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郴州风采 > 网络上的桂东 > > 详细内容

《桂东县志》政协

 

第三章  政协桂东县委员会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桂东县委员会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围绕全县中心工作,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职能。1991年~2002年,政协桂东县委员会历经四届,举行全体政协委员会议13次。







第一节  政协委员

除政协桂东县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外,以后各届均由“换届领导小组”按照政治性、先进性和广泛性的原则,通过推荐、考察、协商,提出下届委员人选,再由本届常务委员会协商决定。

政协桂东县第三届委员会委员121人,其中中共党员49人,非中共人士72人,女委员17人,平均年龄48.9岁;第四届委员会委员107人,其中中共党员42人,非中共人士65人,女委员16人,平均年龄42岁;第五届委员会委员111人,其中中共委员44人,非中共人士67人,女委员19人,平均年龄40.1岁;第六届委员会委员148人,其中中共党员59人,非中共人士89人,女委员41人,平均年龄38.8岁。县政协委员除参加本届政协会议,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外,并在政协会议闭会期间行使政协委员职权。

根据政协委员的工作性质和业务专长分成若干界别委员活动组,以便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履行职能,经常性地开展政协工作。第三届分为10个组,第四届分为13个组,第五届分为10个组,第六届划分为群团、工商等8个组。因部分委员散居在各乡镇,为便于开展活动,以乡镇联片设若干活动小组。第三届、第四届设7个小组,第五届设城关、寨前、沙田、宋坪4个活动组,第六届设城关片组、沙田片组。县政协委员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和经济建设,投身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挥“人才库”、“智囊团”的优势。




政协桂东县第三届至第六届委员会委员构成表

委员总数

其 中

界      别      组      成

中共党员

共青团

工商联

社会科学

新闻出版

社会福利

医药卫生

少数民族

无党派

121

49

17

7

3

3

3

11

3

5

5

10

15

19

15

10

3

9

107

42

16

5

2

2

2

12

2

5

2

4

10

15

12

10

7

3

4

111

44

19

11

2

3

2

10

2

5

2

4

6

16

18

10

7

3

10

148

59

41

12

2

2

2

16

4

2

4

24

17

11

2

2

4

2

8

3

29

2

政协桂东县第三届至第六届委员会工作组和活动小组设置情况表

届  别

工作组名称

活动小组名称

第三届

1990年2月至1992年12月

经济建设组、科技组、法制组、教育组、文体组、医药卫生组、工商组、群团组、民族组、农技组

城关小组、寨前小组、大塘小组、四都小组、沙田小组、桥头小组、宋坪小组

第四届

1992年12月至

1997年12月

群团组、科技组、经济组、教育组、工商组、工业组、农林组、法制组、医药卫生组、文体组、民族组、祖国统一组、社科组

城关小组、寨前小组、大地小组、四都小组、沙田小组、新坊小组、宋坪小组

第五届

1997年12月至

2002年12月

工商组、群团组、科技组、经济组、文艺组、农村组、教育组、医药卫生组、祖国统一组、特邀组

城关片活动组、寨前片活动组

沙田片活动组、宋坪片活动组

第六届

2002年12月至

群团组、工商组、经济组、科技文艺体育出版组、农林组、教育组、医药卫生社会福利组、民族宗教无党派侨联组

特邀城关片组

特邀沙田片组




第二节  全体委员会议

根据全国政协章程,政协桂东县各届委员会每年均举行一次全体委员会议。政协桂东县第三届委员会任期三年,从第四届开始,每届任期五年。政协桂东县全体委员会议与县人大会议同期早一天召开。

一、政协桂东县第三届全体委员会

第一次会议  1990年2月12~15日(详见上届县志)

第二次会议  1991年3月12~14日在县城召开,121名委员出席。会议听取和审议郭远志同志代表常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报告提出,全县的政协工作要围绕十年规划的总体目标“摆脱贫困,向小康前进”这一中心,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会议传达和讨论了湖南省委1990年11月召开的全省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全体委员列席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听取和讨论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关于编制桂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说明。并对县人民政府增补副县长和增补人大常委委员人选,进行了认真地协商。会议审议通过了本次会议的各项决议。

