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衣食住行 > 母婴健康 > > 详细内容

“隔代教养”不得已还是不负责?

中国传统文化中四世同堂、儿孙绕膝是件很美好的事情,是家庭生活中彼此温暖、合理互助的一种形式。现在,绝大多数老人都会帮子女照看孩子,这既是传统文化的延续,也是家庭成员间很现实的关怀。

但现实是,隔代帮忙现在已然发展成为了隔代抚养,现在发展成了年轻父母因为各种原因(就业、进修、求学、经商等)无暇照顾子女,不得不把孩子的教育和生活的主要或全部责任交由祖辈的教育现象。

隔代教养的存在甚至是在中国习以日常,其实是有很多原因。

1.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隔代教养是一种责任与义务。


△△△2016春秋新款,女宝宝秋装,0-1-4-5岁女童外出服,纯棉舒适,碎花百搭。

一开头就提及过了,“含饴弄孙”是大多数中国老人的心愿,他们都较愿意帮助子女照顾孩子,久而久之,老人带孩子,甚至成为了义务。

2.受社会竞争的影响,隔代教养是一种必需和无奈。

社会竞争激烈的今天,年轻一代父母处于生计和发展的需要,需要把更多的时间去投入到工作事业中,自然照看孩子的时间就少。如果是请保姆,经济压力会更大,在这样的情况下,老人不得不为孩子千里迢迢的从家乡来到城市,为年轻一辈更好地打拼提供支持。


△△△婴幼儿童装,春秋套装,宝宝加绒套装,0-1-3-4-5岁韩版女童两件套,简约款式,背部开扣,实用,方便宝宝穿脱,胸口卡通立体绣花工艺,萌动又可爱。

3.受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隔代教养成为一种自然趋势。

计划生育,造成了大量的独生子女父母。独生子女政策的普及化加快了隔代教育的兴盛。祖辈基于对自己血脉延续的注重、对传宗接代者的期盼、对“独”气未尽的子女的担忧,因而强烈而主动地负起隔代教育之责。


△△△哈咪奇男宝宝外套,春秋装,纯棉连帽,男女童开衫长袖上衣,适合1-3岁,优质纯棉,拉链+连帽设计,柔软舒适。

4.受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农村隔代教养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日益壮大的农村留守部落,对隔代教育的蔓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广大农村,隔代教育已经成为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这些留守儿童的绝大部分的抚养都是是隔代去照顾。


△△△七彩猪秋季童装,男童秋冬装,2016韩版,潮童运动卫衣三件套。

作为一种特有的国情,事实证明,隔代教养虽然对于孩子存在着一定的优势,但是从整体上看,其负面影响是大于正面影响的。

1.溺爱孩子,阻碍孩子自我成长

隔代亲,这话其实很能体现出了长辈和孙辈之间的相处状况了。所以可以对自己的孩子严格,但是对孙子孙女,那是全部的爱。过分关注,以至于事事代劳,处处迁就,导致孩子出现任性、依赖性强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等问题。


△△△《韩国家庭亲子教育》全套10册,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婴儿故事书,0-3早教书,幼儿认知书籍,婴儿好习惯绘本,早教绘本,韩国家庭亲子教育。

2.亲子隔阂,引发情感危机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亲人,如果父母长期不能陪伴在身边,孩子从小被长辈代打,内心会产生一种孤独感,有严重的甚至会有“被抛弃”的阴影,进而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 【德国儿童图书大奖】小狐狸绘本塑封6册,儿童宝宝亲子情商早教启蒙、睡前故事图画书籍,0-2-3-4-5-6-8岁, 欧洲绘本大奖,儿童情商培育,风靡全球。

而且,长期跟老人生活在一起,习惯了长辈的袒护和迁就,会养成很多坏习惯。但跟自己父母一起生活时,父母如果严格要求,很容易产生隔阂和对立情绪,会让亲子关系疏远。

3.观念老化,妨碍孩子个性发展


△△△0-3岁低幼绘本——《幼眼看世界系列》套装全15册,幼儿认知专属绘本,宝宝看世界、关注孩子个性发展,鼓励孩子大胆做自己,大豆油墨印刷,安全环保。

大部分祖辈教育理念比较落后,对于很多事情会大惊小怪,会阻止儿童去探索和尝试,再加上,老一辈的如果文化水平有限,看待事物比较死板,教育孩子,长期会阻碍孩子的独立,导致孩子缺乏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

4.体力与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孩子需求

从孩子学会走路开始,2岁以后,其实长辈满的身体素质已然不能满足很多需求。无论是知识面,还是运动方面,对于身体机能逐渐下降的祖辈来说是强人所难或难以为继的。在监管上,如果孩子比较调皮,很容易监管不利,出现一些不好的后果。

其实小编觉得,在隔代抚养的问题上,长辈和年轻父母互相克制一下,毕竟2者的矛盾集中在如何养孩子的身上。切记,都别在孩子面前产生情绪冲突。


△△△德国hape积木玩具,60粒大颗粒积木,适合1-2-3-6岁宝宝,益智儿童玩具,男女孩婴儿,木质木制头,健康环保,安全无害。

面对一些问题,祖父母要遵从父母的角色和意见,否则孩子容易摇晃。而作为80后父母,应该更多地承担作为父母的角色。有条件的,尽量将孩子养在身边,父母负责日常的起居生活事宜,而父母空余时间多陪伴、教导。3岁以前,父母最好每天能有3个小时专心陪伴自己孩子的时间。

针对一些关于孩子的日常生活上的矛盾,大家可以心平气和地讨论,彼此达成协议。最好能先了解儿童的成长阶段和需求,而非简单化地使用新的或者旧的育儿方法。任何时候都不要在孩子面前产生情绪性的冲突,此时孩子会无法平衡自己。如果可以心平气和地谈,没有关系,但如果出现情绪冲突,双方应该马上结束,再找合适的时机讨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