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衣食住行 > 母婴健康 > > 详细内容

纠结!宝贝半夜发烧去or不去医院

专家介绍:仇凤琴

广州市妇婴医院主任医师,1968年7月毕业于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原北京第二医学院),从事内儿科及儿童保健工作40余年,擅长的方面包括儿童保健及儿童心理保健。现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广东省分会理事儿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优生优育协会专家组成员。

当家长发现宝贝晚上发烧,去医院又不便,不去又担心,该如何是好?

小儿年龄越小,体温调节功能越差(中枢神经调节功能不完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汗腺发育不良等),故体温波动较大。尤其是新生儿及早产儿,体温极易受环境温度影响,环境温度过高或包裹过厚,可能出现一过性脱水热;环境温度过低,保温措施不够,可能会体温不升,甚至会发生新生儿硬肿症。

一般来讲,小儿较成人对热的耐受力较好,或反应不敏感,虽然发热,但精神状态仍然较好,当体温低于38.5℃,照样玩耍,又没伴有其他症状,家长往往不易发现宝贝发烧,到了晚上,家长为宝贝作护理时才发现宝贝发烧,也就是说晚上家长对宝贝关注度较白天高,易发现宝贝发烧。另外,据一般规律,宝贝发烧,经常是下午和晚上高一些,至于原因,这方面的证据较少。

TIPS:发热程度如何区分

发烧即体温异常升高,临床上按体温高低分为四类,均以腋下体温为标准,测温时间为5分钟,不要超过10分钟。

低热: 体温<38℃

中热: 体温38℃~39℃

高热: 体温39℃~40℃

超高热: 体温>41℃

当宝贝生病时,注意监测宝贝的体温,一般多采用腋下测温,正常腋下体温为36℃~37℃。一般上午体温会偏低点,下午或吃奶、饭后、运动、哭闹时体温会高点,但不会超过37.5℃。

当家长发现宝贝晚上发烧,去医院又不便,如果宝贝精神状态还好,可采取一些降温方法,如物理降温——洗温水澡,或酒精擦浴,重点擦大血管通过的地方,如颈、腋下、腹股沟、腋窝等处,物理降温无效可口服退热药,以缓解发热症状。如果宝贝体温突然升高,并伴有精神萎靡,应立即去医院急诊,千万不能延误。

TIPS:持续高热对宝贝的危害

1.高热使体内各种营养代谢增加,氧消耗量增加,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增高13%,心搏加速15次/分,加重心血管负担。

2.高热可增高颅内压,体温每升高1℃颅内血流量增多8%,使大脑过度兴奋,表现为烦躁、头痛、高热惊厥或高度抑制,表现为谵语、昏睡、昏迷,尤其是婴幼儿多见。

3.高热使消化道分泌减少,消化酶活力降低,因而患儿食欲不振。

4.持续高热可使人体防御感染的能力下降,不利于恢复健康,故高热时要采取药物降温或物理降温等措施。

● 感染性疾病,一般为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小儿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就是呼吸道疾病、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炎等,其次就是消化道疾病,如肠炎、菌痢、再次是泌尿道感染、中耳炎、鼻窦炎、结核病等会引起长期发热。

● 非感染性的,如组织破坏或坏死,体内蛋白质代谢异常增加而产热过多,或大量失血,失水,使循环量减少而至散热障碍,或惊厥,癫痫发作也可使体温升高,皮肤疾病发生散热障碍等等。

● 新生儿常见的发热,一过性脱水热属于非感染性发热。

总之,小儿发热的重要原因以感染性疾病多见,尤其是呼吸道疾病。

至于发烧是否要用抗生素,回答是不一定,如果是病毒感染用抗生素是无效的,属于乱用抗生素,要根据医生的诊断及验血结果指导用药。

从发热的病理生理看,发热是人体防御疾病和适应内外环境温度异常的一种代偿反应,通过发热刺激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作用,抗体形成,增加白细胞内酶的活力以及肝脏解毒作用等,以抵抗疾病对人体的侵袭,促进康复。

因此,当宝贝发热处于低热的情况下,不必服退热药,给宝贝多喝水,观察宝贝的精神状态,如基本正常则不必紧张,如低热就服退热药,体温是降下来了,同时也抑制了上述的防御反应,可能会延长病程。当体温达到38.5 ℃ 时可给退热药降温。

TIPS:小儿常用退热药

● 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滴剂,15毫升/瓶,100毫升/瓶),每次每公斤体重10~15毫克,或按药品说明服用,24小时不超过5次。

● 布洛芬制剂(美林,15毫升/瓶,100 毫升/瓶),每次每公斤体重5~10 毫克,6~8小时可重复,24小时不超过4次,或按药品说明书指导剂量服用。

● 小儿退热栓:内含人工牛黄,板蓝根,对乙酰氨基酚,肛门给药,适于服药困难的宝贝,1~3岁:一次一粒,一日一次,3~6岁,一次一粒,一日二次。

1. 给宝贝服用退热药后要多饮水,以防出汗多引起虚脱,一般服药后20~30分钟左右体温开始下降,我们不希望服退热药后马上使体温恢复正常,在原发热基础上体温逐渐下降比较好。

2. 有的家长因宝贝发热一天几次去医院急诊,实际上没必要,只要宝贝的精神状态可以,就在家观察,因退热药治标不治本,热退了不等于病好了,要待用于治本的药(抗病毒或抗生素)在体内达到足够的浓度时,将感染控制,这时的退热才是真的退热。

3. 还有的家长,发现宝贝热退了,就马上停药,不再治疗,结果,停药一两天后宝贝又发热了,反反复复。

因此,提醒家长,宝贝热退后还要服药一两天,让感染彻底被控制,如拿不准就去医院复诊,请医生指导是否要停药。

总之,发热是患儿最常见的症状,应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查明病因,对症下药。发热并不可怕,体温不升(<35℃)才更可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