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记的由来--日常杂用文体
(一)日记的由来--日常杂用文体
日记,是生活的记录。把自己一天中的所言、所行、所见、所 闻、所思、所感、选择其中最有意义的记录下来,就是日记。
日记这种文体,在我国产生较早。据汉朝刘向的《新序•杂事一》 载:“司君之过而书之,日有记也。”这说明记日记在我国已有两千多 年的历史。南宋伟大诗人陆游《老学庵笔记》也有“黄鲁直(庭坚) 有日记,为之家乘,至宜州犹不辍书”的记载。
在我国古代,日记是专门纪事的。日记的核心就是“记”。古籍 上曾指出:“‘记’者,纪事之文也。”宋代人真德秀说:“记以善叙事 为主……后人作记,未免杂以议论。”他认为“记”就是“记事”,不 宜兼有议论。而明代人吴讷则认为:“叙事之后,略作议论以结之, 此为正体;而虽专尚议论,然其言足以垂世而立教,弗害其为体之变 也。”这也就是说,某种以议论为主的日记,仍不失为“记”的变体。 真德秀认为,记录我国古代地理资料的《禹贡》为“记之祖”。吴讷 则引韩愈《画记》、柳宗元的游山诸记与欧阳修的《昼锦堂记》以论 “记”的正体和变体。当然,他们在这里所说的“记”,并不是按日而 记的“日记”,但就“记”的特性说,又包括“日记”在内。
日记的内容,是随着社会发展而演进的。按日而记,不能只停留 在记事上,它既可以叙事,也可以说理,又可以夹叙夹议。凡是当日 听到、看到或者想到的事情,以及一些议论、感慨,都可写人日记, 都可以作为日记的内容。因此,日记是一种容纳面很广,可以自由运 用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的多种表达方式的应用文体。
- 上一篇:日常杂用实用文体概说
- 下一篇:(二)日记的特性和功用--日常杂用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