第三次会议  1992年2月20~22日在县城召开。全体政协委员和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所属的各部、办、委、局负责人250多人列席大会。会议听取和审议郭远志代表县三届政协常务委员会作的工作报告,报告回顾总结了1991年的政协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提出1992年全县政协工作要充分发扬人民政协的政治优势,加强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竭尽全力为发展经济振兴桂东作贡献。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提案工作的报告。列席了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和讨论县长张友安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传达学习了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精神,表彰了“为湖南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争贡献’活动”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二、政协桂东县第四届全体委员会

第一次会议  1992年12月29日~1993年1月1日在县城召开,出席政协委员107名。会议听取和审议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及其他工作报告。全体委员列席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听取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会议要求,全体政协委员、全体政协机关工作人员都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精神,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进一步解放思想,转换脑筋,更新观念,跟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经济建设步伐的新形势,在中共桂东县委的领导下,焕发精神,努力工作,为加快全县经济发展和各项事业的进步,建设繁荣昌盛的新桂东,作出更大的贡献。会议选出17名政协常务委员,朱昌庭任县政协第四届委员会主席,郭远志、兰盛荣、陈漂梅任副主席,黄美婵为秘书长。

第二次会议  1994年1月15~17日在县城召开。107名政协委员出席。会议听取和审议县政协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报告认真回顾总结了过去一年的政协工作,提出在新的一年,全县政协工作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坚持团结、民主两个主题,认真履行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基本职能,紧紧围绕桂东摆脱贫困、奔向小康、加快发展经济这个中心,积极参政议政,献计出力,多办实事,多作贡献。全体政协委员列席了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听取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

第三次会议  1995年3月28~30日在县城召开。全体政协委员听取和审议政协桂东县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报告认真回顾了过去一年政协桂东县委员会在认真履行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主要职能情况,以及县政协加强学习、提高参政议政水平、加强自身建设,围绕桂东经济建设办实事和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等重要工作的情况和所取得的成绩;提出1995年政协工作要围绕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认真履行职能,为加快桂东经济发展,努力工作,多办实事;不断更新观念,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全体委员列席桂东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和协商《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增选袁松恺、方利祥为政协桂东县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传达了湖南省政协七届三次会议精神;审议通过了本次会议的各项决议。

第四次会议  1996年3月7~9日在县城召开。107名政协委员出席。会议听取和审议政协桂东县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报告提出,全体政协委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更新观念,为加快桂东经济发展出谋献策、多做实事;同时搞好机构改革,加强政协机关自身建设。全体政协委员列席了桂东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听取和协商了《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会议同意兰盛荣辞去县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职务,增选黄猷勋为政协桂东县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传达贯彻了湖南省政协七届四次会议精神,审议通过本次会议有关决议。

第五次会议  1997年3月3日~5日在县城召开,101名政协委员参加会议。会议听取和审议政协桂东县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列席县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协商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审议通过会议有关决议,传达贯彻了政协湖南省七届五次会议精神。会议要求全体政协委员要加强学习,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委员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坚持“议大事、抓重点、讲实效、办实事”的原则,牢牢把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基本点,为促进桂东经济发展献计出力。

三、政协桂东县第五届全体委员会

第一次会议  1997年12月28日~1998年1月1日在县政府五楼会议室召开,111名政协委员出席。会议听取和审议政协桂东县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报告;列席桂东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协商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审议通过本次会议有关决议。会议选出17名政协常务委员,选举扶纯光为政协桂东县第五届委员会主席,黄猷勋、陈漂梅、郭大虔、方利祥、黄仁亲为副主席,黄美婵为秘书长。

第二次会议  1999年2月25~27日在县城召开,全体委员听取和审议县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提案工作报告,列席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协商和讨论了县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协商了县检察长候选人,审议通过本次会议有关决议。


《桂东县志》政协

 政协会议会场一角


第三次会议  2000年3月27日~29日在县城召开。111名政协委员出席。会议听取和审议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报告,列席桂东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并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表彰了先进政协组织、优秀政协委员和支持政协工作的先进单位,通过五届三次会议政治决议及其他决议。会议要求全体委员要进一步高举团结民主旗帜,切实履行政协职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进一步开创全县各项工作新局面努力工作。

第四次会议  2000年12月29日~2001年1月1日在县城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政协桂东县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关于县政协五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传达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列席桂东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听取并协商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协商县人大常委会、县人民政府领导成员候选人,通过政协桂东县第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政治决议及其他决议。会议要求全体委员要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围绕“十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建言献策;增进团结,维护稳定,为桂东改革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民主监督的新途径,提高民主监督的实效和水平。

