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秋收起义
汝城“八月失败”后,工农革命军第二师余部从汝城县城撤至濠头,奉叶挺指示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补充团,继续坚持武装斗争,后退至江西崇义上堡休整,奉中共湖南省委指示重新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第一团,就地准备举行起义。1927年9月24日至29日,第二师一团智取桂东,占领汝城,打响了湘南秋收起义的第一枪,并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汝城县苏维埃政府,实现了中共湖南省委的起义计划,对湘南地区的武装斗争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准备秋收起义
一、中共汝城县委成立及其活动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湘南组织极为关注汝城的党组织建设。1927年9月,湘南特委决定,秘密建立中共汝城县委员会,指派何日升任书记,胡伟章任组织部长,范旦宇任宣传部长。县委成立后,着手恢复党的基层组织和农民协会。县委在北乡的外沙、石泉、杨家洞、梓洞及南乡、县城一带秘密开展活动,联络同志,壮大党员队伍,发展了胡美章、曹永松、朱良才、朱赤、朱性清等人入党。
县委成立后,县委书记何日升与驻汝的国民党第十六军政治部的宣传部长赵薪传(中共地下党员)取得了联系。决定利用范石生与何其朗的矛盾,打击何其朗的反动气焰,解救被捕的共产党人和农协干部群众。何日升授意被关押的朱良才等向范石生写信,控告何其朗贩卖军火烟土、打家劫舍、谋杀护法闽军第三师第三旅旅长朱宾光及投靠北洋军阀孙传芳等罪行,以引起范石生的警觉。同时,在何其朗利用祝寿妄图拉拢第十六军几个营级军官之际,地下党又及时密告范石生,促使范石生下定决心解决何其朗。9月18日,土桥逢墟日,范石生令两个团的兵力包围了何其朗部驻地——启明学校和香垣村,收缴了何其朗部下长短枪200余支,逮捕了何其朗并将其关进县监狱。9月20日,国民党第十六军撤离汝城时,范石生令部下将被捕的朱良才等农协干部、会员全部释放,并将何其朗从汝城押走。
二、中央关于湘南秋收起义的指示
汝城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引起了中共中央的高度关注,中央多次发出重要指示,及时有力地指导了汝城农民运动的开展。1927年7月底,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毛泽东根据陈东日、阳兴光、方临川等关于汝城工农斗争情况的汇报,及其他有关汝城农运的信息,看到了汝城在当时湖南乃至全国革命运动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因此,毛泽东遵照中共中央指示,拟定了以汝城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的《湘南运动大纲》(简称《大纲》),8月1日中共中央临时常委会讨论通过了《大纲》。《大纲》原文如下:
湘南运动大纲①
(一)湘南特别运动以汝城县为中心,由此中心而占领桂东、宜章、郴州等四、五县,成一政治形势,组织一政府模样的革命指挥机关,实行土地革命,与长沙之唐政府对抗,与湘西之反唐部队取联络。此湘南政府之作用有三:
(1)使唐在湖南本未稳定之统治,更趋于不稳定,激起唐部下之迅速分化。
(2)为全省农民暴动的先锋队。
(3)造成革命力量之中心,以达推翻唐政府之目的。
(二)军事方面:
(1)请中央命令彭湃同志勿将现在汝城之粤农军他调。
(2)浏(阳)、平(江)军千人立即由郭亮率领赴汝城。
(3)江西革命军中调一团人赴汝城。
三部分共兵力约一师,以革命军一团作中坚,至少有占领五县以上的把握。
(三)湘南须受江西革命领导机关的指挥,革命的粤政府成立,则受粤政府指挥。并供给其需要,中央应命令江西方面执行此计划。
(四)党的湘南特别委员会,受湖南省委的指挥,在交通阻隔时候得独立行使职权。
民国十六年八月
这个《大纲》要求湘南特别运动以汝城为中心,保存和扩大军事力量;强调实行军事割据,并通过割据扩大政治影响,逐步瓦解唐生智的反动政权;要求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政权。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在湘南广大农村开展武装斗争、实行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政权的思想,是“上山”思想的新发展。
