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郴州风采 > 网络上的桂东 > > 详细内容

毛泽东在寒领界的战斗

作者:邓旭雄
源自桂东新闻网

一条像巨龙蜿蜒盘旋正在修建的炎汝高速公路,隧道从桂东县沙田镇径口村“寒领界”山脚川脉钻过进入开山,“寒岭界”隧道全长4.1公里。

 在冰冷刺骨的日子,笔者前往了解搜集一代“伟人”毛泽东率部亲自指挥在“寒领界”与国民党反动派汝城县地主武装“宣抚”团团长何其朗部进行过的那场战斗,时隔85年之久一些老人回忆起来至今记忆犹新。

 据1956年2月12日在彭德怀部退役的沙田镇径口村禾塘组今年84岁高龄的罗道森老人回忆,(他听一些长辈和父亲进过,其父在毛泽东率部亲自指挥在“寒领界”与国民党反动派“宣抚”团团长何其朗部打仗时为红军当过向导。 )1928年3月,一个头戴斗笠,身穿长衫,嘴巴下有一个黑痣,身材魁梧的人,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从井冈山来到桂东,接应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暴动武装。部队驻扎沙田后,军民打成一片,老百姓把吃的用的拿出来送给红军,红军向老百姓问寒问暖,亲切交谈。后来老百姓才知道那位经常和他们拉家常慈祥高大伟岸的人就是“伟人”毛泽东。

 毛泽东率部在桂东期间访贫问苦,在沙田万寿宫召开各区、乡、村工农兵代表和赤卫队负责人会议和群众大会,并号召大家坚持武装斗争,展开土地革命,建立工人、农民自己的红色政权,打击消灭了一些罪大恶极,血债累累的地主恶霸,开仓放粮救济劳苦大众,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战士和群众的斗志,红军在沙田时深受百姓爱戴。4月3日,在桂东沙田老虎冲36担丘,毛泽东亲自制定,并向红军指战员颁布了著名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来发展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它的制定,是我军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从此桂东沙田这一光辉的名字也载入了我军光荣史册。 同年4月6日,为牵制粤北国民党军队疯狂进犯,掩护湘南起义部队及时转移不受国民党军队阻击追赶,毛泽东决定率领红军离开沙田,向汝城一带挺进(当时称桂阳),当进入径口时侦察兵火速来报,说“寒领界”发现国民党部。原来,国民党汝城“宣抚”团团长何其朗知道毛泽东率部南下必经“寒领界”,早已率兵千余人在“寒领界”险要地段修筑了工事,进行布防,日夜防守,妾图阻止红军向南进军。经过指挥了不知多少大大小小战役,久经沙场的毛泽东不慌不忙,觜里叨着烟吐出一圈烟雾,沉思片刻,胸有成竹部署战斗。当地老百姓听说毛泽东率领红军要在“寒岭界”与国民党打仗,立即生火煮饭送给红军吃,当时40出头的禾塘组罗大轮等人自告奋勇为红军当向导抄近路围剿国民党反动派何其朗部。

 “寒领界”位于沙田南部,是南下汝城的必经“羊肠”小道。这里山峦叠嶂,道路崎岖,两旁石山峡峙,陡如刀削,地势十分险峻,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毛泽东亲自指挥战斗,采用左右迂回包抄,正面进攻个个突破战术,以一营二连为石翼,从右边和洞坳突击包抄,一营一连和三连为左翼,自左边老虎坳进攻围歼,三营为主力,从正面进攻,直取“寒岭界”凉亭坳。湘赣边游击队为机动兵力,紧密配合战斗。清晨7时许,“寒岭界”由于山高大雾迷漫,能见度很低,难分敌我双方,几经交火后,红军趁着迷雾,悄悄接近国民党何其朗部,并将其围了个水泄不通。此时国民党何其朗部正在吃早饭,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情况。红军前锋部队趁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活提两个敌哨兵。

 红军发出进攻信号,顿时枪声大作(其实是毛泽东叫群众在炼油桶里放鞭炮配合战斗,为革命斗争节省子弹。),高喊缴枪不杀,三路红军同时向敌阵地猛烈攻击,国民党反动派何其朗部见势不妙,丢下饭碗炝惶向汝城一带逃窜,毛泽东率领红军乘胜追击,打的国民党何其朗部丢灰弃甲,鬼哭狼嚎。据说“寒岭界”战斗结束后,毛泽东率领的红军陆陆续续,两天两夜大队人马从“寒岭界”经过。毛泽东率领红军亲自指挥在“寒领界”的战斗,夺取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后的第一个胜利。

 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寒岭界”率领红军并亲自指挥和国民党何其朗部战斗的历史故事,在即将通车的炎汝高速公路,每当车辆驶进“寒岭界”隧道时,乘客将听不到阵阵紧密枪声,吹号冲锋呐喊声,缴枪不杀高喊声,但留下的是美好永恒回忆……

毛泽东在寒领界的战斗
 
毛泽东在寒领界的战斗
 
毛泽东在寒领界的战斗
 
毛泽东在寒领界的战斗
 
毛泽东在寒领界的战斗
 
毛泽东在寒领界的战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