第五次会议  2002年2月28日~3月2日在县城召开。111名政协委员出席。会议听取和审议政协桂东县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席桂东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并协商桂东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协商有关人事安排,通过政协桂东县第五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各项决议及关于提案情况的审查意见报告。会议要求全体委员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和中共湖南省委第八次代表大会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团结、民主的旗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为促进我县两个文明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作出新的贡献。

四、政协桂东县第六届全体委员会

第一次会议  2002年12月28日~2003年1月1日在县城召开。出席政协委员148名。会议听取和审议政协桂东县第五届常委会工作报告及提案工作报告。全体委员列席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听取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会议要求政协桂东县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团结全体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人士,围绕桂东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继往开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认真履行职能,为推进我县民主政治建设、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而努力奋斗。审议通过本次会议有关决议。会议选出29名政协常务委员,选举黄金庆为政协桂东县第五届委员会主席,邓建中、方利祥、罗增鸿、黄仁亲、张丽娟、黄毓玲为副主席,罗春明为秘书长。

第三节  政协常委会及工作机构

一、政协常委会

根据中共中央确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设立政协桂东县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政协桂东县常务委员会由政协桂东县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负责主持会务,履行全体委员会会议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

组成人员  常务委员会由主席、副主席、秘书长组成,处理常务委员会重要日常工作。政协桂东县第三届常务委员会委员(简称常委,下同)19人,其中中共党员7人,非中共人士12人,女性3人;设主席1名,副主席4名。第四届常委17人,其中中共党员6人,非中共人士11人,女性3人;设主席1名,副主席3名。第五届常委21人,其中中共党员7人,非中共人士14人,女性4人;设主席1名,副主席5名。第六届常委29人,其中中共党员10人,非中共人士19人,女性5人;设主席1名,副主席6名。

主席会议  主席会议一般每月召开一次,必要时可临时召集。会议由主席主持,或由主席委托副主席主持,政协机关各办委主任列席会议。会议主要讨论确定即将召开的常委会会议议程、时间、应邀列席人员、协商监督内容,组织调研、准备议案及讨论决定政协机关重要事宜等。

常务委员会会议  常委会由正副主席、秘书长、常委组成,由主席会议决定召开,主席或副主席主持。一般每季度举行一次,邀请县委、县人大、县人民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本会办公室和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列席会议。会议主要是听取县委、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就全县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群众所关心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通报,然后进行讨论和政治协商。政协桂东县委员会从第三届至第五届闭会期间共举行常委会议56次。通过进诤言、献良策,推动全县各项事业向前发展。

二、工作机构

1991年县政协常委会设有办公室、提案工作委员会、联络工作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学习工作委员会。1994年4月,增设经济科技委员会,1998年2月,增设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是年,联络工作委员会更名为社会群团三胞联谊委员会。为进一步加强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1999年,中共桂东县委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协工作的决定》。同年,全县18个乡镇各配备1名政协工作联络员,由一名乡镇党委副书记兼任;2001年9月各乡镇成立政协联络工作组,由一名乡镇党委副书记兼任组长,享受正科级待遇。2002年,根据中共桂东县委《关于印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桂东县委员会机关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精神,县政协机关设置办公室和5个委员会,即:提案委员会、经济科技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文教卫体委员会、法制群团联谊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政协桂东县委员会机关核定编制11名(县政协主席、副主席行政编制不在其内),其中行政编制9名,事业编制2名,办公室和5个政协专门工作委员会设正、副主任6~8名。




政协桂东县委员会1990~2007年主席、副主席名录


届 别

职  务

姓  名

籍  贯

工作单位

任职时间

第三届

1990.05

1992.11

主  席

朱昌庭

湖南桂东

政协桂东县委员会

1990.2

副主席

郭远志

湖南桂东

县委统战部

1990.2

副主席

蓝盛荣

湖南宜章

政协桂东县委员会

1990.2

副主席(兼)

宋孚康

河北光化

桂东一中

1990.2

副主席(兼)

陈漂梅(女)

湖南江华

县中医院

1990.2

第四届

1992.12

1997.11

主  席

朱昌庭

湖南桂东

政协桂东县委员会

1993.1

副主席

郭远志

湖南桂东

县委统战部

1993.1

副主席

蓝盛荣

湖南宜章

政协桂东县委员会

1993.1

副主席(兼)

陈漂梅(女)

湖南江华

县中医院

1993.1

副主席

袁松恺

湖南长沙

政协桂东县委员会

1995.3

副主席(兼)