8月3日,中共中央发出纳入了《大纲》主要思想的《关于湘鄂粤赣四省农民秋收暴动大纲》,明确指示:“准备在不久的时期内,在湘南计划一湘南政府,建立革命政权及一切革命团体,在广东革命委员会指挥之下。现即须组织湘南特别委员会,由毛泽东、郭亮、夏曦、任卓宣组成,毛泽东任书记。”
8月7日,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紧急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党的最主要任务。8月8日,《中央致前委信》训令湘、粤、赣、鄂四省立即发动秋收起义,以响应南昌起义。“同时决定由前敌分兵一团或二团交由郭亮处,希率领到湘南占据郴宜汝一带,组织湘南革命政府。受前敌革命委员会指挥,并供给相当的饷弹”。但由于形势变化,毛泽东、郭亮未到汝城,南昌起义军南下未入赣南,而聚集汝城的各地农军又遭国民党第十六军及地方武装的突然袭击,农军战斗失利,致使以汝城为中心开展湘南武装起义的计划未能实现。
8月19日,中共湖南省委向中央报告秋收暴动计划时称:“湖南秋收暴动,决定以长沙暴动为起点,湘南、湘西等地亦同时发动,坚决地夺取整个的湖南,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兵苏维埃的政权。”“另外组织一个湘南指导委员会指挥湘南暴动,目的在夺取湘南,至万不可能时,坚决夺取桂东、汝城、资兴三县,建立工农兵的政权。”
三、毛泽东计划转兵湘南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发动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后起义受挫,起义部队由5000余人锐减至1500余人。9月19日,毛泽东在文家市里仁学校主持召开了前敌委员会议。会上,毛泽东分析了当时形势,敌强我弱,革命转入低潮,敌人主要力量在中心城市,目前攻占中心城市不可能。因此,决定改变攻打长沙的计划,把部队转移到敌人统治薄弱的湘南汝城一带的农村山区寻找落脚点,建立革命根据地。这一计划得到总指挥卢德铭等多数委员的支持。前敌委员会表决通过了“经萍乡退往湘南汝城,占据湘粤大道,策应叶贺(叶挺、贺龙)北出广东”的行动计划。
次日,毛泽东、卢德铭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师踏上了新的征途,沿湘赣边山区向湘南汝城进发。途中,江西省委书记汪泽楷密信毛泽东,阐述了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明显优势,提出“驻兵以宁冈为中心区域的井冈山”为好。密信与毛泽东的“上山”思想不谋而合,毛泽东即率领部队进入了井冈山,因此未到汝城建立革命根据地。
四、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移驻湘赣边
1927年8月15日,从汝城县城突围出来的工农革命军第二师余部500余人枪,经城郊厚坊垅、暖水、田庄到达濠头,与先期来濠头进行后防建设的农军会合。其后,县农协总部各机关、各区乡农协人员和广东剩余农军也陆续来到濠头。至月底,全县各地集于濠头的农军约800余人,继续在濠头一带坚持斗争。9月中旬,奉叶挺命令,汇集濠头的农军在濠头苦竹坳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补充团,何举成任团长,于鲲任副团长,任卓宣任党代表,何翊奎为军需长,谢发明为副官长,张遐光为秘书,赖忠贤、朱之刚为书记员,钟碧楚、李涛、朱庭芳、刘光明、曾古段、范卓、何举德、欧阳焜、赖鉴冰、张攸发等为副官。下设三个营和一个特务连。第一营营长范修之,党代表李涛;第二营营长何翊奎;第三营营长黄文灿;特务连连长何松林。当时,由于部队刚遭惨败,军心涣散,不时有人逃跑。何举成、李涛、范修之等为提高士气,稳定队伍,大力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李涛援引孙中山从失败到胜利的事实教育干部战士:任何革命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都要经历若干失败才能取得胜利;这次失败只是局部的、暂时的,革命前途是光明的。他要求大家坚定信心,百折不挠,坚持斗争,去夺取胜利。9月下旬,县妇联会主任朱春荣奉命到县城侦探敌情,被敌逮捕,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后被敌杀害于县城南门城墙脚。
