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郴州风采 > 网络上的桂东 > > 详细内容

美丽桂东,风情桂东

电话区号:0735 邮政编码:423000

郴州市位于南岭山脉的骑田岭下,是湘南门户。秦置郴置,清为直隶州,1977年设立地级市。郴州蕴藏有钨、锡、钼、铅等百余种矿产,是闻名的“有色金属之乡”。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农副产品。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汇山、水、洞、泉、石于一身,集奇、险、秀、美、幽于一体;有大批文物古迹和历史纪念地。韩愈、苏轼、秦少游、米芾等都在此留下足迹。郴州体育训练基地是中国女子排球队荣获“五连冠”的起飞之地。

风景一览

苏仙岭、万华岩、东江湖、五盖山国际狩猎场、东江飘流、飞天山、凤岗山、莽山、天鹅山、仰天湖、便江、热水温泉、三绝碑、义帝陵、中国女排“五连冠”纪念馆、叉鱼亭、湘南起义纪念塔

土特产品

[郴州市区] 玉兰片、油茶

[资兴市] 木材、辣椒

[永兴县] 湘黄鸡

[宜章县] 苎麻、龙须草席

[嘉禾县][桂阳县] 苎麻

[临武县] 白蜡、龙须草编、茶油、临武鸭

[汝城县] 竹木、茶油

[桂东县] 苡米、玉兰片、湘黄鸡、铁杉、方竹

[安仁县] 柑桔

美丽桂东,风情桂东 

看看郴州在湖南的位置

美丽桂东,风情桂东

桂东县位于郴州市南部、湘赣两省边境、罗霄山脉中段南端,是典型的山区腹地。地理座标为东径113°37′至114°14′,北纬25°44′至26°13′之间,东西长61.2公里,南北宽53.6公里。全县总面积1451平方公里。东北邻江西遂川县,东界江西上犹、崇义县,南邻本省汝城,西接资兴,西北连炎陵县。县城距郴州市157公里,距江西遂川县城104公里,距广东省韶关市220公里。现辖3镇、15乡、155个村(居)委会、1523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1 7.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2万人。境内居住着汉、瑶、畲等10个民族。

 低纬度、高海拔的地理位置形成了桂东独特的自然环境。这里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南岭亚热带湿润冬季温暖山地气候。年日照1500小时以上,平均气温15.4℃,年均降雨在1670毫米左右,无霜期240天以上。全县海拔从291米到2061米,平均海拔881米,县城海拔824米,最高峰海拔2061米,为湖南省之冠。

 桂东县历史悠久,早在东周时代就有人在此耕作繁衍,但无定名,直至南宋宁宗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析桂之零陵、宜城两乡为桂东县,治上犹寨(今寨前),为桂东立县之始。因东有小桂山,故名。明初(公元1368年),移县治于宜城上游凤凰山前,即今县城处。此后一直称桂东县,解放后,1958年1月曾与汝城合并称汝桂县,1961年6月恢复县建制。

 桂东县是革命老区,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从1928年开始,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任弼时、王震、肖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先后率部在这里开展革命活动,著名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发展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是毛泽东1928年在桂东沙田亲自颁布的。1949年,我地下党依靠自己的武装力量解放了桂东,成为湖南省最早解放的县。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比较落后。1985年,被国家民政部定为国家多灾贫困县;次年又被国务院定为重点扶持的贫困县。

 桂东县境内万山环拱,层峦叠嶂,且“一山存四季,十里不同天”,差异明显的立体气温形成了众多的小气候,为各种山珍野味、土特产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主要有玲珑茶、金橘、香菇、木耳、扁豆、红豆、玉兰片、山苍籽、苡米、山蕨、楠竹、方竹、棕片、桐油、松脂、生漆、猕猴桃、石硅、沉香鱼、菜牛、马头羊等,相思鸟早已驰名中外,玲珑茶过去乃皇室贡品,以色、香、味具佳著称于世,1980年以来被评为省级名茶,部级优质茶,获农牧渔业部银质奖怀,1988年在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上获铜牌奖,1994年获亚大博览会金奖。

