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郴州风采 > 郴州文史 > > 详细内容

与撒切尔夫人的握手——写于撒切尔夫人去世后

这也许是世界上等待时间最长的一次握手,足足半个世纪,一方是热播的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的主人公,一方是大不列颠王国的首相“铁娘子”撒切尔夫人。


摊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地图,硝烟腾起处,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全面抗战的烽火,让日本侵略军深陷重重烈焰。为摆脱困境泥沼,转道缅甸从西南合围中国,也为夺取英国在新、马、缅、印的利益,称霸亚洲,进而由缅、印方向北上与德国法西斯会师中东、欧洲;日军1940年秋侵占越南,1941年底进攻缅甸,意在切断滇缅公路。它,灵蛇一般隐藏在丛山密林中,却是中国当时唯一的国际交通黄金线,美欧各国援华战略物质皆由这条输血管道源源进入。如果日军野心实现,失去了出海口的中国西南将门户洞开,时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宋子文警言“我后方军民则无异困守孤城”。而缅甸是英国在东南亚半岛的最大邦国,丘吉尔首相强调“缅甸如果丧失,那就惨了。这样会使我们同中国人隔绝,在同日本人交战的军队中,中国部队算是最成功的。”中国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下令组成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但英国的一些政要和英印缅军高层,担心中国参战会刺激当地民族情绪,产生脱离英国的倾向,迟迟不同意中国军跨入山水依依的缅甸丛林。


春寒料峭的1942年元旦,华盛顿橡胶园空气清新,美、英、苏、中领头的26国在此发表《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蒋介石就任中国战区盟军统帅,负责中国及部分东南亚国家的对日作战。美国政府慷慨宣布:无息贷款给中国五亿美元,以援助中国人抗战。罗斯福总统致电蒋介石,诚挚地说:“中国军队对于残忍侵略者的抵抗,唤起了美国人民和一切其他爱好自由的人民最崇高的赞扬。中国武装与非武装人民在将近五年里实行坚决的抵抗,以反对在装备上远为优越的敌人,他们面对巨大差异所表现出来不屈不挠的精神,使其他联合国家的战斗人员与人民全都受到激励!”


蒋介石命令中国远征军整装待发,但英印缅军统帅韦维尔仍不愿与中国人握手,他幻想着日本人会在大英帝国曾有过的威望前停下脚步,他耸耸肩摊开手说:“如由中国解放缅甸,实在是英国人的耻辱。”但组建不久的英缅军、英军装甲旅、英印军17师,兵源少,装备、训练差,战斗力弱,丘吉尔首相着急地再次致电韦维尔“我对你拒绝中国帮助防守缅甸和滇缅公路的理由,依然困惑不解。”电报“嘀嘀哒哒”往返之间,日本人抓住时机攻下缅甸第二大港,急速向首都仰光推进!韦维尔将军终于低下高傲的头,2月2日英国正式请求中国派出远征军。中国人诚信为上,尽管因英方的原因丧失了战争的主动权将面临巨大困难和牺牲,仍然义无反顾地出征了。这是近现代中国军队开天辟地第一次出境作战,其中就有郴州人民的骨肉子弟,桂阳刘放吾、资兴李荩萱、李毓南、郴县廖开藩、永兴刘斌吉、桂东扶一、郭英新安仁李国源、欧阳午等多人,他们高唱着:“车辚辚,马啸啸,志士别母,报国在今朝·······”


宝贵的时光象依洛瓦底江流失的那么快,英国人的拖延让日本人的进军速度快的有点怪,原来日军竟然得到缅甸反英组织的力助,3月8日攻陷了首都仰光。4月8日蒋介石亲临前线,急飞缅甸中部的古都曼德勒,在金色的大佛塔下同英军将领们握手,动员了中国远征军,制定了联合作战方案。然而当他转身离去,英国军人竟不与友军打招呼,就擅自撤走。原来,他们只想利用中国远征军阻挡日本人,而将自己的主力撤到印度境内。英军沿着依洛瓦底江向北后退,一直溃退到仁安羌。4月15日,当中国远征军正研究调整部署时,英军又未履行坚守阵地的协议,爆炸了仁安羌油田。这个年产百多万吨的油田正是日军垂涎的目标,冲天浓烟提醒了日军33师团,派出3000多人的机械化部队突进,其他部队合围外圈。7000多英军被困,多次突围不成,水断粮尽陷入绝境,不停地发电求救。英缅军新任总司令亚历山大十分焦急,一再请求中国远征军派新编38师求援。


