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郴州风采 > 网络上的桂东 > > 详细内容

新坊民俗集锦之重阳节

 

重阳节

重阳节是我国重要传统节日。日期为农历九月初九。古人认为,九为阳数,《易经》:“以阳爻为九”。九月初九日,日月都为阳数,两阳相重,故称“重阳”。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两九相重,又称“重九”,故重阳节亦称“重九节”。

节俗或云肇端于战国,形成于西汉。西汉时,重阳节已成固定节日,且已有佩茱萸、饮菊花酒、登高等风俗内容。刘歆《西京杂记》曾记汉高祖时宫中逢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登高赋诗、游猎骑射”等内容。南唐陈后主李煜曾作《同管记·陆瑜九日观马射》诗:“连番北幽骑,驰射西园旁,勒移玛瑙色,鞭起珊瑚扬。且观千里汗,仍瞻百步杨。”以后各代沿习旧俗,有增无已。现在,各地仍有登高郊游、赏菊、吃重阳糕、饮菊花酒、食蟹等习俗。关于重阳节的诸种节俗活动,俗以为源自“桓景避灾”事(南唐梁吴均《续齐谐记》)。又,重阳节因其节俗活动的不同而有许多别称。一曰“登高节”,因有登高之举而名。一曰“茱萸节”,因插茱萸、佩茱萸、泛酒茱萸之举而名。一曰女儿节,因迎出嫁之女归宁、送女花糕之举而名。《嘉靖隆庆志·卷七》:“重阳饮菊酒,士大夫有登高者,其召女馈女亦如端阳,谓之女儿节。”又曰暮节,似取九月为暮秋之意。晋谢灵运《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孔令》:“良辰感圣心,云旗兴暮节。”

新坊俗为敬老节或老人节。封建历史时期,由家族祠堂主持,杀鸡宰鸭煮酒宴请长辈或老年人。祭祀后,族内长辈和老人按资排辈入座,由宗族内较有名气、才气或能力的后辈、年轻人轮流敬酒,预祝老年人身体健康、添福添寿,老年人恭贺少者事业有成。一般家庭内为孝敬长辈或老年人。新坊初步形成了敬老风尚,特别是近二十年来,节前或节日时慰问老同志,与老同志座谈交流。如今年9月9日(农历8月12日),乡党委、政府即提前召开老同志座谈会,全体在乡党政领导参加,向参加座谈会的老同志祝贺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并在中午宴请与会老同志,乡党政领导轮流向老同志敬酒。(扶义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