方利祥

湖南桂东

桥头乡政府

1995.3

副主席(兼)

黄猷勋

湖南桂东

县林业局

1996.3

第五届

1997.12

2002.11

主  席

扶纯光

湖南桂东

政协桂东县委员会

1997.12

副主席

陈漂梅(女)

湖南江华

政协桂东县委员会

1997.12

副主席

郭大虔

湖南桂东

县委统战部

1997.12

副主席

黄猷勋

湖南桂东

政协桂东县委员会

1997.12

副主席

方利祥

湖南桂东

政协桂东县委员会

1997.12

副主席(兼)

黄仁亲

湖南桂东

桂东科协

1997.12

第六届

2002.12

2007.12

主  席

黄金庆

湖南桂东

政协桂东县委员会

2002.12

副主席

邓建中

湖南桂东

政协桂东县委员会

2002.12

副主席

方利祥

湖南桂东

政协桂东县委员会

2002.12

副主席

罗增鸿

湖南桂东

政协桂东县委员会

2002.12

副主席(兼)

黄仁亲

湖南桂东

桂东科协

2002.12

副主席(兼)

张丽娟(女)

湖南桂东

桂东妇联

2002.12

副主席(兼)

黄毓玲(女)

湖南桂东

桂东检察院

2002.12

第七届

2007.12

主席

黄金庆

湖南桂东

政协桂东县委员会

2007.12

副主席

左学明

江西永新

政协桂东县委员会

2007.12

副主席

崔剑平

湖南桂东

政协桂东县委员会

2007.12

副主席

方利祥

湖南桂东

政协桂东县委员会

2007.12

副主席(兼)

罗启龙

湖南桂东

桂东县人民法院

2007.12

副主席(兼)

邓子成

湖南桂东

东洛乡人民政府

2007.12








第四节  政协工作

1991~2002年,政协桂东县委员会坚持“尽职而不越位,帮忙而不添乱”的原则,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等方式开展工作,参政议政。

一、政治协商

1991年,政协桂东县委员会就“桂东县1991~2000年发展规划”、“八五”计划的编制与县政府专题协商,提出合理化建议,被政府采纳。1993年,在县政协四届一次常委会议上,邀请县委、县人大、县政府领导到会,与委员直接对话,听取委员对全县经济建设和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1995年,县政协组织委员就全县丘岗山地开发和庭院经济情况进行调研,提出把茶叶、药材作为全县的重要支柱产业来开发,在茶叶深度开发的问题上建议增加科技投入、改变传统经营方式、树立市场观念和提高商品意识等,以此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并与县政府协商,被县政府采纳。县政协主席朱昌庭多年担任县茶叶开发领导小组组长,通过发动全县政协委员献策献力,采取得力措施,使茶叶产业成为全县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之一。1996年,县政协对全县非公有制经济进行了走访调查,与县政府协商,提出改善县内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的具体措施,被县政府采纳。1997年,县政协组织委员对全县小水电产业进行了调查,提出了充分利用县内丰富的水能资源合理发展小水电产业的建议,被县政府采纳。县委、县政府随后制定了《关于加快小水电建设步伐的决定》。1998年,县政协委员组成调查组分别深入城关镇、沙田镇、寨前乡进行走访调查,对如何进一步发展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向县委、县政府建议,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发展意识;加大支持和引导力度,强化服务管理;加大监管力度,优化经营环境。县政府随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决定》。1999年,政协桂东县委员会向县委、县人民政府报送《赴周边县考察财源建设的启迪与思考》的调查报告,受到县委书记何文君的重视,并批转发至全县各乡镇、县直机关各单位,促进全县上下狠抓财源建设。2000年,县政协组织委员对《桂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到2010年长期规划纲要》开展了专题协商,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为完善该规划提供了参考依据。

县政协把调查研究作为开展协商监督的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重大决策和中心工作,对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改制、烤烟生产、财源建设、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税收征管、生态保护等,积极组织政协委员开展专题调研,以便为县委、县人民政府决策进言献策。每次调查研究,均形成调查报告提交政协桂东县常委会议研究,并邀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进行协商。1991~2002年,政协桂东县委员会组织开展各种调查研究活动51次,涉及内容54项。同时,县政协领导通过列席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组织召开政协常委会、全体委员会议、各界人士代表座谈会等,进行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

