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郴州风采 > 郴州文史 > > 详细内容

探秘鹿头山图


《鹿头山图》是一幅宋代山水画,亦是有记载描绘桂阳山水的第一幅画作,原画已佚,所幸的是《声画集》卷3“州郡山川”收录有刘挚的《孙少卿鹿头山诗并画图二首》诗,通过此诗使得我们能对此画略微了解。《声画集》是南宋淳熙间孙绍远辑录的一部唐宋题画诗集,亦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题画诗总集,是后世考察唐宋题画诗和绘画作品的重要文献,能够得到当时极富盛名的刘挚题诗,并被选入《声画集》足以证明《鹿头山图》是一幅佳画。诗下原注画作者为“孙颀景修”,孙颀,字景修,长沙人,据《忠肃集》卷14《赠刑部侍郎孙公墓表》载:其父孙成象卒于天圣元年(1023),年三十三,孙颀兄妹三人,其为长子,可知其出生于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桂阳县鹿峰有石刻题名:“孙颀张羲民熙宁壬子(1072)仲夏初二日同至是亭。” 则其是熙宁五年(1072) 前后任桂阳监使,后入朝升太常少卿,熙宁八年(1075)九月以太常少卿接替期满的曾巩出守襄州, 元丰元年(1078)五月以 太常少卿、京东西路提刑移湖北转运,元丰六年(1083),以朝议大夫、湖北转运副使知荆南,元丰七年(1084)六月以直龙图阁知广州。著有《古今家戒》、《抄齐唱和集》等,并与苏辙、曾巩、刘挚等相友善,也算是当时名士。题诗作者刘挚,据《宋史*刘挚传》载:刘挚,字莘老,永静东光人。嘉祐四年中进士甲科,历任冀州南宫县令、江陵府观察推官、馆阁校勘、著作郎、检正中书礼房公事、监察御史里行、衡州监管盐仓、集贤院校理,知大宗正寺丞,为开封府推官,礼部郎中,右司郎中,秘书少监,侍御史,御使中丞,仕至尚书右仆射,著有《忠肃集》。据记载熙宁五年(1072)二月至熙宁七年(1074)十二月,刘挚因对新法持不同意见 被贬为衡州监管盐仓,期间孙颀卸任桂阳监使入朝履任太常少卿途经衡州,与旧友刘挚一起游山玩水,多有诗词相和,《孙少卿鹿头山诗并画图二首》即是这个时期二人的唱和之作。

鹿头山,在城东,今名东塔岭,《舆地纪胜》卷61《桂阳军》载:“鹿头山,东门有石如鹿,上有浮屠七级和御书黄庭经”。《孙少卿鹿头山诗并画图二首》其一为“诛茅搜险旋寻真,闻说山岩一时新。佳境留连应有待,先时登览岂无人。披榛好石来如召,随手清泉应若神。不独山中兴胜事,几多风爱在邦本。”其二为“使君真爱鹿头山,图画歌吟共为传。尘世那知武陵事,时人争诵永嘉篇。行春游醉常劳梦,按部登临又隔年。有客平生志林壑,坐怜双眼隔云烟。”从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鹿头山图》应该是一幅春游图,画中群山苍翠,烟雾弥漫,山巅怪石突兀,溪间流水潺潺,景致悠远,意境秀雅,陶陶然如醉如痴,仿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刘挚的诗对画并没有详细描述,只是截取了画中的两个景象,但这两个景象更像是画的重点,“披榛好石来如召,随手清泉应若神”,“好石”当然是指鹿头山的标志—山巅形似鹿头的岩石,旧志载:“山上石卧立,其形如鹿双角,故曰鹿头山”。“清泉”应指德泉水,万历《衡州府志》载:“德泉,出鹿头山”,德泉水发源于深谷,流淌在鹿头上的山涧中,使鹿头山更有了灵性,孙颀对德泉甚是喜爱,曾作诗赞云:“青石环声,灵泉傍漱”。

从刘挚第二首诗中我们不难发现《鹿头山图》所流露出来的宋代士大夫画家钟爱的隐逸主题,北宋中后期政治环境险恶,孙颀出身底层,父亲早逝,没有任何为官背景,行事处处谨慎,既有渴望功成名就的政治热情,又有悠然闲适的山水之思,再加上其本身的文化道德修养,故其对古代贤士隐居山林,优哉游哉的生活羡慕不已,这一点从其在鹿头山上所刻的“拙翁岩铭”亦能表现出来:“人皆营营,我心则宁。人方攘攘,我心则平。疏拙之性,自知甚明。假符偏垒,耦时宴清。届多暇日,爱此岩扃。登高眺望,咸快襟灵。苍岩磨砻,用刻此铭”。而桂阳监鹿头山秀丽的风景激发了其内心深处的隐士情节,故而题笔作画,成就桂阳历史上的这一幅传奇画作。诗中用“武陵事”、“永嘉篇”来暗喻画中所抒发的精神自由的人生理念和返璞归真,超然旷达的人生意趣,其实是跟诗作者刘挚内心深处的陶渊明似的归隐情节是相通的,此时的刘挚因对新法持不同意见,而被贬为衡州监管盐仓,对官场自是失去信心,遂寄情山水,渴望成为一个隐士,正是二人类似的际遇,才有了题诗相和。

从诗中我们亦可知孙颀不光画有《鹿头山图》还作有《鹿头山诗》,足见其对鹿头山的喜爱。 《全宋诗》还收录了另一首同时期二人的唱和之作《次韵孙景修题翠景亭》,中有:“公游何似拙翁岩,盤磴先经释子庵。”之句,诗下原注:“公守桂阳,开鹿头山,名其岩曰拙翁。”翠景亭在衡州,刘挚要孙颀以衡州翠景亭比桂阳拙翁岩,可见鹿头山在孙颀心中的特殊位置。孙颀开鹿头山,铭拙翁岩,又言凑山太高,应增修浮屠七级以配之,始建鹿峰塔,始成一方名胜。其后诗人刘接、 杜圭、石景立、 陈傅良纷纷题咏 ,遂使鹿头山渐成桂阳的人文之山。

孙颀不光是北宋政坛颇有政绩的良吏,还是一个作家、诗人、更是一个 画家 。刘挚又是其一生挚友,不光经常诗词唱和,还亲自为孙颀父亲撰写墓表,所以刘挚为《鹿头山图》题诗也就不足为奇,正是这首题诗使得《鹿头山图》留名于青史,更成就了鹿头山在桂阳人的独特地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