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朝节
曾朝节(1525~1605),字直卿,号植斋,临武县曾家岭村人。17岁时,为县学贡生。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乡试中举,更勤学不懈。明万历五年(1577),中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主持国史馆。为此,湖南各州县人士无不欣羡,临武尤荣之。曾朝节恐其亲族以此矜炫失礼,便向亲属写信,陈述自己求学仕途的曲折艰辛,劝慰亲属应谦逊廉洁,字里行间,情深意切,亲族无不为之感动。3年后,迁侍读、国子监祭酒、礼部侍郎兼经筵日讲官。6年后,升礼部尚书。当时,朝中献媚争权、互相倾轧之风颇盛。他目睹时弊,深为国忧。一方面,雍容大度,为官清正,洁身自好;另一方面,辩明是非,敢于直谏,多次上疏,陈述治国方略,意挽颓势,匡扶国本。曾三主京畿乡试,选拔名士数十人,全无私交。神宗大为嘉许,认为他老成稳重,可以重用,便诏为东宫侍讲。曾朝节对太子规辅以道,太子对其宾礼相待,常问其治学要旨,他回答:“博约为功。博则六艺、九能、百行、万善是也;约之则归于正心,去馋远色,正心之助也。”神宗闻其忠勤,更予重视,拟选入阁议政,他惶恐辞谢,以病为由请求告归,未获许。
曾朝节身居高官,严于律己,持身廉政,处事慎密,声誉颇高,时人把他比作李东阳。晚年,家居衡阳,每次回临探亲扫墓,因村前路径狭窄,车马受阻,随员俗垒石拓宽,他制止说:“径旁为邻家田径,益则田损,非邻家之利也。”于家乡故里,亦多关注。
曾朝节著述繁富,主要有《紫园草》、《南园草》、《易测》、《经书正旨》、《臆言》、《南岳纪略》、《古文评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