二、民主监督

1991年,县政协与县人大组成联合视察小组,对县内部分乡镇、国营单位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情况进行专题视察。着重走访视察了青山、普乐、增口三乡和国营宋坪林场等单位,促进了《传染病防治法》的贯彻实施。同年,县政协组织委员对全县贯彻落实《湖南省中医管理条例》的情况进行视察,通过看资料,开座谈会、走访知名人士及老中医等,提出进一步完善中医基地建设;发展综合医院中医科,做到中西医平行发展;在投入方面,对待中医应给予倾斜政策;加强在职培训,解决后继乏术、乏人问题等落实措施。1992年,针对县内偏远中小学学生辍学较严重现象,建言县委、县政府加强学校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各项政策配套实施,形成社会、家庭、学校齐抓共管的局面。1993年,对县内国有企业改制情况,建言县委、县政府加强对企业的领导,对关、停、并、转企业要制定完善的方案,妥善安置好企业的离退休人员。1995年,县政协针对县内有些乡镇存在赌博现象,督促有关部门予以打击,狠刹赌博之风。是年11月,县政法部门采取行动,在城关、沙田两镇查获了一批赌博案件,并对赌博人员处以罚款和拘留等治安处罚。同时,政协桂东县委员会通过组织开展民主评议、反映社情民意等有效形式,实施民主监督。从1997年政协第五届委员会起,均安排30多名政协委员担任各有关行业和部门的监督员、检查员或评议代表等,针对群众关心的经济发展环境、中小学收费、城镇规划落实、项目建设质量等在组织视察后进行评议。1998年,分别对县工商局、农业银行桂东县支行、交通局、运管所、质监站等单位进行民主评议,推动了单位工作作风的改进。2000年,针对人民群众议论最多、反映最大的公正司法的问题,组织委员深入城关、沙田、寨前等乡镇进行公正司法情况调查,召开座谈会,走访当事人,查阅案卷,并把视察的情况与公、检、法三家主要领导进行了交流,对群众反映的个别干警在执法过程中徇私舞弊、公仆意识差、群众关系差等问题提出了批评意见,对如何保证公正执法、加快办案力度、转变干警作风,实行依法治县,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2002年,县政协组织委员对106国道改线、影剧院、三台山公园、罗霄广场、沤江河道治理等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视察,积极向县委、县政府建言献策,有力推动了工程进度。同时围绕全县民营经济等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调研,向县委、县政府递交了“关于进一步发展桂东县民营经济的建议案”,被县委、县政府纳入决策程序,并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发展。

三、提案工作

1990~1992年,政协桂东县委员会收到委员提案136件,经审查,立案办理的为82件,分送县委、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参阅的为54件。承办提案的单位有35个。其中政策法令方面的17件,农林水电建设方面的21件,文化、教育、卫生方面的14件,财经贸易方面的17件,城建、工业、交通方面的10件,其他方面的3件。到1992年,已经办复的76件,占立案办理总数的92.7%。政协委员李亚平“关于缩短集贸市场逢墟周期的提案”,为县委、县人民政府所采纳,自1993年7月1日起,全县墟期由5天一墟改为3天一墟。1995年,政协委员郭益林提出的“关于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待遇的提案”,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决定从当年起县财政拨给每村每月津贴由35元增加到70元。是年,政协共收到提案41件,立案交办38件,其中,涉及城镇建设的10件,经济方面8件,农业方面6件,科教文卫等方面14件。同时,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政协委员的提案作出了《关于禁止赌博的若干规定》,对端正党风、整顿机关作风、净化社会风气起到重要作用。1997年12月至2002年12月,政协桂东县第五届委员会期间,共收到提案218件,办案率达95%。委员们提的“关于禁赌正风的提案”、“关于加大干部职工交流、回避力度,促进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的提案”、“关于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任免、选拔领导干部的提案”、“关于殡仪馆搬迁的提案”、“关于加强县城管理的提案”等都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采纳,推动了桂东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1991~2002年,政协桂东县委员会共收到委员提案462件,立案355件。县委、县人民政府把提案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有领导分管,有专人负责,有严格办案程序,提案采纳率为85%,委员满意率达95%。