与汝城接壤的江西省崇义、上犹等县,山高林密,地势险要,交通不便,但反动势力统治比较薄弱,群众基础较好。何举成遂将部队移驻崇义县上堡墟休整,并派出部队到崇义、上犹两县的思顺、营前、鹅形坳等地打土豪,开展游击活动。但由于该地偏僻,补充给养相当困难。当听到南昌起义部队南下消息时,期望与起义部队会合,以改变势孤力单的困境。不久,获知南昌起义部队离开了江西折向福建长汀,补充团期望未能实现,决定另谋出路。9月下旬,奉中央指示折返湘南,策应毛泽东发动的秋收起义。补充团决定先打桂东,后打汝城。桂东县县长谢宪章因长期受湘南匪首胡凤璋威胁,惶惶不可终日,便派员与补充团联系,希望与之合作,以保桂东一方安宁。补充团决定将计就计,表面上同意谢宪章的要求,暗中却在制定智取桂东的战斗方案。
举行秋收起义
一、智取桂东、占领汝城
1927年9月23日,在江西上犹营前墟,何举成接中共湖南省委秘密指示:“毛泽东已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向湘东进攻,令你部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第一团,就地举行起义,然后向资兴、衡阳方向前进。”部队重新整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第一团,团长何举成,副团长于鲲,党代表任卓宣,副官谢发明,军需长何翊奎。下设三个营。同时,建立中共第二师第一团委员会,书记任卓宣,委员何举成、李涛。第二师一团决定立即举行起义,以策应湖南省委的秋收起义计划,当天下午,召开连以上负责人会议,具体部署起义计划。24日,何举成率团以一营为前锋,打着“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补充团”的旗号向桂东县城进发,桂东县县长谢宪章组织队伍迎接补充团。26日夜,桂东县政府要员和土豪劣绅设宴为部队接风洗尘。席间,何举成举杯为号,当场逮捕了县长谢宪章、团防局长胡少彬等20多名反动官吏和土豪劣绅。随即,一营攻克了县政府,占领了政府办公楼;二营攻克了团防局,解除了挨户团武装;三营攻克了监狱,救出了郭振声、邓声掷等农运骨干和群众数十人。起义部队占领县城后,打出早已准备好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第一团”旗帜,宣布起义成功。
桂东起义胜利后,队伍在桂东停留了一天便向汝城开拔,经过桂东寨前时,逮捕了当地大土豪邓满娴,并烧了他的房子。然后召开公审大会,处决了4名在县城逮捕的反动科长。傍晚,起义队伍继续向汝城前进。夜行途中,桂东团防局长胡少彬被看守(胡的原部下)何宗雪私自放走逃脱。
9月28日,部队进入汝城濠头,受到濠头人民的热烈欢迎。部队决定以濠头为后方基地,成立濠头留守处,将重要文件及财物留下,并令赖鉴冰带两个班留驻濠头。
9月29日凌晨,部队经暖水向汝城进攻。第一营及团部特务连经白芒、泉水垅、厚坊垅等地至县城,占领县城制高点——虎头寨,准备攻击县城西南面;第二营由新铺前出迳口至土桥,围攻盘踞土桥的何其朗宣抚团;第三营由银岭头经东场包围县城东北门。上午,各支力量同时进攻,一举攻克县城,活捉了国民党县清党委员何沛霖,县长邓邦彦及各机关职员皆仓皇逃走。部队占领县署后,分兵布防,城厢内外一片欢腾,市民高呼革命口号。
其后,宣布成立汝城县苏维埃政府,并以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第一团团长何举成的名义在县城贴出布告,号召汝城民众团结一致,共同奋斗,为实现革命最终目标而努力。全文如下: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第一团布告
为告布事:照得国民革命原为大多数之工人农民谋利益,乃自北伐胜利以后,蒋介石背叛于前,冯玉祥、唐生智背叛于后,整个的国民党和国民政府为土豪劣绅所占据,解散工会农会,屠杀工人农人,造成一新军阀统治的白色恐怖。我工人农人为讨伐叛逆,完成革命计,特在各省组织工农革命军,实行工农革命,打倒新旧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没收其财产,废除苛捐杂税及田租,工人占据工厂,农人占据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以解决土地问题。各省各县具由工会农会及兵士选举代表组织工农兵政府,而后组织全国工农兵政府,以办到根本解放工人农人及由贫民变成之兵士,而联合世界之工农兵,共同奋斗,消灭帝国主义,完成世界革命。凡我湖南工人农人,火速闻风兴起,在湖南革命委员会指挥之下,一致行动。切切此布。
团长 何举成
民国十六年九月二十九日
第二师第一团进驻县城后,何举成率团部机关人员驻城西濂溪学校,特务连驻守虎头寨,李运昌、范修之、范大澂等率一营开往土桥香垣村一带继续围歼何其朗余部。何举成把汝城农协人员新编成一个营,但该营缺乏训练,纪律涣散,加之连长何文元、农协负责人何亚奎等擅自离队回家,队伍走散不少。
