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群众路线的现实问题与机制构建
一、群众路线简述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主要的活的灵魂,指的是坚持一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并践行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发展依靠群众的工作方针。一切为了群众是共产党开展一切工作的最终目的和最主要的出发点,党将人民利益的实现放在首位,努力做好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使人民的利益得到最大的实现。一切发展依靠群众是党不断奋斗的力量之源,其要求党在各项工作中都要充分依靠群众,并有效的组织群众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遇到的各种难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说的是各种方针政策的制定要广泛的征集群众的意见,以使其不断的完善,从而提高其适用性,进而更好的服务群众。在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充分发挥出人民群众的作用,创造出辉煌灿烂的历史。
二、群众路线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形式主义现象的时有发生致使群众路线不断削弱
形式主义就是某些领导只注重表面工作而回避本质问题的解决,以从中获取某些好处。有的党员干部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因而弄虚作假的情况频繁出现;有的人在领导面前不上报实情,对问题避重就轻,对成绩却大夸其词;有的人不断的搞各种形象工程就是为了突出自己的成就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使得群众路线的落实受到严重的阻碍,导致党的良好形象受损。
(二)贪污腐败现象的时有发生与群众路线相悖
腐败现象的出现严重破坏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因此为了更好的维护群众利益,就必须要制止贪污腐败现象的出现,但是由于对权力行使的公开度以及透明度不够,导致监督力度不够,使某些党性不强的官员出现贪污受贿、徇私舞弊的行为,与党坚持的群众路线出现极大的偏差,增加了群众路线落实的难度。
(三)社会矛盾的突出导致群众路线的较大缺失
在我国社会的转型期间,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问题的出现使得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群众路线也出现较大的缺失。有较大一部分的领导干部在完成某些工作的时候并未真正了解群众的心声,考虑人民的利益,群众工作也做得不到位,因而引起群众激烈的反对,使得危害公共安全等行为的不断出现。
(四)官僚主义的盛行与群众路线不相符
官僚主义的存在对群众路线的实现具有极坏的影响。有的党员干部不以客观规律为前提,在作重大决策的时候也未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及建议;有的干部存在极为严重的官僚作风,做决定的时候主观主义也极为严重,这些因素的出现导致作出的决策与群众的利益不相符,使得党和群众的关系遭到破坏。
三、群众路线相关长效运行机制构建的有效途径
(一)对党员进行科学的群众路线思想教育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群众意识的增强,群众路线的思想教育也显得更为重要。对党员进行有效的群众路线的思想教育是确保群众路线相关长效机制得以顺利构建、有序运行的基础,因为只有党员在各项工作中都充分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方针,将群众路线当做自己工作的中心,才能构建良好的机制,从而促进相关工作的顺利完成。在深化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更是需要对党员干部进行群众路线的思想教育,教育党员干部全心全意的为群众谋福利,尽可能的为人民办实事,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建设得到不断的推进。针对党员的群众路线思想教育问题,党的“十八大”主要围绕党的纯洁性以及先进性,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群众路线的思想教育活动,这是顺应历史发展以及群众需要党的建设的关键部署,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不断完善群众路线相关长效运行机制
想要使群众路线更好的贯彻到党的日常工作当中,有效的开展群众路线的思想教育工作,就要建立健全的相关长效运行机制,使群众路线的制度化、公开化以及经常化、合理化得到不断的增强。要完善群众路线相关长效运行机制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首先,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取的工作方针当做群众路线相关长效运行机制构建的根本方法,并将这一方法在实践当中加以完善,从而使之更好的为党的建设服务。其次,要将群众当做一切工作的核心,保证各项工作的展开都围绕人民群众进行,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将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依靠群众的力量,坚决制止脱离人民群众现象的出现,以为长效机制的构建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最后,将党的正确方针及主张有效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为意识,从而确保党的工作得以较好的落实,实现党与人民的密切联系。
(三)以群众路线为根本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
党的作风建设的成效直接关系到群众路线的能否得到应有的落实。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关键是保持党和群众的紧密联系,主要关注的内容是党的思想组织文化的教育以及培养。作风是共产党员的内在精神以及外在表现、群体精神以及个体风貌的有机统一,是党在长期的实践、奋斗中形成的反映党的精神面貌、思维方式以及领导方式等的组织文化特性,对党的持续发展及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定期组织党员进行群众路线的思想教育、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制对党员的作风进行有效的监督、坚决制止享乐主义以及官僚主义的出现等都是进行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有效方法。党在作风建设的过程中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的建设方法,才能提高党员干部的作风意识,促使作风建设取得良好的成效。
(四)建立健全的人民群众监督制度
党员干部肩负着服务人民,建设和谐社会以及复兴中华的重要使命,这需要广泛的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并接受来自群众的监督,只有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才能尽可能的防止党员干部出现懈怠、腐败的现象,从而加快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使党员干部更好的服务群众。要建立健全的人民群众监督制度就要:对党员干部的各项重大决策实施有效的监督,并对决策的原因、影响因素及依据进行全面的了解,以更好的完成监督工作;人民群众通过代表大会等机关对领导的决策进行监督,以提高其决策的合理性及适用性;对党员干部的作风给予有效的监督,如有问题要及时上报相关机关部门;对党员干部的相关工作实行监督,以便对党员干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
四、结语
总而言之,群众路线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方略,要使中国更加富强,使中华民族长久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共产党就一定要将群众路线较好的贯彻落实到各项实际工作当中,做到一切发展依靠群众,一切发展为了群众,并主动接受来自群众的监督,才能使人民群众支持党的事业,进而促进社会的安定、国家的发展以及民族的复兴。
- 上一篇:浅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对高校党建的指导
- 下一篇:“作为区域研究的日本学”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