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东人文之郭名德的惬意愉悦的桂东童谣
“打掌掌,赛禾场;蒸缸酒,讨婆娘。讨介婆娘矮得得(矮得很),煮到饭仔烂没没(烂得很)。一边烂,一边硬。和尚食了拜台脚,老司(道师)食了吹牛角;鸡婆食了打咯嗒,鸡公食了嗒嗒啼;喜鹊食了尾巴长,老鼠食了沿栋梁……” 一天上午,回到普乐东水老家。路过一乡亲家门口,见门坎上一位老奶奶抱着小孙子,轻轻地用手拍着那娃小手,边击掌边用客家话念唱。拍得那娃笑起象一朵花。 老奶奶没注意我的到来,一首一首接着往下唱:“跳手手,和(去)人家。夹块肉,接老爹(捎回爷爷吃),老爹唔(不)要,躲在门背扎实叫(哭声不停)。” “吊(鸟)崽仔,尾巴拖。冒爹冒娘跟哥哥,哥哥喊俺食饱饭,嫂嫂嫌俺食得多”又“吊(鸟)崽仔,啄苦珠(栗),没爹没娘跟满叔,满叔要俺食饱饭,满母(婶)咒(骂)俺涨肚鬼” 哟,你看这童谣还多么有趣,我被这充满了童趣,充满着欢乐的童谣深深地吸引住了,仿佛又回到了那有趣的童年时代。 是的,这童谣浅显生动,韵律响亮,诙谐风趣。童谣就是儿歌,流传于少年儿童之间,有以说为主的,也有连说带唱的,还有一唱到底的。童谣很容易记住,只要大人说唱几遍小孩子就记住了,并且代代流传。 此时,我也还记得好多小时候唱过的童谣,“结子(口吃)结,学打铁。打铁难扯炉,学开屠;开屠难赶猪,学教书;教书坐烂椅,学卖米;卖米难刮斗,学养狗;养狗狗咬人,学萝(搓)绳;萝绳手皮痛,学打铳;打铳眼珠(睛)瞎,学走(看)鸭;走鸭狐狸咬,学扛(抬)轿;扛轿扛唔起,走到石缝里撞死。” “懒嘴(鬼)懒,织毛毯,毛毯织唔(不)齐,就和(去)学编篱;编篱编唔紧,就和学磨粉; 磨粉磨唔细,就和学唱戏:唱戏唔合辙,就和学开车:开车走得慢,只好白吃饭,白饭吃唔成,懒嘴苦一生。”一连串夹韵顺口诙谐风趣的句子,隐喻“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连珠式的童谣,确是具有训练幼儿学习语言培养思维能力的功能,还有朗诵听赏乐趣和音乐的快感。 “一箩穷,二箩富;三箩蒸酒卖豆腐,四箩平平过;五箩做中人,六箩骑马过田塍;七箩七杆枪,八箩有谷冒仓装;九箩买田庄,十箩全,当官员。十箕全,卖田园。”细看你手指上的指纹有如旋涡形的即叫“箩”,其余算是“糙箕”。但这首童谣含有迷信色彩,谓“算命不求人”中公开的秘诀。 “穿新鞋,拜奶奶。唔(不)拜奶奶,火烧你的鞋。”教诉一个人要知道好丑,不要忘本。奶奶千针万线搓绳纳底做了一双新鞋给孙儿。妈妈教儿子应当去感谢奶奶。否则,新鞋会被火烧坏。 “初一打屁,初二上床,初三初四,离开爹娘,初五初六,钱纸蜡烛,初七初八,耙泥草刮,初九初十,草皮乱堆。”这童谣会给小孩子有恐惧感,大人不宜教说。谁人没放过屁呢?一放屁就会死吗?但要告诉小孩子打屁分场合,人多的地方打屁对人是不礼貌的。“番薯番瓜,屁股叫花”吃了红薯南瓜之类食物屁多。还有“一天打屁三天松,三天不打请郎中”,言打屁人肠胃不错。“打屁笑屁,笼头胞衣”喻笑屁人是个二百五。“打屁响,当军长;打屁臭,当教授”,“一二三四五,打屁就是你……”有人也会信口胡编一些,引人发笑。 随着岁月推移,如今大山桂东也有了新童谣,这些新童谣给小孩子们增加不少新趣味。 教幼儿数数的童谣,“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打不到、打到小松鼠,松鼠有几只,让我数一数,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 教幼儿学叫声的童谣,“小猫怎么叫,喵喵喵。小狗怎么叫,汪汪汪。小鸡怎么叫,叽叽叽。小鸭怎么叫,嘎嘎嘎。小羊怎么叫,咩咩咩。老牛怎么叫,哞哞哞。老虎怎么叫,噢噢噢。青蛙怎么叫,呱呱呱。” 拍掌学知识的童谣。“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穿花衣。 你拍二,我拍二,二个小孩梳小辫。 你拍三,我拍三,三个小孩吃饼干。 你拍四,我拍四,四个小孩写大字。你拍五,我拍五,五个小孩敲大鼓。 你拍六,我拍六,六个小孩吃石榴。你拍七,我拍七,七个小孩坐飞机。 你拍八,我拍八,八个小孩吹喇叭。你拍九,我拍九,九个小孩交朋友。 你拍十,我拍十,十个小孩站得直。” 跳橡皮筋的童谣,“小汽车,嘀嘀嘀,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四五六,四五七,四八四九五十一,五五六,五五七,五八五九六十一,六五六,六五七,六八六九七十一,七五六,七五七,七八七九八十一,八五六,八五七,八八八九九十一,九五六,九五七,九八九九一百一!” 童谣充满着童趣,尤其夸张和比喻的编作手法,对提高下一代的想象能力有着意想不到的帮助。这种世界上最佳蒙学启迪的早期教育,它将伴随着你的小孩子健康成长而受益终身。即使你旅居大江南北,或远渡重洋,当你一念唱起惬意愉悦的童谣,美好的童年时光浓郁的乡音乡情在你心中一定会油然而生。 |
- 上一篇:桂东人文之邓建中的桂东山歌
- 下一篇:桂东民俗之刘志捷的民间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