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龙智取桂阳郡
根据《三国志》记载:刘备自得了荆州、南郡、襄阳之后,决计南征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派张飞为先锋,先拿下了零陵,接着又派赵云领三千人马,径向桂阳进发。
桂阳太守赵范闻报,惊慌不已,对部下说:“常山赵子龙一身是胆,当年在长坂坡百万军中,七进七出,如入无人之境。我桂阳郡城背靠苏仙岭,前面一条郴江河,岭不高,河不深,战不能战,守不能守,还是开门投降为好。”赵范部下两个管军较尉,一个叫陈应,会使飞叉;一个叫鲍隆,曾在骑田岭射杀双虎。当时二人自持勇力,力主迎战。赵范执拗不过,只得依允。陈应出城迎敌,两马相交,战到四、五个回合,陈应拨马便走。赵云追赶,陈应用飞叉掷去,赵云眼快,接过飞叉。陈应见飞叉失灵,慌了手脚,赵云紧追一步,略舒猿臂,将陈应擒过马来,喝军士绑缚回寨。赵云对陈应说:“量你不是我的敌手,我今天不杀你,放你回去,说与赵范,早来投降。”陈应抱头鼠窜,回到城中。赵范见陈应狼狈回来,后悔不及,这才下决心,捧了印綬白旗,出城前往赵云寨中投降。
赵云待以宾礼、置酒共饮。酒至数巡、赵范开口说:“将军姓赵,我也姓赵,五百年前是一家。将军是真定人,我也是真定人,又是同乡。如蒙不弃,结为兄弟,实乃万幸!”赵云大喜,赵范小赵云四个月,便拜赵云为兄。第二天,赵范请赵云入城安民。安民已毕,赵范邀赵云入城饮宴。酒至半酣,赵范又邀赵云入后堂深处,洗盏更酌。赵云微醉,赵范突然请出一个妇人,替赵云把盏。赵云见这妇人一身縞素,有倾国倾城之色,便问赵范:“她是什么人?”赵范答道:“她是我的嫂嫂樊氏。”赵云以礼相敬。樊氏把盏毕,赵范命她陪坐,赵云婉言辞谢。樊氏走后,赵云问赵范:“兄弟二人对饮,何必烦令嫂把盏劝酒?”赵范笑着答道:“这里有个缘故。先兄逝世已有三年,家嫂寡居,不肯改嫁。我常劝她趁现在年纪尚轻,找个好的门户。她说,若得三件事兼全的人,方才嫁他。第一要能文能武,名闻天下;第二要相貌堂堂,威仪出众;第三条,还要与家兄同姓。你想天下哪有这样凑巧的?现在长兄你三条都合,家嫂有意与兄长订百年之好,不知兄长意下如何?”赵云闻言大怒,站起身来,厉声说:“我既和你结为兄弟,你嫂便是我嫂,岂可干这缺德的事!”赵范满目羞愧,说道:“我一片真诚待你,你怎么这般无理!”他的一双眼睛向左右一梭,露出杀机。赵云发觉,一拳打翻赵范,径出府门,上马出城去了。
当夜,赵范派陈应、鲍隆投赵云寨中诈降。设计让赵范引兵搦战,陈、鲍二人就阵上擒了赵云。陈鲍见了赵云,编了一套骗人的鬼话:说:“将军带怒出城,戳穿了赵范的美人计,明日天明,定会带兵前来攻城,我二人素与赵范不和,生怕无辜受害,因此夤夜出城,投靠将军。”赵云将计就计,置酒与二人痛饮,陈、鲍大醉。赵云命人将他们捆绑起来,传令说:“要害我的只有陈、鲍,与你等无关。你等听我行事,都有重尝。”众军士拜谢。当即将陈、鲍斩了,却教五百军士引路,赵云带一千军士在后,连夜到桂阳城下叫门。城上灯笼火把照看,果然是自家兵马,赵范不疑,急忙出城。赵云喝令左右拿下,大军浩浩荡荡开进桂阳城。
作者:李沥青 写于一九八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