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应用写作 > 法律文书写作 > > 详细内容

法律文书安排结构的方法

法律文书的结构是指法律文朽的构造方式,也就是指法律文 书的撰写者根据自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根据主旨的需要和文件 的要求,在行文中对材料所作的组织和安排。毫无疑义,制作任 何种类的法律文书,其目的都是为了表达主旨,因此,法律文书 的结构也必须服从主旨的需要和要求,即怎样对主旨表达有利就 安排怎样的结构。:
 
(一)法律文书开头的方法
 
法律文书的开头是指法律文书开始的部分,它是法律文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文书的开头应开门见山,一开始就叙述或阐 明文章的主要内容。具体来说有如下几种方法:
 
1.说明式
 
文书一开始就说明当事人的身份等情况,然后再叙述主旨或 其他有关的材料。
 
2.结论式
 
文书一开始就把结论或者主要内容展现出来,然后分别叙述。
 
3.引用式
 
文书一开头就直接引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或政策作为撰写 的依据,然后展开主要的内容。
 
4.目的式
 
文书开头用目的复句说明写作的主要目的。
 
文书开头的方式虽然有所不同,但都能清楚明白地交待其主 要内容、基本精神和主要目的:
 
(二)法律文书结尾的方法
 
法律文书的结尾是法律文书的撰写者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 案件的事实所下的结论或者作出判断,法律文书结尾的方法有如 下几种:
 
(1)将案件的处理结论作为结尾,以利于贯彻执行;
 
(2)对全文进行总结,使阅读者对文书的内容有一定完整的 印象;
 
(3)清求领导对文书的内容审查、批淮,以便实施;
 
(4)强调文书主旨的重要作用,以引起领导和群众的重视;
 
(5)提出建议,希望有关申位对文书内容认真考虑并接受建议。
 
总之,法律文书的结尾要干脆利落,言简意赅,富有力量。
 
(三)过渡的方法
 
所谓过渡,是指法律文书上下文、前后文之间的衔接。过渡 在法律文书的行文中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涉及到内容的连贯, 同时也涉及到结构的连贯,因而它在行义中起着桥梁的重要作 用。
 
法律文书由总到分、由分到总时需要过渡。例如,起诉书在 总地叙述案由后,通常用“现查明犯罪事实如下”这一语句过 渡。不难看出,使用这一过渡句由总到分,从概括到具体,十分自然。又如,辩护词苜先概括地叙述接受委托和接受委托后所做 的工作,接着笔锋一转,“我发表如下辩护意见”“下面谈谈我 的几点辩护意见”、“提出如下意见,请合议庭注意”等;或者是 提出总的辩护观点后,用“理由如下”过渡。这些过渡句自然地 引出了下文,既流畅,又得体。 *
 
内容由叙述转为议论时需要过渡。例如,判决书在查明事实 时用“本院认为”,自然地转到了阐述理由的段落,给人毫无 “断痕”的感觉。由理由转入结论时需要过渡。例如,判决书中 “根据……,判决如下”,水到渠成地引出了判决结果。
 
总之,法律文书的过渡,一般使用程式化的方法,即大都采用比较固定的语句过渡。
 
(四)照应的方法
 
法律文书的照应是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所作的有意识的有计 划的强调和反复,即瞻前顾后,前后呼应,前面提到的问题,后 面有交待;后面反映的事情,前面有伏笔。照应在法律文书中也 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使文气贯通、脉络分明、连接紧密,给人以 浑然一体的感觉。
 
1.开头和标题照应
 
例如xx人民检察院公诉意见书一开头就与标题相呼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X条的规定,我们受X XX人民检察院的指派,代表本院以国家公诉人的身份,出席法 庭支持公诉。现对本案证据和案件情况发表如下意见,请法庭注 意。”
 
2.结尾和开头照应
 
例如xx人民检察院的刑事抗诉书写道:“XX市XX区人 民法院于1998年7月31日以(1998)法刑字第158号对被告人 宗x x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经本院审查认为,一审判决 对被告人宗xx的部分犯罪事实应当认定而未予认定,导致适用 法律不当,量刑畸轻。”结尾写道:“综上所述,本院认为,被告 人宗x x采用虚构事实手法诈骗他人1.5万元,数额巨大,应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予以惩处。一审 判决在认定犯罪事实和适用法律上均属不当。根据《中华人民共 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一条之规定,特向你院提出抗诉。” 不难看出,这种首尾照应有力地突出了主旨的表达。
 
3.围绕一点反复照应
 
一份刑事申诉状写道:“刘x平根本不存在拦截和挑衅的事 实。判决书说修建队书记要去医院看病,刘x平进行拦截和挑 衅,这与事实不符。事实是,我母亲多次去找x x镇修建队要求 解决工作问题,均遭到修建队队长袁x x的殴打。为此,我母亲 找到区委和xx法院,但都未作处理,仍叫我母亲找修建队书 记。2000年6月19日我母亲找到书记杨x x后,又遭到杨x x 的打骂。然后杨xx要坐卡车离开医院,我母亲拦车不让上,因 此杨x x又打了我母亲。问题还没有解决,但是他们强行把我母 亲拉开,把车开走了。我和我母亲也去医院了。在这个过程中刘 x平带我母亲回家吃饭,彭xx用从仓库拿出的三棱刮刀,一刀 剌在刘x平的心脏上,然后穿过公路逃跑了。刘x平只身一人,而彭X X他们人多势众,刘X平根本就不存在拦截和挑衅的事 实。”显而易见,这段文字紧紧围绕“拦截、挑衅”这一点进行 了多次照应,十分有效地增强了说服力。
 
