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论文知识 > 最新论文资料 > 行政 > > 详细内容

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必须优化选举环境


  一、必须高度重视党内选举环境建设

  党内选举环境建设就是对影响党内选举制度和活动的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改进,使其适应党内选举民主化科学化的要求。党内选举环境的优化无论对党内选举制度以及党内民主建设本身,还是对国家民主政治建设都具有积极意义,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从组织生态学的观点来看,任何组织行为在依靠制度自身动力推进的同时还必须高度重视制度运行所依赖的环境对整个组织体系的影响。党内选举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是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制度起点和理论基石。尽管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特征,但在完善党内选举制度问题上,影响党内选举的环境因素不仅广泛存在而且无时无刻不阻碍着党内选举制度民主性、科学性的实现。

  纵观党内选举发展史,从建党伊始直至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这段时间,党内选举的环境都是比较民主公正的,党内民主氛围总体上来说是比较好的。正如邓小平在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评价的,“从遵义会议到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一直比较注意实行集体领导,实行民主集中制,党内民主生活比较正常。”[1]十年“文革”,一度使党内选举制度破坏殆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不失时机地在完善党内选举制度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不仅陆续在各地试行了直选党代表、直选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干部任免全委会票决制等党内选举制度的创新模式,而且颁布了《关于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代表大会实行差额选举的暂行办法》《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等,形成了比较全面的制度体系,并且根据党内选举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修改党章中关于党内选举的内容。但党内选举制度的保障和实现仍不尽如人意,忽视党员民主权利、党员对基层党内选举缺乏热情、把实现“党委意图”当成党内选举的根本目标等现象仍然存在。从这些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出民主意识、民主习惯、民主氛围等环境因素的缺位错位是造成这些困境的重要原因。

  党的十八大强调在完善党内选举制度,规范差额提名、差额选举的基础上“形成充分体现选举人意志的程序和环境”,并进一步提出要在党内“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营造党内民主平等的同志关系、民主讨论的政治氛围、民主监督的制度环境,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2]可见优化党内民主选举环境命题已经成为党建理论和实践探索的热点。可贵的是党的十八大跳出选举制度的单一框架,开始关注影响党内选举制度的环境因素,这充分彰显了党中央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决心,体现了我们对完善党内选举制度理念的新飞跃,也标志着党对自身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高度。

  二、当前影响党内选举制度运行的环境要素分析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党内选举制度的改革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推动了党内民主的发展与进步,但党内选举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候选人提名不能充分体现选举人意志、党代表成分的结构比例不够科学、党内选举程序不够规范、候选人介绍方式过于简单、缺乏竞争平台等。党内选举实践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很好解决,不仅会挫伤党员参与党内选举的积极性,而且会造成党内选举中代表和领导干部只注重向上负责而忽视普通党员意愿的情况,最终导致亵渎党内民主、损害党的形象。导致党内选举所处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传统的依赖,也有现实压力的影响,既有党内自身的原因也离不开整个社会政治生态的影响,如果从党内选举的环境视角来寻找原因的话,以下三个方面值得注意:

  1.党员主体意识相对淡薄。所谓党员主体意识,是党员基于党组织一员的理性思考、以党的事业为己任的自觉意识,是对党的事业自觉认同、自觉参与、自觉奋斗、自觉坚持的自主意识,从内容上看主要由党员权利意识、义务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和纪律意识等构成。党员的主体意识是保障发展党内民主、有效落实党内选举制度的前提基础,党员有没有主体意识或者主体意识强弱,直接影响党内选举的认可度和民主性。

  近年来党中央不断加大党内民主建设力度,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党员主体地位的新规章,有力地推动了党内民主建设的深入发展,广大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关心程度和参与要求越来越高。但从目前党内民主的政治实践来看,党员的主体意识现状与实现党员主体地位、推进党内民主的时代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对党员权利认识不足。有的党员权利意识薄弱,在党内生活中只懂得履行义务的责任,不清楚行使权利的意义,在参与党内事务中缺乏独立的党性原则和主人翁意识;二是责任意识不强。有的党员对党员责任的理解存在偏差,责任意识虚化,甚至将责任仅仅理解为对组织的绝对服从,有的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缺乏自觉能动性,不敢主动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意愿;三是对党内生活态度冷漠。许多党员对党内政治生活不热忱、不主动、不关心,甚至对关系自身民主权利实现的选举投票等活动也缺乏参与热情,表现出事不关己的冷漠态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