新38师训练有素,但全师尚未集结到位。即使如此,17日上午,孙立人师长也率113团越过重重险阻,抢先赶到预定地点。上校团长刘放吾,郴州桂阳县仁义圩人,别号不羁;初中毕业投笔从戎,黄埔军校第六期步科生。35岁的他已参加过淞沪、武汉会战,负伤两次,对付日军有一套。当孙师长召集副师长和112、113团、营、连长会议时,有人主张等部队到齐后用两个团偷袭宾河上游纳貌,攻敌背后。刘放吾意见相反,他认为偷袭固然可能得手,但我孤军深入,万一多我10倍的敌人断我后路反包围,我军将陷困境。他主张不等部队到齐,先夺宾河大桥,因敌既要分兵围英军又要抢油田设备,我军乘隙集中兵力攻占大桥和两个高地,控制整个油田,英军之围自然可解。他建议:“要使正面作战易行,又确保侧翼和后方安全,应派强有力的一部出坎纳特和纳貌附近,向仁安羌之敌积极侧击,迷惑敌人,并阻止其向坎纳特方向窜犯。”孙立人将军立即采纳了刘团长的方案。


一个经典战例就此诞生:113团主攻宾河大桥和501、510高地,112团出击宾河上游。113团实际上也只800来人就位,刘放吾率团冒着飞机大炮的轰炸,在协同作战的英军配合下,与数倍与己的日军交手。他根据日军以机枪数量判断兵力的习惯,集中全团机枪、派部队一轮轮地从正面攻打,又用小队伍不停地从两翼袭击敌阵地。日军忽遭重创,误认为新38师都压上来了,便抛下死伤者退守宾河南岸。17日黄昏至18日中午,刘放吾率113团迅疾歼灭宾河大桥守敌,夺取渡口。19日拂晓,刘团长与孙师长协同指挥,将113团分成左、右翼和几支突击队,伪装潜渡宾河,突然出现在日军前沿。刘放吾手持冲锋枪只发出一声呼唤:“弟兄们跟我上!”勇士们呼啸而上先猛攻501高地,毙敌少佐以下359名,再夺510高地消灭250多,日军33师团终于被中国勇士打垮溃逃,共弃尸1200多具和大量武器弹药、车辆船舶、药品粮食。新38师以伤320人202人的代价,救出英军7000多人,战马千匹,汽车300多辆,大炮30多门,坦克60多辆,还有被日军俘虏的英美记者、油田技术员工、牧师、妇女等500多人。19日上午10点多,新38师运输队带着食物、药品,出现在断粮饥饿惊魂了4天的英军面前。英国人激动不已,军帽抛向天,跪地谢上帝,紧握中国人的手,高呼:“中国军人万岁!”“中国万岁!”


仁安羌大捷,天雷般震动英伦三岛和世界,中国远征军新38师一部以寡敌众,打出了军威国威,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以少胜多的辉煌战例。英国政府向孙立人等将领颁发勋章,感谢中国远征军的精兵强将。此战之后,刘放吾率团撤入印度,因渡河时无线电报话机坠落与外界失去联络,国内曾误传他阵亡。孙立人将军则因齐学启副师长的伤亡而不快,进入印度后找着刘放吾一顿训斥,意思是他不愿联络。而当时刘放吾因落水发烧,正躺在病床上打针治伤。面对着同生共死的上司的误会,敦厚少言的秉性使他不愿多解释,只是泪水汨汨夺眶,为齐副师长沉痛为牺牲兄弟伤感。更没想到的是上司的误会,使他失去一枚英国勋章。大敌当前、国难当头,刘放吾放下委屈,在印度兰姆伽参加盟军战术学校努力培训。1943年重返缅甸作战,新38师所向披靡,毙敌3.3万。胜利归国后,刘放吾获得国防部给的陆海空甲等一级奖


再英雄的壮士也要食人间烟火,何况日寇入侵数年对中国经济的破坏之惨呢。1943年7月,刘团长收到家书哭诉断粮,他不得已请求上司帮忙:“现职家有七旬余老母在堂,素乏奉养……下有妻儿数口,大者尚不盈十岁,正在求学之中,小者犹在怀抱,嗷嗷待哺,年来全赖几斗军米勉强维持生命以度活……际此困难严重物价高涨数百倍之日,全家大小惟有束手待毙而已。”他数次吁求,竟得不到救援,只能将杯水车薪掺着思念寄回家乡,然后默默地抹去泪花,带着113团打得日喊爹叫娘


     出入抗日战争的烽火,有勇有谋的刘放吾升任副师长;抗战胜利后,功晋少将。后调往东北,离开新38师。他那个113团身不由己地卷入内战,惨遭覆没。而他实在不愿兄弟阋墙,举起双手投向了解放,编入将官培训班。10年征战未下鞍的刘将军非常思念家乡,那魔芋豆腐坛子肉,饺粑米酒粉蒸鹅,那深藏心中的蔡伦井,那流淌脑海的舂陵江······他请假南下回到郴州桂阳。其时“阶级斗争”俨如战场,没人敢跟这位抗日英雄握手,亲友见他也噤若寒蝉······将军暗地一声长叹,离乡背井转道香港赴台湾。


