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卤水越嗒越有味 美食乐趣
地标美食巡礼(五)
卤水系列一直是潮汕菜中的“当家花旦”,虽说没有艳丽的外表,但那味道着实令人百吃不厌,即使来到了追求清淡、讲究本味的广州,也仍旧备受追捧。
在卤水制作中,有人热衷新花样,推出卤水花胶等新颖菜式;也有人坚守传统,十几年来一直在卤水鹅头、卤水拼盘等老菜式上下工夫。坐落于珠江新城的潮汕酒楼——六合家宴就是后者的典型代表。
文/记者曾繁莹
实习生孙凌宇
图/记者王维宣
老鹅头并不是越老越好
在广州,吃老鹅头似乎是近几年才兴起的,而在汕头当地,早在上世纪90年代老鹅头就已出没于酒楼,但由于当时卤制起来需要1整天的工夫,耗时又费工,所以在酒楼中并不十分讨好。直至2003年,这道菜式才传入广州,六合家宴便是第一批引进老鹅头的酒楼之一。
大多数人都认为,老鹅头意在老,其实不然。酒楼的李师傅就解释道,老鹅头并不像江湖传闻的那般,越老越好,他们平日选用的都是3~5年的老鹅,有一些3~4岁左右的鹅,只要身体各方面达标,也可被提早“录取”。年龄上的限制是其次,鹅的品种才是关键所在,十几年来,他们厨房引进的都是狮头鹅,鹅如其名,此种鹅的鹅冠格外大,活脱脱一迷你版狮头。此外,它的皮还非常厚,吃起来十分胶糯。
老鹅不仅品种有良莠之分,同种之间还有批次之别。李师傅介绍道,酒楼平均每天要入货30~50只鹅头,因此积累下了丰富的经验,“农历10月左右的,便是老鹅中的第一批,而到了5、6月份的,就只能算得上是第三批了”。这也是为什么每年到了过年期间,老鹅头会如此走俏。
独特浸卤法里外都入味
专攻卤水多年,李师傅也琢磨出了独有的一套秘笈。
在卤制鹅头时,先将其在热水中“泡温泉”,以去掉身上的杂味;然后再放入口味较淡的卤水中浸泡4个小时,长时间的浸渍只是第一步,让老鹅头初尝咸头,这还没完,接下来还得将它放进稍浓的卤水中进行二次浸泡,看似麻烦,可这道工序是万万省不得。
只有经过这般循序渐进的卤制后,老鹅头才能达到卤水中的最高境界——里外都入味。
拼盘各种出品都讲火候
不仅老鹅头做得别有风味,酒楼的卤水拼盘也同样是拿手好戏。“药材、时间、火候,一样都不能马虎”,李师傅一一道来。首先,卤汁需要按比例按时入药,才能保持稳定。外面的很多酒楼为了省事,在卤汁用掉一部分后,都没有继续加入一定的药材,而是直接倒入新的卤汁,这样就会逐渐稀释卤水原有的味道。
而在卤制时间、火候方面,李师傅也别有讲究,针对每个部位不同的特性,而采用不同的卤制火候。例如鹅头较厚,就会用大火熬制,而肾部较为厚实,便选用中火,至于相比之下较为“脆弱”的肝、肠等部位,就只能用小火慢慢卤了。如此的用心,难怪会当选羊城十大菜式。
- 上一篇:茶餐厅广州华丽转身 美食乐趣
- 下一篇:寻找广州最好吃的白切鸡背后的故事 美食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