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论文知识 > 最新论文资料 > 文明 > > 详细内容

武汉公交上进餐屡禁不止的背后的思考


          武汉市1992年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迄今已经开展20多年,但与全国文明城市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其中公交窗口是一个明显的短板。2013年3月以来,尤其在五六月份,武汉公共交通设施上进餐的不文明现象被多次报道,城市形象受损,并引起了媒体关注和市民热议,武汉这座城市如同它的“火炉”特质在入夏时节的网上“火”了起来。

  一、武汉公共交通设施上进食屡禁不止

  粗略统计,2013年3月至7月,媒体曝光了9起武汉市在公共交通设施上进食甚至因遭人劝止而引发冲突的事件。首先,2013年3月28日,一女乘客乘坐地铁时,看见一女青年在武汉地铁2号线上吃热干面不听劝阻,想拍照发微博被察觉,女青年竟将热干面砸在了她头上,引发全国网友关注的“泼面事件”,并对公交用餐形成聚焦效应。

  2013年5月7日上午,两女子在公交555路车厢内进餐,先后对公交司机、白发老者等热心乘客的劝阻不理会,并与劝说乘客发生争执。2013年5月12日,一对情侣在武汉地铁上制止一乘客进食时挨打。2013年5月21日上午9点半左右,地铁2号线的街道口区段,一男青年在车厢内吃包子,一中年男子和旁边乘客提醒他不能在地铁上吃东西,男青年反问“哪里规定不能在地铁上吃东西?”引起争执并发生肢体冲突。2013年5月28日晚6点半左右,公交584路行驶至汉口青年路航空路站时,一年约40岁的男子端了一碗臭豆腐上车,因司机提醒公交车“禁食”规定而将手上的臭豆腐向驾驶室扣了过去,弄得司机全身溅满污臭。2013年6月20日上午10时,《湖北日报》记者乘805公交车,车辆在汉口解放公园站停靠时,一位女生提着牛肉粉、豆浆上车,坐下后便旁若无人地进食,顿时车内充斥着牛肉粉的酸辣味和小葱味。2013年6月21日11时,武汉市江岸区胜利街,一名女乘客端着热干面上了402路公交车,并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经人提醒才停止了吃面。2013年6月24日7时30分许,公交801路在汉阳升官渡小区路段,一名20多岁的女孩在车厢后部吃汤粉,另一名30多岁女子为防汤面泼洒就提醒女孩“注意点”,结果吃面女孩将汤粉泼向那位女乘客。2013年7月4日早上,2路电车在汉口六渡桥站段,公交司机发现一名50岁左右的男乘客端着一碗面大吃起来,提醒“车内禁止饮食”,男乘客选择了下车。

  二、武汉公交上进食屡禁不止不只是市民素质的原因

  武汉公交上进食屡禁不止,不仅难以保持公交场合的公共卫生,还容易引发口角摩擦等纠纷,更有损武汉市城形象。其中,市民素质固然是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那些在公交上进餐受劝阻,却不仅不改正,反而“抖狠”的人。但细想,原因却不仅是市民文明素质的问题,还应从城市文化和城市管理的角度进行反思。

  (一)历史渊源成就边走边吃的“武汉式过早”

  武汉人习惯称吃早餐为“过早”,无论是独特的叫法,还是边走边吃的方式,都已成为了人们印象中的一个武汉民俗。早上端着一碗热干面,边走边吃,甚至在公交上吃,可谓多少年来“武汉式过早”的真实写照。就连《纽约时报》在一期节目中介绍到武汉的小吃一条街户部巷时,都说这种边吃边走的过早方式是武汉这座城市独一无二的特色。武汉人为何如此酷爱路上用早?这可以追溯至武汉早年的码头文化。武汉自明朝成化年间汉水改道形成“两江三镇”的城市格局,三镇临近汉水、长江的地方码头遍布,货物云集,汉正街逐渐形成,汉口更是借水之利成为了明末清初的四大名镇。当时,挑着扁担、匆忙来往码头理货、搬运的人们,找个地儿就开始“过早”,长此以往,习惯养成,就演变成一种武汉特有的简单、粗犷的生活方式,形成独特的过早文化。对于这种由来已久却又多少与现代文明不太合拍的用餐方式,向来“不拘小节”的武汉人也很少在意和反省,反而津津乐道,沿袭至今,还被“推广”到了公汽、地铁、轻轨等城市公交系统上。

  (二)简易早餐摊点促使“武汉式过早”继往开来

  路上边吃边走的过早方式,对用餐场所淡化了要求,武汉市饮食服务管理处的数字显示,该市有早餐网点2.5万个以上,包括酒店自助餐、本地小吃连锁店、机关食堂、小专卖店和早餐摊点等,但有证早餐点仅1万个左右,尤其大量分布在社区出入口和大街小巷、市场份额占70%左右的小专卖店和早餐摊点,因陋就简,甚至占道经营,不仅卫生状况差、用餐不放心,就连供顾客坐下来用餐都满足不了。细心的话,你会发现,武汉早餐店大多经营场所面积小,设置供用餐的座位少,而街边摊点就更是简易,有的就是在旁边空地上摆放几张桌椅,有的则是连椅子凳子都没有,顾客买了就走。而在桂林吃米粉,西安吃羊肉泡馍就很少像武汉这样。这种习俗客观上又促使“武汉式过早”能继往开来。

  (三)武汉市民上班途中耗时长,公交用餐可节省时间多睡眠

  随着现代城市的扩张及交通拥堵,市民上班路途花费的时间也普遍在增加。况且,武汉两江三镇的格局使这座城市的中心就在长江、汉江交汇处的滔滔江面上,尽管近年来武汉加快了桥隧等过江通道的建设,但对于每天坐公交过江上班的那些人来说,跨江本身增加上班路上的时间耗费。而目前武汉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以及快速公交BRT都还在建设中,还不具备网络化运营的方便快捷,城市交通不畅无疑加剧了市民上班路上的煎熬。据笔者乘坐武汉公汽的体验,不堵车的话,中心城区一站路耗时2分30秒到3分钟。据武汉公交查询网信息,武汉有城区普线公交线路37条,有城区专线公交线路(含旅游专线)201条,共238条城区公汽线路。粗略统计,其中设停靠站25-30站的公交线路有53条,设站在30个以上的公交线路有73条,共计126条,武汉超半数公交线路的单程耗时在1小时以上。

  

相关文章