介怕死鬼而己。

《桂阳直隶州志》说他中举后“知国事不振,慨然有授命之志”,说他入军门时“从容徐步入军门,直瞪目不语”,虽然王闓运没给他以任何桂冠,但一个民族志士却已呼之欲出,何况是给以列传的礼遇。

《湖南通史》却大书“民族志士李兴玮,”说他“顺治四年(1647)四月,清军攻陷衡州,旋围临武,兴玮誓与县城共存亡,乃督率士民,凭城固守。当时清军攻势凶猛,大湖南北六十余州县均望风逃溃,唯有临武坚守不屈。清军来攻,兴玮昼夜巡城,鼓励兵民死守,连续五昼夜,清军不能下。最后,清军设伏,诱兴玮出城,兴玮开城追击,陷入重围,兵败被俘,清将劝降,大骂不从,最后被杀害”。如此英勇,如此坚贞,宜乎通史称之为民族志士了。


兴玮是岳阳人,就义于衡州,编纂通史之人,所据资料当较州志、县志来得广泛、翔实可信,故作考证以还志士本来面目,并据以说明临武人是极具民族气节的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