(五)安排层次的方法
 
层次是法律文书安排材料、表现思想的层次和次序。任何事 物都有它发展变化的阶段性,案件也同样如此。在法律文书中将 案件的这种发展变化用文字表达出来,这就是层次。不同的仲裁 有不同的层次安排方法,法律文书安排层次的方法也是各种各样 的。
 
1.以案件发生、发展、变化的时间推移为顺序来安排层次
 
例如:
 
1998年5月16日下午3时,被告人唐x x闯进刘x x的办 公室,先是质问刘x x为何要在大会上批评他。刘x x回答批评 是为了教育他,唐x x当即破日大骂刘x x。刘XX警告唐XX 不要骂人。唐xx立即拔出匕首朝刘x x胸膛刺去,刘XX当即 倒地死亡。
 
这段文字叙述了唐xx的犯罪过程,完全是按照时间先后顺 序来安排层次的,十分清楚明白。
 
2.以空间的变化,即地点的变化来安排层次
 
例如:
 
1999年4月15日晚9时左右,被告人邱x x身带匕首一 把,伙同被告人甘x x、赵x x骑两辆摩托车沿x x公路南行, 至x x x路段等候拦截妇女。当未婚女青年兰x x与其恋爱对象 苏xx骑车经过该路段时,被告人上前将兰与苏截住。他们将 兰、苏劫持到xx桥的小山上,被告人邱x x将兰xx拉到树林 中,将兰XX按倒在地,实施了强奸行为。
 
文中以三个地点的变化,写出了被告人实施犯罪的全过程,线索明晰。
 
3.一人犯数罪的案件以罪行的轻重安排层次
 
在一人多罪的案件中,首先将重罪安排一个层次叙述,然后 将轻罪安排一个层次叙述。这样安排层次可以起到突出重罪的作用。
 
例如:
 
1998年7月16日下午3时左右,被告人杨x x身藏铁锤来 到白xx的办公室,他首先佯装向白x x承认错误,并赔礼道 歉,接着乘白x x不备,从身上拿出铁锤朝白x x连续敲了数 锤,致白X X当即死亡。
 
1998年5月25日晚10时许,杨X x携带螺丝刀,来到x x路35号宿舍,用螺丝刀撬开了房门,翻箱倒柜,盗窃房主人 民币3500元
 
这两个层次叙述了杨x x的两起犯罪事实,尽管盗窃犯罪事 实发生在前,但为了突出重点,因此将故意杀人这一重罪的犯罪 事实放在前面叙述。
 
4.既有共同犯罪又有单独犯罪的案件,按照先写共同犯罪、 次写单独犯罪的方式安排层次
 
例如:
 
被告人赵X x、王x x于1998年5月16日晚10时左右, 窜入本村农民郝x x家。他们见郝x x家只有郝x x的妻子邱x x在家,顿起淫念。赵x x从背后一把抱住邱X X,王XX则用 毛巾堵住邱xx的嘴巴,然后他们将邱xx抬到床上,轮奸了邱X X 。
 
被告人赵x x自1997年5月以来,还多次盗窃本村和邻村 村民的财物,先后作案十余次。共盗窃黑白电视机1台,小型收 音机4台,自行车3辆,人民币1500余元。除电视机和收音机 被查获外,其余赃物均被其变卖成现金,连同人民币全部挥霍。。”
 
5.依照纵横的方式安排层次
 
民亊案件的法律文书,可先安排一个层次进行纵的叙述,写 明案件的来龙去脉,然后安排一个层次进行横的叙述,揭示矛盾 或争执的焦点。
 
例如:
 
1996年5月我借款15万元购买三室二厅住房一套,当时我 丈夫在医院住院,他表明态度,住房归我所有,他的父亲李x也 声明住房他绝对不要。1996年8月,我丈夫因病死亡。1997年 元月我与人合伙开了一间饭店,1998年6月,我用賺来的钱还 清了购房时的全部借款。
 
事实表明,住房完全系我个人财产,不属于夫妻关系存属期 间的共有财产。这是因为事前是我个人借款购买的,事后又是我 个人用赚来的钱偿还的,因此李x无权主张将我的房产作为遗产 分割。
 
以上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叙述了房产的来源,即房产的来 龙去脉。第二个层次揭示了矛盾的焦点,即房产应归我个人所 有,李x无权主张将其作为遗产分割。脉络清晰,具有一定的说 服力。
 
6.按照并列方式安排层次
 
这种安排层次的方法是指法律文书中所安排的层次关系是互不统属的平等的并列关系。例如,某份诉状的事实与理由部分安 排了三个层次,即“合同非法”、“被告违约”、“梨价过高”,这三个层次分别从三个不同的方面阐述了理由,有说服力。
 
7.按照递进的方式安排结构
 
所谓递进,是指法律文书各个层次之间是一种层层推进的关 系,即前一个层次是后一个层次的基础,后一个层次是前一个层 次的发展。例如判决书的正文部分首先叙述事实,然后阐述理 由,最后是写明判决结果。这就是按照递进的方式来安排层次的,一层紧扣一层,层层深入,极富逻辑力量。
 
8.按分总的方式或者总分的方式安排层次
 
这种层次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分与总或总与分的关系。例如某 人民检察院的一份公诉意见书,首先总说,被告人李xx目无国 法,在光天化日之下杀害索然无辜群众,在群众中造成了极坏的影 响,因此,为了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被 告入李X X必须绳之以法。然后分述,被告人李X X的手段极其 残忍,情节极为恶劣,后果非常严重。最后总结,被告人李XX 的行为严重地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破坏了社会治安秩序,手 段极其残忍,情节极为恶劣,因而必须依法从严惩处。行文由总 到分,再由分到总,十分明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