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庭珪与郴籍才子交游考
王庭珪(1079~1171)字民瞻,自号泸溪老人、泸溪真逸,吉州安福(今属江西)人。是两宋之交有着重要影响的诗人,政和八年(1118)登进士第。调茶陵丞,与上官不合,弃官隐居卢溪。绍兴中,坐讪谤,勒停,送辰州编管。秦桧死,许自便。孝宗时,召对内殿,赐国子监主簿,乾道六年(1170),复除直敷文阁。乾道八年(1172)病逝,终年92岁。有《泸溪文集》。王庭珪未满四十即弃官归隐,从事教育,培养了诸如杨万里等众多学子,是宋代有名的教育家。
王庭珪与郴州颇有渊源,不光为郴州留下诸如《谢张钦夫惠灵寿杖》、《送黄秀才序》等名篇,还为郴州古代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宣和四年(1122)王庭珪任郴州考试官,与众多的郴州学子结下了师生之谊,今可考的有三人。
何先觉,字民师,郴州桂阳县(今汝城县)人。少宏文博学,宣和四年(1122)试郴州贡士,时任考官的王庭珪异之,赞他为郴之杰士,并由此结下深厚的师生情谊,经常互通书信。何先觉后来登建炎二年(1128)进士第,绍兴中以左宣教郎、通判横州,累官知连州。乾道元年(1165)何先觉擢知复州,向王庭珪推荐了郴州学子黄秀才,王庭珪为此写下了《送黄秀才序》。
邹去非,郴州人,宣和四年(1122)试郴州贡士,邹去非为榜首,其虽满满腹经纶,然科举之路不顺,终其一生都未曾中进士,绍兴十三年(1143)邹去非去江西拜见王庭珪,王庭珪望着已渐年迈的邹去非,感慨万千,作有《送邹去非》一诗。
黄秀才,郴州人,王庭珪《送黄秀才序》:“黄子郴人也,不远数千里游学吾邑,民师以书先之,道其有志于学,夫自郴阳崎岖数千里至江西,诚有志于学者也。况子文行俱美,郴人视子已如沅江九肋龟,当于郁积穷困中,遂发而奋争奇以出,可乎?试以此示民师。”其序作于乾道元(1165),则黄秀才师从王庭珪当即此时。另王庭珪有《雪中赠别黄秀才》。
附:
送黄秀才序
背衡山南走八九百里,有岭平地突起,其高不知几千丈。郴之为州,倚领之北,韩退之尝谓中州清淑之气于是穷焉,盖天以此岭限南北,而清淑之气至是而不得过。气之所穷而不得过,必蜿嬗扶舆,磅礴而郁积。退之意其必有魁奇忠信材德之民生其间,而又未见也。余宣和庚子秋至郴考试贡士,见其山川之美实然,又见州之杰士何民师,宏文博学,今四十三年矣,近纔为复州守,其郁积之气尚未发见,岂其抱材隐而不出者耶?黄子郴人也,不远数千里游学吾邑,民师以书先之,道其有志于学,夫自郴阳崎岖数千里至江西,诚有志于学者也。况子文行俱美,郴人视子已如沅江九肋龟,当于郁积穷困中,遂发而奋争奇以出,可乎?试以此示民师。泸溪王某序。
谢张钦夫惠灵寿杖
九嶷连绵青未了,郴江擘出蛟龙吼。雷公霹雳搜岩幽,化为郁律黄蛇走。
飞电迸火出奇节,黄蛇起立僵如铁。携看玉女洗头盆,拄上九疑探禹穴。
莫挑马捶渡黄河,莫扣柴门阍者诃。但挂百钱时一醉,从教风雨湿渔蓑。
青钱学士方年少,年少羞为老人调。即看飞步上蓬瀛,别有青藜夜相照。
注:张钦夫即张栻,时为江淮东西路宣抚司书写机宜文字。
送邹去非
引:去非自清江来,求书往郴阳会贡籍,明年当赴省试。余宣和庚子岁作郴州考试官,去非时为榜首,今二十一年矣,感慨之余,作诗为别。
郴阳叼预校群英,二十年来一梦惊。
往日下帏搜俊异,见君落笔已纵横。
才高固可万人敌,志大欲图千佛名。
谁念先生今老矣,披蓑倚杖看岩耕。
- 上一篇:郴州史籍之中的疏误两则
- 下一篇:郴州骡马古道及其民歌民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