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讣告的基本形式和写作要求--讣告
(二)讣告的基本形式和写作要求--讣告
讣告有三种基本形式,即一般式、公告式和新闻报道式。
1.—般式。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①在开头一行的中间写“讣告” 二字,或在讣告前冠以死者名 字,如:X X X讣告。字体要略大于正文的字。
②写明死者的姓名、身份、因何逝世、逝世的日期、地点、终年 岁数。终年也有的写为享年,意思是说享受过的有生之年。终年则指 死时已活到多少岁。享年,一般用于自己的长辈或人们所敬重的老 者。终年的用法较广泛,不带有感情色彩。
③简介死者生平。这是指死者生前重大的、具有代表性的经历, 并不是履历表的复写。
④通知吊唁,开追悼会的时间、地点。
⑤署明发讣告的个人或团体的名称,以及发讣告的时间。
例一:
鲁迅先生讣告
鲁迅(周树人)先生于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九日上午五时二十五分 病卒于上海寓所,享年五十六岁。即日移置万国殡仪馆,由二十日上 午十时至下午五时为各界瞻仰遗容的时间。依先生的遗言:“不得因 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除祭奠和表示哀悼的挽词、花圈等以 外,谢绝一切金钱上的赠送。谨此i卜闻。
鲁迅先生治丧委员会 蔡元培、内山完造 宋庆龄、A•史沫特莱 沈钧儒、萧三、曹靖华 许季苐、茅盾、胡愈之 胡风、周作人、周建人
注:原文竖排,无标点。应当说明一点,这里未署明发讣告的时 间,是因为讣告刊载在报纸上,而报纸发行的时间是一目了然的。
例二:
讣 告
原XX市政治协商委员、XX市文史馆员XXX先生,因病医治 无效,不幸于198x年x月x x日上午十时二十五分逝世,终年八十 五岁。今定于198 x年x月x日下午在x x火葬场火化,并遵照x x x先生遗愿,一切从简。特此讣告。
X X市政治协商会议启 X X市文史馆
一九八X年X月X日
例三:
先母王二妞,于X年X月X日病逝于X县X街X号。享年八十一 岁。兹定于X月X日X午X时在X X火葬场火化,并举行追悼会。谨
此讣闻。
李怀银哀告
讣告的语言要求准确、简练、严肃、郑重,以体现对死者的哀 悼。有人觉得这样写过于平板,于是在最后写上“欢迎各位光临(参 加)”,这就失去了讣告的严肃性,显得很不庄重。
现代的书面语与五六十年前的书面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尤其在 应用文体方面更是如此。这是因为现代书面语要求与口语尽量保持一 致,文字要写得明白如话,让人一看就懂。另一方面词汇随着时代的 发展变化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有的是新生的,如“五讲四美”;有 的已经陈旧,自然应被淘汰了。如“先考”(已去世的父亲)、“先妣” (已去世的母亲)以及“讳”等,现代汉语中已不多见。“考”、“妣” 早被“父”、“母”代替。“讳”字就更有封建色彩。在封建社会,臣 下不可直呼君王的名字,否则就是犯上。儿女也不可直呼长辈的名 字,否则同样是忤逆不孝。“讳”就是“避讳”的意思,在父母的名字前加“讳”,也带有封建礼教色彩,现早已废除。
2.公告式。这种形式的讣告比一般式讣告要隆重、庄严得多。 这种讣告往往是根据死者的职务、身份,由党和国家或一定级别的机 关、团体等作出决定发出的,它往往由公告本身及其它文件(消息) 共同组成。事实上,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讣告。在内容上与一 般式讣告基本无异,但在结构安排上有显著不同。这样做是为了显示 其性质的庄严隆重。这类讣告的写法:
①公布逝世的消息。内容包括:
a.写明“公告”的发出单位名称及“公告” 二字,这与“讣告” 不同的是,“公告”前冠以发出单位名称,而“讣告”前则写的是死 者的姓名。
b.写明死者的职务、姓名、逝世原因、时间、地点以及终年岁数。
c.有对死者的简单评价和哀悼之辞。
d.署明公告时间。
以上公告虽然不是由治丧委员会发出的,但却是讣告中不可缺少 的组成部分。
②治丧委员会公告。这是讣告的核心部分,包括:
a.往往用粗体大写字写明“x x x同志治丧委员会公告”字样。
b.对丧事的安排及具体要求。
c.署名公告的时间。
③公布治丧委员会名单。
以上三个文件往往同时发出。
例: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宣告:我国爱国主 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杰出的国际政治活 动家、卓越的国家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中华人民共和 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宋庆龄同志因患慢性淋巴细 胞白血病,于一九八一年五月二十九日二十时十八分在北京逝世,终 年九十岁。
宋庆龄同志的逝世,是我们国家和全国人民的巨大损失。决定为 宋庆龄同志举行国葬,以表达我国各族人民的沉痛悼念。
宋庆龄同志治丧委员会已经成立。
我国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卓 越的国家领导人宋庆龄同志永垂不朽!
一九八一年五月二十九日 宋庆龄同志治丧委员会公告
为了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我国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 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杰出的国际政治活动家、卓越的国家领导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副委员长宋庆龄同志的深切哀悼,现决定:
一、五月三十一日至六月二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吊唁。中央党 政机关、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北京市各方面的负责人、各方面的 群众代表以及外国驻华使节和在京的国际友好人士,参加吊唁,瞻仰 遗容。
二、六月三日下午四时在人民大会堂大礼堂举行追悼会。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转播追悼会的实况。
三、从五月三十日至六月三日,在北京新华门、天安门、外交部 和我国驻外使领馆及其他驻外机构均下半旗致哀,六月三日举行追悼 会的当天,全国下半旗志哀,同时停止娱乐活动一天。
四、依照我国惯例,不邀请外国政府和友好人士派代表团或代表 来华吊唁。
特此公告。
一九八一年五月—十九日 宋庆龄同志治丧委员会名单
宋庆龄同志治丧委员会名单(三百九十二人,以姓氏笔划为序。)
(略)
3.新闻报道式。这种形式常作为一则消息在报纸上公布,旨在 晓谕社会。内容和形式都很简单。
例: 孙x同志逝世
X X X X X厂党委书记孙X同志因病于一九八一年七月二十四日 逝世,终年七十岁。
孙X同志一九三三年一月参加革命工作,一九四三年一月加入中 国共产党。
这从内容上看,虽未写明是讣告,但它分明是专为报丧而发的消 息,我们姑将它当作讣告中的一种形式。
以上三种形式,最常见、最通用的是第一种。另外应注意的是, 凡讣告用纸的颜色,根据中国传统习惯不用红色,一般用白纸,上书黑字。
- 上一篇:(一)讣告的由来--讣告
- 下一篇:(三)讣告实例--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