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衣食住行 > 母婴健康 > > 详细内容

妈妈必看 宝贝“防龋齿”新指南

专家介绍:马文利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主任医师。全面熟练掌握儿童牙科常见、多发病的诊治。在婴幼儿龋病和牙髓病、儿童早期错合畸形、牙外伤以及牙齿发育异常等方面的诊治都具备了较高的水平。技术上精益求精,以敏捷、安全、高质量的治疗受到患儿及家长的广泛好评。

龋齿,是宝贝最容易得的儿科疾病。宝贝一旦患有龋齿,咀嚼功能就会降低,造成胃肠消化吸收减弱、营养不良,从而直接影响到宝贝的生长发育。那么,如何预防龋齿的发生呢?

首先,大家需要了解一下龋齿的发生机制:含糖食物(特别是蔗糖)进入口腔后,在牙菌斑内经致龋细菌的作用,发酵产酸,菌斑堆积的时间一长,这些酸从牙面结构薄弱的地方侵入,溶解破坏牙的硬组织就产生了龋坏。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如何预防低龄宝贝龋齿。

建立科学的喂养习惯

喝母乳要注意母乳&奶瓶龋

许多妈咪就迷惑了:我一直坚持母乳喂养,宝贝都不肯用奶瓶喝奶,怎么会得“奶瓶龋”呢?其实,母乳和牛奶一样都含有大量的乳糖。乳糖是能够被致龋细菌酵解产酸的。现在提倡母乳喂养,大家都了解“按需喂养”的原则,妈咪们不辞辛劳地喂奶。特别是夜间,为了方便照顾母子同睡一床,大人宝贝都迷迷糊糊的,宝贝吸不了几奶口就睡着了,小睡一会儿又接着吃,断断续续,累积喂奶的时间很长。在宝贝刚刚出生的几个月内,这种喂养方式的负面影响还不明显。可一旦形成习惯,危害就大了。

首先,宝贝如果吃不饱就容易处于一种浅睡眠的状态。睡眠质量不高,生长激素的分泌减少,会影响身高的增长。回到牙齿的问题上来,宝贝牙齿萌出后如果还维持着上述哺乳习惯,那么,牙菌斑内的致龋细菌会将奶中的乳糖、蔗糖等碳水化合物分解产酸,娇嫩的小乳牙天天被“沤”在酸性环境里,短短几个月内就发生了腐蚀。

按需喂养≠随意喂养

这里也要提醒妈咪:按需喂养≠随意喂养。在符合宝贝生长发育规律的前提下,一次喂奶要足量,拉开两次喂奶的间隔,减少乳汁和牙齿接触的时间。无论是喂母乳还是配方奶,喂完后最好给宝贝喝几口白开水,冲刷一下口腔,1岁左右就应该尽量停止夜奶。

饮水方法要正确

●不要用甜水代替白开水

许多家长为了让宝贝多喝水,千方百计地弄点有味道的水给宝贝喝,什么鲜榨果汁、煮水果水等。长期喝甜水与夜间喂奶太频繁对牙的影响是一致的。

●不停嘴地吃零食对牙齿伤害大

很多家长怕宝贝的牙龋坏,对糖果的限制比较严格,但对其他的零食、饮料,还有水果什么的就不够重视了。一些宝贝在家中只要醒着就几乎不停嘴地吃零食。长期饮用含糖的水,经常吃零食,源源不断地给致龋细菌提供营养,宝贝的牙能不龋坏吗?

专家护牙建议

宝贝日常饮水最好是白开水。如因保健需要,饮用果汁、梨水、蜂蜜水等最好限定一天只喝1~2次,每次在短时间内喝完。每天1~2次在固定的时间集中吃零食,最好按照:糖果-甜点(包括:饼干、蛋糕及其他糕点)-酸奶或其他乳制品-坚果-水果的顺序。最后吃含纤维成分较多的果蔬,咀嚼时会对牙齿表面产生摩擦自洁,能清除部分菌斑软垢,避免较多的食物残留。尽量不要让宝贝将话梅、山楂片或棒棒糖这类零食或一些酸性的水果长时间含在嘴里,否则,对牙齿的损害很大。吃完零食后,有条件的话尽量刷牙、漱口,至少要喝点清水冲一冲。