9月30日,何其朗率宣抚团队长朱少达、保商队队长朱名山等汝城反动武装,分别向虎头寨和南门进攻。驻守虎头寨特务连战士连日奔波,疲惫不堪,连长何松林不敢迎战,以致战斗失利。部队只得分两路撤出县城,何举成率团部及三营向北撤至外沙梅木,李涛率二营向西撤至外沙磻溪。部队撤退时,将桂东县县长谢宪章、国民党汝城县清党委员何沛霖处决于虎头寨脚。后两路队伍分别经滁口、大山等地到达资兴与汝城交界的瑶岭会合,会合时部队仅剩200余人。其后,C.P驻汝城特别工作委员会、工农革命军第二师主要领导人任卓宣、陈东日、陈佑魁、武文元等也先后奉命离开了汝城。何举成、李涛等带领二师一团余部在人烟稀少的瑶岭大山里整训,后因给养不继,又遭受反动武装的“围剿”,部队处境极为艰难。为解决给养问题,部队遂在文明上庄一带设卡收税,并派叶愈蕃、何跃生等前往江西崇义上堡一带寻找朱德部队。
二、接受改编
1927年11月初,国民党第十六军中的秘密中共党员韦昌义来到瑶岭第二师一团驻地,告知何举成:朱德与国民党第十六军军长范石生谈判成功,并建立了合作关系,要求二师一团也接受改编,以便补充给养,保存革命力量。何举成与李涛等研究后,同意接受改编,并带领部队离开瑶岭开到广东乐昌东头街,正式改编为第十六军特务营,何举成任营长,黄文灿任副营长。同时建立了中共第十六军特务营支部,书记李涛,委员何举成。为了加强特务营与朱德起义部队的联系,朱德派滕代顺、蒋国杰等到特务营当副连长、排长;特务营也派欧阳焜、朱忠良等到朱德部队工作。中共汝城县委书记何日升、区农协干部范卓经常往来于各支部队之间,加强地方与部队的联系。
第二师一团改编为特务营后,驻扎广东乐昌、韶关一带,并负责第十六军军械仓库的守卫军务。其间,特务营一直同朱德部队保持密切联系,利用守卫军库之便,暗中给朱德部队输送了不少枪支弹药。同时,派何大修、刘光明等部队干部到仁化县协助当地发动董塘、粤北暴动,组建地方革命武装。
1928年1月3日,朱范合作之事被“告发”,朱德率部迅速脱离第十六军。中共北江特委及时向何举成发出“火速撤离第十六军”的指示。但何举成等麻痹轻敌,犹豫不决,未及时脱离十六军。
朱德率部离开第十六军后,曾指示何举成率特务营迅速脱走,但何举成未执行此指示。2月5日,朱德又派人给何举成送信,因信误投第十六军补充团,暴露了行动计划。当晚,中共北江特委在韶关东河坝召开特务营委会,决定特务营于次日早操时把部队拉出,赴宜章与朱德部队会合。6日凌晨,国民党第十六军以一个团的兵力,突袭特务营驻地(韶关明德女子学校),整个营区一时枪声四起。何举成、李涛等被枪声惊醒后立即指挥部队抵抗。由于情况突然,战士们仓促应战,加之内部有人出卖革命作了敌人的内应,营区一片混乱,数百名指战员在战斗中英勇牺牲,何举成跳楼负伤,后也中弹牺牲,时年30岁。在抵抗无望的情况下,部分指战员趁乱脱险。中共党员李涛、宋裕和、范修之、范卓、何翊奎、钟碧楚、叶繁之等在混乱中冲出了敌人的包围。
第十六军特务营惨遭围歼后,朱德、陈毅极为痛心。后李涛沉痛地总结了经验教训:“第十六军在上峰压力下,不敢容纳朱德所部,就更不可能容纳我们这个特务营。”“大家一再建议何举成利用早操或野外训练的机会把全营拉出去脱离国民党第十六军,与朱德部会合。但是,何举成认为,范军长已同意将特务营扩编为团,不至于对特务营采取行动。当时,特务营虽有中共支部,但党的集体领导制度又未建立,连支部会都没有开过,在全营干部强烈要求下,特务营曾在早操时拉出营区,但何举成在早操后还是下令把全营拉回,以致坐失良机。”②
三、汝桂秋收起义的历史地位
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第一团智取桂东、占领汝城,活捉了桂东县县长谢宪章和汝城清党委员何沛霖等反动官吏,打响了湘南地区秋收起义的第一枪,并处决了谢宪章、何沛霖等罪大恶极者,极大的震慑了反动势力。同时,宣布了桂东、汝城秋收起义成功,建立了汝城县苏维埃政府,颁发了《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第一团布告》,实现了中共湖南省委1927年8月19日制定的秋收暴动计划,对后来的武装斗争产生了巨大影响。“桂汝秋收起义连克两座县城,并建立了汝城县苏维埃政权,实现了中共湖南省委的起义计划,对湘南地区的武装斗争产生了重要影响。”
①引自《毛泽东军事文集》。
②引自李涛《忆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第一团》和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星火燎原》。
- 上一篇:一张珍贵的大革命时期农协会密函
- 下一篇:朱、范合作与汝城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