     1954年刘放吾退役,为养家曾经营煤球生意,拿枪的手不得不敲起算盘。而当时孙立人将军因“企图兵变”前程走完,凡涉及其史料均被隐匿,作为其部下刘放吾也遭受冷遇,甚至领不到应得的奖章。谁也没想到这漏洞竟被一个骗子当空子钻,一个叫林彦章的人曾在昆明听人讲过刘放吾为英缅军炮兵团长菲士廷解围之事,他后来混迹香港;原在仁安羌获救的菲士廷晋升驻香港英军司令,四处打听原中国远征军新38师将校情况,林彦章顶着刘放吾的原职位粉墨登场,获得菲士廷好感,捞取大笔不义财产直到台湾《征信新闻报》(即时报》刊出刘放吾将军专访,骗子的面具终于被揭穿!而刘放吾将军知道后处之泰然,哪怕别人笑问“‘将军煤球’几块钱一筐?”好在孩子们争气,留学美国开花结果在异乡他邦。1977年,古稀之年的将军也漂洋过海移民彼岸。


     斗转星移50载,时光荏。1992年也是4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美。国事活动之余,她特别主持了一项活动“纪念仁安羌大捷50周年”,与参加过“二战”援救英国军人的中国军人握手。感谢英国人的绅士淑女风度,在“天使之城”洛杉矶,铁娘子的手厉害,竟然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中国远征军刘放吾,将他请到芝加哥卡尔登酒店。撒切尔夫人紧紧握住他的手,这一握,把刘放吾将军拉回到世人们的眼中。撒切尔首相代表英国政府,向刘放吾将军补颁了与孙立人将军同样的“帝国司令”勋章和美国人授予的“丰功”勋章,感谢他,50年前率领中国远征军新38师113团的勇士们以牺牲精神、神勇之手,救出那麽多英国军人和英美记者、牧师、妇女、油田技术人员;告诉他,那些被救者的后代,如今都在为人类的和平、发展而努力工作着。总统布什也致函老将军:“在50周年之际,我愿再次代表国家,感谢你解救500名美国记者、传教士及数千名英军的英勇行为。”


轮椅上的刘放吾将军,激动地握着撒切尔夫人的手,如烟往事又上心头:他的老家在中国湖南郴州,他本是桂阳县一个乡村之子,普通的炎黄裔胄,当兵入伍全为保卫祖国、养家糊口。当年他和战友,谁也不是为了勋章走上疆场,是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让他们发出怒吼;是维护世界和平的要求,让他们远征印缅流血战斗!他抚着手中迟来的勋章老泪横流,他是流给那些离开妻儿为国捐躯的战友,他最想得到的是万里之遥家乡父老的温暖握手。可他困羁轮椅不良于行走······两年后老将军病逝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又一个龙年来临,2013年1月13日刘放吾将军的儿子刘伟民等,搀扶着一位中国远征军老兵的手颤巍巍一步一级走过柏树、棕榈,登缅甸“仁安羌大捷纪念碑”在缅甸百姓、学生的奏乐声中虔诚祭酒这是老将军多年的的遗愿,他在世时经常呢喃:当年我招募的多是邻里乡党,带出去的子弟兵,多永远回不了湖南甚至尸骨无存看不到妻儿,见不到爹娘······刘伟民和妹妹刘伟华深深理解老父的愿望,他们搜集信息,一些关注远征军的年轻朋友近年到缅甸考察,告诉中国远征军在缅甸的墓地和墓碑都被平掉了,而英国为英军在仰光建立的国家公墓气势恢宏。更有甚者日本虽为战败国,竟在战后各种办法,在全缅甸日军作战之地修建多座慰灵碑,战马都受到供奉。


     刘伟民他们立即行动,联络国共抗战将领之后和海峡两岸爱心人士,在仁安羌原501高地为牺牲的202个中国远征军勇士建碑塔。缅甸人民支持,当地人自发搬运水泥、砂石。2013年1月8日按缅甸风俗举行仪式,仁安羌市市长、警察局长参加。“仁安羌大捷纪念碑”名,由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题写,东、南、西三面分别刻写仁安羌大捷战史、刘放吾将军后人祭奠战父辈文辞、历年各界褒扬远征军的言语及获救英军的谢碑塔坐南朝北,北方是英烈贴心的妻儿、辛劳的爹娘,北方是壮士亲爱的祖国、梦里的故乡······
 

 而今新世纪,我们可以告慰老将军在天之灵,家乡桂阳、郴州,将岁岁年年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给他和他的战友,点燃一瓣虔诚心香,敬上一杯糊汁米酒!


                                      (此文原被《郴州日报》采用,现加工重写以纪念刘放吾将军和所有抗日将士) 

              

     撒切尔夫人接见刘放吾将军

 
                                                                                                      英国政府补授刘将军的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