 桂东县自然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全县人均拥有土地面积14.3亩,是全省人平的2.5倍。全县宜林面积172.6万亩,占总面积的78.7%,有林地面积14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7.3 %,山上各种林木衍生,有杉、马尾松、梓、樟、楠、荷、泡桐、壳斗、木兰、山茶等。位于县境内西北部的八面山,是湖南省重点自然保护区,生长着银杉、华南铁杉等珍贵树种,活跃着华南虎、印度豹、苏门羚、短尾猴等珍稀动物。矿产资源种类多,品位高,开发价值大,已查明的矿点85处,有钨、锡、铜、铅、锌、铋、铀、稀土、镁、锰、钛、煤、石灰石、杜鹃石、碧玉石、绿柱石、高岭土等。境内溪流密布,雨量充沛,有大小河流133条,水能理论蕴藏量18万千瓦以上,现装机不足2万千瓦,有50余座水电站尚待开发。

 桂东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避暑旅游胜地。其中有秀丽的凤岭古松、狮山耸翠、勒里名珠(过去的水声石鼓)、龙溪瀑市、仙人石田、碧洞飞烟、仙人天乐、玉女云鬟被誉为“桂东八大景”。除此之外,还有问雨柱、香炉仙、八仙下棋、东林寺、梅树庵、万王城、唐天岭古庙、郭法主法火烧山、百合仙耕等奇特景点。八面山是湖南省重点自然保护区之一,有“动植物王国”之称,高山大岭人迹罕至,深沟幽流,谷水潺潺,是各种珍稀动植物的理想居所,更是人们领略大自然风光的理想去处。县境内文物资源也很丰富,有古代居住遗址5个,古窑址2处,古墓12处,古建筑5处(文峰塔、聚龙居、燕岩桥、天缘桥、石花仙长城)。这里革命史迹遍布全县,有农民运动讲习所、万寿宫、沙田戏台、龙溪苏维埃政府、颁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发展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旧址、唐家大屋、城隍庙、方维夏烈士牺牲地。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桂东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经过努力,全县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998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7548万元,农业总产值实现23742万元,工业总产值为46717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840万元,农民人平年纯收入1090元,贫困人口由1996年的8.6万人下降到5.6万人。

 近几年来,利用有限的以工代赈资金和采取自愿筹集资金,修通公路100余条300公里,其中完全由群众自发筹资、投料、投工修通的公路达40余条200公里,投入资金总额超过1000万元,投工500万个,全县实现村村通公路。通信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开通了移动电话。能源紧张的矛盾得到缓解,仅1998年兴建小水电站17座,装机7700千瓦,并开始进行农村电网改造。

 在努力实现粮食生产稳步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以林业、水电、特产、养殖等为主的支柱产业迅速发展,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7%,活立木蓄积量已达280万立方米,楠竹蓄积量达2400万根。以茶叶、中药材、反季节蔬菜为主的土特产品初具规模。全县已有茶园面积1.4万亩,中药材5.45万亩,白扁豆年种植2000亩,食用菌年培植60万棒,反季节蔬菜年种植3000亩以上。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有较的发展。1998年生猪出栏17万头,实现人平出栏1头猪的目标。工业生产有所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得到迅猛发展,成为龙头骨干企业,如竹胶板厂、湘肇化工厂、罐头厂、高氯酸钾等。

 科技对工农业的贡献率由1990年的34%提高到40%以上,1998年4月,成功地跨入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行列。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学校布局得到优化,1998年10月已顺利通过“普九”国检。卫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已于1998年底通过省级验收。环境和生态保护得到重视,文化、体育事业都有较大发展,电视覆盖率由1990年的50%提高到1998年的90%以上。

 从现在起到下世纪2010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到2000年,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在全县人口将比1980年增加3万人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80%以上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桂东县城

美丽桂东,风情桂东

陈列馆

美丽桂东,风情桂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