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船山履迹永兴留诗篇
我国明末清初伟大的爱国主义思想家、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夫之,晚年隐居衡阳石船山,世称船山先生。其学术成就巨大,对于天文、法历、数学、地理学均有研究,尤精于经学、史学和文学,特别是在哲学方面,他发展了我国传统朴素的唯物主义,其学术思想,对后代人影响极大,特别是对清末民国初期的湖南学界,包括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一批早期革命知识份子,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以至在长沙还出现过《船山学社》这样的学术团体。后来毛泽东同志于一九二一年八月在船山学社旧址的基础上,创立了"湖南自修大学",以传播革命思想。
王船山青年时代,正处于明王朝崩溃,全国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之际,社会极度混乱,为躲避兵祸,他跟随父亲流落江湖,中间曾多次履迹永兴。在他遗留的诗作中有确切记载。其一,见诸《姜斋诗集、三卷》:"便江李尔雅尊人隅先生,先君同谱挚友,乙酉夫之侍光君避兵于便,馆其宅上,尔雅方垂髫同待,近乃通向山中,为先兄志墓,侄敞修谢,因感杯寄讯:"菖风梅雨葛衣轻,曲砌雕楹藻阁清。两世弟兄联采舞,半残海岳看云生。啼鹃声隔郴江远,痤鹤铭支海眼倾。当日中原双辔绾,梦中还似忆瑶京。"(先君与震隅先生俩连辔赴都)"。按乙酉即顺治二年(公元一六四五年),其时,兵势正盛,社会十分动荡混乱,二十六岁的王船山陪同其父,为躲避兵祸而来到永兴,住在李尔雅家里,李尔雅号大朴,后于清康熙二十七年考中进士,为清初永兴学问名耆,世称义庄先生,其父与船山之父为"同谱挚友",故王李有通家之谊,此诗就王船山为追怀避兵永兴时,与李家的交谊而写寄给李朴大先生的。王船山《姜斋诗集、卷一》据载:永兴廖邓二君邀宿石角山僧阁,是侍先君及仲兄硿斋游处:"十月寒潭改,三年客艇过。画槛星影近,秋草夜霜多。急难迷原隰,飘零废蓼莪。郴江随似水,不与挽流波。"可见王船山曾多次泛舟便江,致有"三年客艇过"。为了反清复明大业,他四处奔走,八方串联,连为亡亲守孝的古礼都无法躬遵,至有"急难迷原隰,飘零废蓼莪。"船山之父殁于顺治四年(公元一六四七年),此诗约作于顺治五年至顺治六年之间,即王船山当时离家再来永兴,距父死不到三年。此期间也正是王船山忙于串联,组织抗清活动最频繁的时期。
石角山即现在永兴便江水电站对岸的鸡公山。山上原有真武祠,后因传曾显灵保佑清军,故康熙皇帝敕封为"佑国寺",并赐御碑,改山名为凤凰山。此地自古为永兴一大风景名胜之处。据明王圻《三才图会》地理二卷所载:"郴州……其山曰文明、曰仙母、曰石角。"并在角之下特注明"永兴石刻有天下奇观字。"王船山游踪所至,留下千古诗篇,永兴的风景名胜亦因之而增辉!
- 上一篇:那些避乱郴州的宋代诗人
- 下一篇:观音岩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