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华-忍辱负重的“解放干部”
1959年9月,邓华受到彭德怀错案株连,被撤销职务,调离军队。1960年6月,邓华举家来到成都,担任四川省副省长,省里安排他分管农业机械工作。上有主管农业的省委书记,下有身为省委常委的农业机械厅厅长,邓华的职位实际上形同虚设。当时,有好心人劝导他:“你不过是挂名的副省长,还是少管点事,养养身体吧。”甚至还有人说:“现在是‘困难时期’,搞不好又会飞来横祸,睁只眼闭只眼过日子吧。”而邓华回答:“我拿人民的钱,吃人民的饭,就得为人民办事。除此之外,别的我什么也不考虑。”
邓华在川工作5年间,除身体条件不能远出外,大都活动在基层。几年之中,他下乡下厂,深入调查研究,足迹遍及巴山蜀水。每次归来,他都要书面或口头向省委领导汇报,反映工作情况,提出自己的意见。在视察阿坝、甘孜两个藏族自治州时,他特地重访了当年红军长征故道,在草地徘徊,上泸定桥漫步。当他了解到由于工作失误,当年红军战斗过的这些地方,生产下降,人民生活仍然很苦,一些农牧民连煮饭的锅子都没有,有的两家共用一口锅……这一切使一个老红军、老共产党员的心情十分沉重。邓华沉痛地说:“解放这么多年了,人民生活还很苦,我们有责任啊!”回到成都,他亲自执笔把所看到的情况和问题,如实向省委报告。据不完全统计,邓华先后跑了170多个县市,几百个县属以上的农机修造厂,上千个农村社队。连一些地、县领导都未涉足过的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村寨都走访了。以致当时四川省委主要负责人在一次会议上当众赞扬道:“邓华同志来川不久,跑的地方最多,接触面很广,了解情况很细,是一个很有发言权的同志。”
庐山会议后,邓华(左)和刘亚楼(右)在云南合影。
邓华和四川农机战线的干部、群众一道,为全省的农业机械化建设和小化肥生产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巴山蜀水没有忘记他——这位人民解放军上将、下放来的副省长,忍辱负重的“解放干部”。多年之后,四川省农机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还怀着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念叨着他们的邓老将军,有些干部、工人谈起他来,甚至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文化大革命”中,邓华多次遭到关押、批斗。1968年4月,江青、康生公开点名“邓华是坏人”后,对邓华的迫害迅速升级:拘留地转到城北临时监狱,囚室有岗哨把守,大小便时有人押着,裤带被搜走,夜晚不准熄灯,睡觉不许面朝墙壁,等等。对他的审讯、批斗越来越频繁,拷打和人格侮辱几乎成了家常便饭。对于无穷无尽的审讯,数不清的游街批斗,邓华的心情十分沉痛,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十分忧虑。但他相信党和人民,多次对夫人李玉芝说:“公道自在人心!”“历史将会做出结论。”
1968年10月,经毛泽东指名,邓华被宣布“解放”,到北京参加了中共中央八届十二中全会。全会期间,有人对邓华说:“林总现在是副统帅了,黄永胜也是总参谋长了,他们一个是你的老上级,一个是你的老战友,你是不是去看看他们?”邓华说:“不去。我不抱任何幻想。”这时,黄永胜通过成都军区司令员向邓华传话:要他在北京京西宾馆住一个时期。对黄永胜,他是非常了解的。对林彪,在东北战场就有所认识;1959年庐山会议之后又深有领教。邓华坚决不同他们拉扯到一起,全会结束后,立即返回四川。
- 上一篇:邓华-念念不忘我军建设
- 下一篇:邓华-组织大规模军事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