四、咨询服务

政协桂东县委员会围绕全县经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积极开展咨询服务。1991年,为解决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群众看病治病难的问题,县政协与卫生局、红十字会等五个单位,联合组织医疗服务队深入到县内最边远、最偏僻,少数民族人口最集中的青山乡彩洞村、大地乡中坑村免费进行医疗服务,共为瑶、畲同胞看病治病280多例,实行免费医疗金额2000余元。1993年,县政协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人才库”优势,组织委员到大地乡(后改为清泉镇)中坑村举办茶叶采制技术培训班,讲授“玲珑茶”制作技术,现场操作,现场实习,现场评估,受到群众欢迎。政协科技组委员深入到三洞、增口等乡进行水稻催芽机的使用推广技术指导,为发展粮食生产提供优质服务。1994年,县政协联系流源矿,协助流源矿扭亏增盈工作,为矿里解决生产原料以及矿区与周边村的一些纠纷,并帮助引进资金、设备、技术、人才等,兴办金属砷加工厂,为该矿带来了生机。1999年4月,县政协牵头组织了以“发挥人才优势、送科技、卫生下乡”为主题的咨询服务活动。接待咨询的群众7158人(次),推广科技服务项目48个,免费赠送资料17400份(册),免费赠送良种玉米种90公斤,免费为群众诊病开处方866人(次),播放科技专题电视片24场(次)。

1991~2002年,县政协组织委员送科技、卫生、文化下乡,免费为农民看病治病,免费为群众义诊1986人(次),接待农民咨询11158次,赠送农业技术资料21300余份(册),开展法律知识宣讲180场;印发3000余份资料宣传新《森林法》、《妇幼卫生保健工作条例》、《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疫法》。举办法律、科技知识培训班8期,培训人员400余人。

五、文史编辑

文史工作以征集为主,进一步挖掘和整理珍贵文史资料。20世纪90年代初,收集整理上报了《毛泽东同志在桂东沙田颁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文稿;1994年,编辑出版《桂东文史》第一辑,收录邓力群《回忆延安整风》、扶屏《回忆在北平草岚子监狱》等文章25篇,共16万字。1995年,组织编辑出版《边城风采》。1997年,完成政协湖南省委员会《湖南省政协委员名典》桂东部分组稿任务;1998年,组织编辑出版《沤江诗词》第一辑,共收录诗词等作品370篇。2000年,出版《沤江诗词》第二辑,共收录诗词等作品240余篇。当年,完成《郴州旅游》桂东部分组稿任务,共12篇6万余字;为缅怀原郴州地委委员、行署第一副专员郭名善同志,组织编辑出版《五岭苍松》一书;2002年,完成政协郴州市委员会《天下第十八福地——郴州》桂东部分组稿任务。1991~2002年,政协桂东县委员会共征集文史资料278篇,共600余万字,整理有关史料60余万字。文史资料的征集整理进一步加强了与省内外、海内外各界诗友、文友的交往,起到“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

六、学习宣传

为提高人民政协自身素质,更好地履行职能,政协桂东县委员会注重加强学习与宣传工作,制定了《政协桂东县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等规章制度,组织政协委员认真学习,促进政协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政协桂东县第三届委员会以来,为政协委员提供《全国政协章程》、《政协工作手册》、《学习参考资料》、《湘声报》、《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协工作的决定》等学习宣传资料。根据各个时期的形势要求,采取分散自学和集中辅导相结合的办法,组织全体政协委员学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第三届委员会期间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社会主义若干问题学习纲要》;第四届委员会期间重点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党的十五大精神;第五届委员会期间,重点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等。1991~2002年,政协桂东县委员会还分期分批安排政协领导和30多名政协委员分别到省党校、市党校、省社会主义学院、全国政协培训中心学习。

七、联络联谊

政协桂东县委员会自第三届委员会以来,积极配合统战部门,共接待回乡探亲的“三胞”621人次;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出版发行《迎香港回归诗联集》千余册;1999年,举行了庆祝人民政协成立50周年暨迎接澳门回归的庆典活动;举办了“海峡两岸知名人士书画展”,共展出书画、摄影作品68件;撰写的《湖南畲族源流探微》,在台湾《湖南文献》刊物上发表。同时通过印发各种宣传资料、开座谈会、寄贺年卡、往来通信、个别走访、节日慰问等形式,加强与“三胞”及其亲属的联系,促进“三胞”关心家乡建设。台胞为发展桂东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捐款40余万元,捐赠图书、字、画300多件(册)。其中台胞陈祥乾先生捐赠美金1万元,为寨前乡高峰村新建村级小学。与“三胞”联络情谊,对促进祖国统一大业起到一定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