增进口腔卫生,从小培养护牙好习惯

在宝贝未长牙的阶段就要为其养成“爱干净”的习惯。在宝贝喝奶之后喂几口清水,冲刷一下口腔,久而久之,宝贝会爱上口腔清爽的感觉。从宝贝开始长第一颗牙起,就要为宝贝清洁牙齿了。所用的工具可以是棉签、消毒棉花、纱布、小毛巾,也可用软毛牙刷、硅胶牙刷等。以清洁有效、操作方便、又不损伤宝贝娇嫩的牙龈为基本原则。“刷牙”最好早晚各一次,如果条件不允许,最好在晚上临睡前刷一次。漱口只能清除一些食物残渣,是替代不了刷牙的。

是否需要用牙膏呢

牙膏对于刷牙起辅助性作用,不是必需品。由于婴幼儿还不会漱口,刷牙时会将部分牙膏吞咽进去,可以先不用牙膏。当宝贝逐渐掌握漱口的技能时,可以开始使用含氟牙膏,每次的用量要限制在豌豆粒大小以下。4~5岁以上的宝贝乳磨牙邻面龋(即后牙牙缝处的龋坏)多发,牙间隙是牙刷等“常规武器”达不到的位置,建议家长每日用牙线为宝贝清洁重点部位的“牙缝”。虽然,从教育学原则出发我们鼓励宝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由于宝贝手部的精细动作能力发育不完善,5~6岁的宝贝刷牙还达不到较好的效果,仍然需要大人的帮助。家长们切莫把口腔清洁这一块当成锻炼宝贝生活自理能力的“实验田”哦!

看护者也要注意口腔健康

与宝贝密切接触的父母、(外)祖父母以及保姆等都应重视口腔健康,认真刷牙清除菌斑,及时治疗活动性龋齿—这样才能降低自身口腔中致龋细菌水平。给宝贝喂食时,尽量不采取用口腔接触奶嘴和餐具的方式去试温度、尝味道。另外,在城市和乡村的一些家庭中,还存在成人咀嚼食物后再喂给宝贝的现象,这种陋习传播的可就不只是致龋细菌了!

氟化物对牙齿有什么好处

使用氟化物防龋堪称20世纪预防口腔医学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氟化物防龋的机理为:

1.能降低牙齿表层釉质的溶解度并促进再矿化。

2.能抑制口腔中致龋细菌的生长和代谢产酸。

3.在牙齿发育期间摄入适量氟化物,可以影响牙齿的形态结构,使牙齿易于自洁,抵抗力增强。

美国儿科学会发布了新的氟化物使用指南

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防龋效果并将轻度氟牙症控制在最低水平,2014年8月25日,美国儿科学会发布了新的氟化物使用指南。该指南列出了宝贝局部及全身用氟的指导意见,并要求氟化物的使用要在负责基础保健的儿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指南”中对每个阶段局部用氟的具体建议对于我国宝贝同样适用:

●在非高氟地区,建议宝贝自出牙起就开始使用含氟牙膏。

●3岁前宝贝每次使用米粒大小的含氟牙膏,刷牙之后让其把泡沫尽量吐出,残留的少量可被未清除彻底的菌斑摄入。不必特别强调漱口,因为这么小的宝贝多数会本能地将漱口水咽下。

●超过3岁的宝贝每次用豌豆大小的含氟牙膏。妈咪应为较小的宝贝挤好牙膏,并帮助其刷牙。

●在牙齿萌出后,每3~6个月进行专业涂氟。

●不建议6岁以下宝贝使用非处方含氟漱口水,因其易发生误吞而导致摄入过多的氟。

早期开始专业口腔保健

建议父母在宝贝1岁左右进行首次专业检查,以后每半年检查一次,接受专业口腔护理指导并进行涂氟。如果有龋齿发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预防恒牙龋坏

对于患有低龄宝贝龋的患者,要进行长期的追踪观察。当其恒磨牙萌出,可进行窝沟封闭以预防窝沟龋坏的发生。6~7岁以上的宝贝多数父母已经“放权”,由宝贝自己刷牙了。然而,此阶段的宝贝虽已具备刷好牙的能力,但却缺乏责任心,往往草草刷完,敷衍了事。因此,家长一定要每周检查1~2次,指出宝贝刷牙存在的问题,并帮助他们做彻底的清洁。切不可以为宝贝换了牙就没事了,忽视了对宝贝口腔健康的监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